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纠纷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79 | 评论:2
房产往往在夫妻共同财产中占有非常大的份额。因此,“不动产的归属”一直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如果夫妻签订了财产归一方的协议,那么该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以上问题涉及到婚姻法、合同法、物权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从这些法律中寻找答案。《民法典》生效后,上述法律在《民法典》相关章节中均有规定。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国的夫妻财产制。
中国的夫妻财产制
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分为两种:约定财产制和法定财产制。
约定财产制是指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和婚前财产的归属,可以是各自所有,也可以是共同所有或部分共有、部分共有。但是协议必须是书面的。约定财产制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是法律对人们自由处分自己财产的尊重。
法定财产制是民法典中对男女双方婚前和婚后财产的明确规定。详见《民法典》第1062条、第1063条。男女双方对婚前婚后财产有约定的,即采用约定财产制的,排除适用法定财产制;没有约定或者部分约定适用约定财产制的,适用或者部分适用法定财产制。简单来说,协议优先于法律规定。
因此,夫妻之间对房地产所有权的约定受法律保护。
二。房地产协议效力的判断
夫妻之间关于房产所有权的约定虽然受法律保护,但房产协议是合同,其效力的判断仍需符合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第143条规定了合同有效的条件,即(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合同是民事法律行为)
因此,只要夫妻双方精神、心理正常,自愿签订,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该协议有效。
三、房产协议要公证
物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作为不动产的一种,其转让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过户”。如果没有真实过户,在法律上是不能称为车主的。
夫妻之间的财产转移,本质上是一种赠与。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赠与人可以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撤销赠与。第二款规定,经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依法不可撤销的公益、道德义务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关于欠款的规定。财产所有权的转移需要转移。转让前,夫妻一方可以撤销赠与。所以,只有经过公证的财产协议,才能真正实现夫妻之间财产归一方的约定。
以上是对约定财产制下房产协议效力的回答。
本文标签: 律师公证房屋归属有效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白冰michelle的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