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57 | 评论:2
摘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客户,他们会问:“如果对方没钱,起诉有用吗?”“打赢官司的概率有多大?”“如果官司赢了,钱拿不出来,岂不是平局空”。从法律层面来说,打赢官司和拿到钱是两个概念,涉及两个程序,一个是诉讼程序,一个是执行程序。有的人可能会有“如果拿不到钱,交的律师费和诉讼费岂不是浪费了,然后就放弃诉讼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要起诉?
(1)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之日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为3年,即法律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请求权为3年。如果超过3年,对方可以以诉讼时效届满为抗辩理由,造成债权人败诉的风险。
(2)您可以查询债务人的财产状况
在现实生活中,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往往会“哭穷”,转移或隐匿财产,给债权人一种确实无力偿还债务的错觉。债权人并不知道这些,只有委托律师或者通过法院查询债务人的财产状况,才能真正知道债务人是否能够偿还债务。
(3)固定债权,保留证据材料
由于债权人之间时间间隔较长,证据材料丢失或损毁,导致证据材料收集困难。尽早起诉,一方面防止诉讼时效过期,不受法律保护。另一方面,债权可以固定。法院确定双方债权债务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强迫债务人偿还
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相关消费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治安控制、债务人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债务人不能乘坐飞机、火车软卧、轮船二等舱或债务人名下唯一房屋也可能被法院查封等。,这将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限制,迫使债务人偿还债务。只有债务人还清债务,才能被排除在限制高消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之外。
这里有个提醒:[/s2/]
得知权益受到侵害后,应尽快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还是觉得起诉没用,就放弃起诉。等诉讼时效过了,再想追回财产,机会渺茫。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