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23 | 评论:3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四章专节,明确了证据种类、证据审查、证据标准等重要内容。其中,言词证据的种类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调查人陈述、供述、辩解等。言词证据作为一种法定的证据形式,在案件定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要注重对言词证据的审查,确保案件质量。
客观理解言词证据的重要性
言词证据是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感知的案件事实的陈述,对案件事实具有极其重要的证明价值和作用。一是有助于办案机关查清案件事实。被调查的侦查人员违纪违法的动机、目的、行为和情节,往往可以通过言词证据得到最直观的反映,有助于办案人员准确掌握和认定案件事实。二是有助于及时补强证据。言词证据往往涉及详细的、隐蔽的违纪违法证据,不仅可以指导侦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而且有助于侦查人员及时发现新的违纪违法事实、情节和线索,同时与其他证据进行比对,有助于消除合理怀疑和矛盾。第三,有助于全面了解案件情况。口头证据除了相关人员对事实的陈述外,往往还包含个人辩解等。通过对言词证据一致性的全面审查,可以明确被调查人的主观恶性和认错悔过的态度,从而准确处理被调查人。此外,《规定》第六十条明确指出,只有被申请人的陈述或者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案件事实;如果没有被申请人的陈述、供述,证据符合法定标准,就可以认定案件事实,所以言词证据的作用既不能忽视,也不能作为定案的唯一依据。
理性看待言词证据的复杂性
言词证据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感知、记忆、判断、表达等主观因素的制约,往往具有真假混杂、反复多变的特点。同时,在言词证据的收集和形成过程中,办案人员需要对相关人员表达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转化为文字,办案人员的能力水平和归纳水平也会对言词证据产生一定的影响。实践中不仅有涉案人趋利避害的情况,也有因认知错误、认知障碍而作出虚假陈述的情况。因此,法官应当正确认识言词证据的复杂性,尤其要谨慎对待证据的矛盾性。
首先,违纪违法的证明过程是通过依据纪律和法律认定的事实来再现客观事实。由于认知和记忆因素,言词证据与其他证据存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办案规律和特点。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和对待证言的矛盾。其次,在证据出现矛盾时,要充分把握构成要件事实的充分性,寻找证据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来证明案件事实,保证定性数量上的基本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不纠缠与定性处理无关的细节;对可能影响案件事实的证据矛盾,需要通过重组证据体系、补充或者核实证据等方式进行认真分析论证。,以确保矛盾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或消除。
加强言词证据审查的客观性
监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时,口头证据往往以笔录的形式呈现,常见的有面谈笔录、询问笔录、讯问笔录等。《规定》第六十一条要求,审查认定证据时,应当从证据与待证明事实的关联程度、各种证据之间的关系、是否按照法定程序收集等方面综合判断。在审查言词证据的过程中,也要判断调查取证的合法性和言词证据的真实性,从证据相互印证的角度判断是否有矛盾,保证论证结果的可靠性。
首先,要从证据收集过程的角度来考察言词证据的合法性。言词证据的获取应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要求,记录形式也应符合规定。一方面,要审查言词证据的形式要件是否齐全,包括是否注明起止时间、地点,是否有相应的审批文书,第一次谈话是否告知了权利义务,补充、更正是否有本人盖章确认,笔录提交本人确认后是否有签字盖章。另一方面,要注重对言词证据制作过程的审查,如时间、地点是否符合要求,办案人员的主体身份是否合格,结合同步录音录像取证过程是否自然顺畅,制作、核对笔录的时间是否合理等。,从而发现言词证据的取得形式和固定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要求,为后续审查和运用言词证据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要从逻辑经验的角度考察言词证据的真实性。对于言词证据,要坚持个别审查和比较分析相结合,判断言词证据的真实性。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言词证据,尤其是被调查人的口供,是否稳定一致。如果翻供、翻供,需要从翻供原因、证言确认等方面来判断辩解是否合理可信。其次,要重视言词证据的合理性审查,言词证据的内容是否符合逻辑和常识,违反常识或常理的,要高度重视,坚持阅卷审查和听取意见相结合,在庭审和谈话过程中当面听取其意见和辩解,形成高度的内心确信。
第三,从证据比较和确认的角度考察言词证据的关联性。在办案中,要坚持客观证据查证的原则。通过充分挖掘和运用言词证据所蕴含的事实情节或证据线索,寻找详实、隐蔽的证据来验证言词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能力,如受贿案件中特殊的收受财物方式、特殊的时间地点等。如果时间长了,也要让当事人说出印象深刻的理由,增加言词证据的可信度。同时,审查言词证据之间的一致性以及言词证据与客观证据之间的印证程度,特别是能否被客观证据所印证,确保案件的关键事实和关键环节得到充分证明,及时发现和补强证据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确保证据之间的矛盾能够消除或得到合理解释。(周其国)
本文标签: 命案需要什么证据才能定案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讲武堂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