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伤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81 | 评论:3
违法辞退、调岗降薪、强制加班、拖欠劳动报酬。。。当公司违反劳动法时,你会选择提起劳动仲裁吗?许多人认为,由于工人是弱者,提起劳动仲裁是徒劳的。公司不怕,事情也不一定能解决,就默默忍受委屈。那么公司怕劳动仲裁吗?
劳动争议一直是企业主和hr部门最头疼的类型之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争议会产生连锁反应。简单来说,如果企业裁了一批人,哪怕只有其中一人提起劳动仲裁并胜诉,那么其他人自然会效仿,这样公司就可能面临大量的案件。同时,企业一旦败诉,意味着用工存在问题,也会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
有人会说,有些大厂绝对不会输,根本不怕劳动仲裁。那你就错了!我们之所以没有败诉,是因为大厂知道仲裁败诉的不良后果会有多严重,而且所有存在败诉风险的案件都已经通过仲裁调解解决,自然不存在败诉这一说。当然,通过仲裁和调解,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的利益得到了满足。
这把刀切面包和手指。员工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所以没有企业会忽视劳动争议。钱能解决的都不算什么,但是企业形象,员工忠诚度,这些败诉仲裁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是不愿意承担的。
我经历过很多劳动案例,总结了两大原因。
第一,企业自信员工不会去劳动仲裁。【/s2/】在我国,老板姓资存在法律纠纷,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去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打官司。由于传统的习惯心理,我认为提起诉讼是不光彩的。而且考虑到如果我自己起诉,我一个人打不过公司。如果你请了律师,公司还没有给你赔偿,你要先交律师费,但是你觉得不划算。所以,如果员工一味妥协,会导致企业更加大胆地做出一些不利于员工的行为。
比如我的一个亲戚,去年被公司无故辞退了。我告诉她我可以免费代理她仲裁。因为是老员工,所以违法辞退可以拿到十几万的赔偿。但是最后她想了很多天,跟我说她老板以前对她很好。这些年来,她自己创业并不容易。今天,她不想和老板翻脸,也不想仲裁。所以,虽然现在是法治社会,人们的维权意识在逐渐提高,但是一些传统观念和人情根深蒂固,仍然决定了很多人在面对企业的“压迫”时,选择自己承担而不是主动提起劳动仲裁。
第二,企业不得不做。受疫情或经济形势影响,有可能企业确实需要减少人员开支才能维持。这是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调整岗位、降薪或者裁员是否合理呢?是否符合法定程序?需要结合合理性和合法性来综合判断。比如企业单方面调动岗位只有四个法律依据。1)《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不称职。2)《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企业生产发生变化和重大技术革新。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款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4)《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款:医疗期的变更。企业往往只是简单地告知员工“你所在的部门需要裁员,将你调到其他岗位,可能会降低你的工资。如果不能接受,可以选择离开。”那么,企业因部门减员擅自调动员工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是仲裁需要明确的事实,而不是企业单方面的意思表示。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s2/]劳动者应当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申请人是职工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仲裁申请登记表;(二)劳动仲裁申请书;(3)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及复印件;(四)被申请人的工商注册信息;(5)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劳动关系证明;(6)提交的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如果自己申请有困难,也可以委托律师办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律师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委托人的利益。有一次,一个聚会来找我。他最初的仲裁目的是索要该项目的版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撤销是违法的。最后通过调解,当事人得到了比预期多得多的赔偿。所以,在遇到劳资纠纷的时候,不能只是容忍和纵容。作为劳动者,我们应该知道,我国劳动法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恶意侵害其权益。如果你有什么劳动法方面的问题,可以私信询问详情。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