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73 | 评论:2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又来了。今年是“双十一”的第13年。从最初的“光棍节”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购物狂欢节”,受到众多网友的欢迎。“双十一”期间,商家促销的商品在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和便利的同时,也有很多消费者因为商家不讲诚信而上当受骗的现象。为此,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指挥中心提醒消费者,“双十一”购物需理性,明确商家促销规则,减少不必要的购物纠纷。
第一,选择可靠的电商平台,不要点击不明链接。
消费者网购时应谨慎选择购物平台,选择具有一定规模、信誉良好的知名电商平台进行网购,不要轻易登录陌生网站,点击不明链接,不要随意泄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在选择网店时,要从信誉度、交易记录、评价细节等多方面综合评估,货比三家,防止单信炒作影响自己的判断。
近年来,淘宝、Tik Tok、汽车快递等平台对直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吸引了众多消费者。消费者在观看直播过程中,应选择正规、信誉好的直播平台,谨慎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购买直播商品,了解主播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效果、价格等真实信息后再下单。对于相关购物环节,更重要的是确认其安全性,保证自身资金安全。
第二,仔细阅读商家促销活动规则,防止套路陷阱。
“双十一”期间,各大平台和商家都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我们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规则、适用范围、有效期等规定,以便选择合适的方案。要提前关注商品的价格变化,避免陷入“先提价后打折”的套路,通过促销面让利来清理库存,提前降低首付。不要被“打折”、“便宜”、“返现”这些词冲昏了头脑。此外,部分平台的“双十一”活动是分阶段进行的,每一波活动的预售时间、参与品牌、优惠模式都可能有所不同,消费者需要提前规划好购物时间和目标。
三、了解定金、尾款、退款、保价,谨慎支付定金。
规定消费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付清余款才能享受优惠价。但实际上存在消费者未在规定时间内付款、预售定金不予退还等问题。建议消费者在支付“预售定金”前一定要详细了解营销活动的细节,不要在没有看清规则的情况下随意下单。另外,在付款前,要多留意投保时限和相关投保规定,以免购物后发现自己太贵,错过最低折扣。平台可能对预售商品和现货商品有不同的投保时限。在投保时间内,商家可以保证消费者以最低的价格拿到商品。
第四,仔细验收货物,防止货物丢失。
消费者在收货时,一定要仔细验货。确认货物完好,符合约定后再签字。如遇快递物品损坏或丢失,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如果购买的商品价值较大,消费者应与商家或快递公司约定保价,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减少损失。商品包装上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及时销毁,防止泄露。
第五,注意个人防护,及时维权。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双11”电商大促,消费者收到快递后要做好个人防疫,及时消杀。网购后,妥善保存采购订单、提货单、发票等购买凭证。,并注意保留电子商务承诺或协议、消费者与商家的聊天记录、支付记录等电子证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以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也可及时向网络交易平台或拨打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热线投诉举报;也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www.12315.cn)进行网上投诉举报。
同时,市市场监管部门也提醒全市网络交易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依法诚信经营。对于售后服务,要坚决执行“七天无理由退货”和“三包义务”的规定,从源头上解决消费纠纷。
本文标签: 12315能强制商家退款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西子林的风景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