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81 | 评论: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越来越多,司机开车越来越快,会造成很多潜在的风险。其中,交通肇事罪作为一种常见的犯罪,发案率较高。实践中,由于对交通肇事罪的本质和危害认识不足,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时,其亲属首先想知道“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几年?”。今天从律师那边问了很多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和亲属“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几年?”详细分析如下:
1。交通肇事罪是什么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提示:
(1)航空空人员违章指挥,造成重大飞行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重大飞行事故罪。
(2)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导致铁路运营安全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2。交通肇事罪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
第五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机动车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教唆驾驶人逃逸,致使受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3。交通肇事一般判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规定,犯交通肇事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也就是说,本罪的处罚量刑幅度较大,从拘役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33号《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 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对事故负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赔偿金额在 30万元以上不能赔偿的。
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饮酒、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
(二)驾驶无驾驶资格的机动车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装置失灵的机动车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号牌或者报废的机动车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行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33号《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 死亡六人以上,事故责任者负同等责任;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法赔偿60万元以上的。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2000]33号第五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因逃避法律追究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机动车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教唆驾驶人逃逸,致使受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2000]33号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藏匿、遗弃,逃避法律追究,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二条。
(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33号《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交通肇事罪等有关规定处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以外驾驶机动车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使公共财产、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危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由于案件不同,其他犯罪(如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可能经常涉及,根据案件造成的实际危害结果,处罚结果会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方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团队深耕刑事领域多年,具有丰富的本罪辩护经验。建议涉嫌此罪的当事人及亲属尽快找到合适的辩护律师,给予充分信任,以便律师在尽快见面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尽快向侦查机关申请取保候审,尽可能维护您亲属的合法权益!
本文标签: 交通肇事后五年可以起诉赔偿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单之蔷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