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80 | 评论:2
资料来源:Zhonggong.com。
[案情介绍]
2019年10月9日入职某网络科技公司,负责公司秩序维护。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2021年12月,公司通知我暂时负责财务工作一周。第二天收到公司销售经理钱某的邮件,邮件中让我组建一个小组,与公司客户沟通合同签订和付款事宜。收到邮件后,我向销售经理钱核实,钱未能及时回复,于是我将公司财务人员拉入群内,公司财务人员根据群内沟通转了10万元。后来公司发现被骗后,立即报案。目前公司要求我赔偿公司损失10万元,理由是我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请问律师,电信诈骗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公司可以向员工索赔吗?
读者金女士
[律师的回答]
首先,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负有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劳动者的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严格来说属于侵权行为,劳动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赔偿可从员工本人工资中扣除。但是,月扣除额不得超过劳动者月工资的20%。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这种情况,则应参照确定劳动者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及程度。也就是说,在没有合同约定和规章制度的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过错程度、损失大小等多种因素,才能判断劳动者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以及承担责任的程度。
其次,考虑到劳动关系的从属特征,用人单位提供生产资料和工作条件,享受劳动成果,承担经营风险。因此,只有在劳动者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劳动者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遭受电信网络诈骗,一般是由于防范意识淡薄导致的工作疏忽。对于过失程度的判断,可以结合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专业水平、欺诈手段等因素综合考虑。
最后,由于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在确定损害赔偿责任时,风险和损失应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合理分配。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会综合考虑劳动者的过错程度、损害后果、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用人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完备、财务流程是否规范、员工是否经过培训等因素。
综上所述,你和公司没有约定劳动者给公司造成的赔偿责任,公司也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果公司安排没有财务经验和资质的你去完成临时指派的工作,去参与财务工作中的一些环节,那么相应的工作必然会面临很大的出错风险。结合公司财务管理不规范,其公司在你的工作安排上出现重大失误,你对公司的损失只有轻微失误,没有故意或重大失误,所以不需要赔偿公司的经济损失。
律师提示近年来,因电信网络诈骗导致用人单位经济损失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时有发生。劳动者是否应当对用人单位的过错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能否以严重失职为由向劳动者要求赔偿,是劳资双方都关心的重点问题,双方都应加强防范和培训。
(据《天津工人报》报道,天津律师事务所卢谷雨供稿)
编辑:刘英杰
本文标签: 除了被诈骗的金额可以要赔偿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珍邮世家的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