最近发生了多起因购买过期产品和不合格产品而要求商家赔偿的事件,被视为敲诈勒索罪。关于法律索赔或敲诈的争议不断。比如前段时间安南郊的方某在某超市购买了十余件过期食品,然后要求超市赔偿,超市向警方报案。经警方调查,方某来到安后,以购买超市过期食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后,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大多会放弃索赔。向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协会投诉费时费力,获得的赔偿与消耗的时间成本不成正比,所以人们一般会选择自认倒霉。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职业打假人”来帮助打假,似乎不仅
资料图。图/视觉中国如果我们知道如何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牟利,是否应该得到支持?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最近的一份判决书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2015年,在北京马甸大型服装购物节上,职业打假人刘花10万元买海参。后
根据2019年12月发布的新版《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界定了假劣药品的概念和范围,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消费者可以依照本法要求十倍赔偿,低于1000元的以1000元为准。原文如下:第九十八条禁止生产(含配制,下同)、销售和使用假药、劣
来源:扬子晚报柯先生是湖北省武汉市的职业打假人。他之前有过多次打假经历,几次向法院起诉后都获得了十倍赔偿。然而,这一次,他遇到了麻烦。据扬子牛子新闻记者在晚报采访了解,2017年至2018年8月,他从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市场冷链市场5家商户处
近日,一则“职业打假人”二审无罪的新闻引发关注。几名职业打假人一审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刑后,被天津一中院二审宣判无罪。恰逢“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再次引发人们对职业打假现象的讨论。有媒体甚至引用了此案的判决,称“职业打假是普通人致富的机会
来源: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10月20日,宿迁中院公布了一起典型案例。男子陈某通过网购购买了一批滋补品和干果片,发现这些产品存在问题,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10倍赔偿。一审法院在审理中认为,陈某涉嫌职业打假人,以营利为目的,故意“知假买假”
目前社会大环境下,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大家都很喜欢网购。尤其是直播平台在Tik Tok普及后,零食、包包、口红、粉底液等商品可以一秒断货,可见消费者的购买力有多强。不过,网购虽然省钱方便,但可能会发生一不小心就容易买到假货的情况,甚至
文/陈伟敬 陈智强不否认自己是职业打假人,尽管他只有18岁。自2021年2月以来,陈智强在过去一年中提起了近千起诉讼。他的方向也很明确,就是线上线下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假货、虚假宣传、没有质检报告等。,即使是进口食品也没有中文标签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