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其他 >> 正文
简介: 不好意思,咖啡粉放错地方了。镜头前的“咖啡师”看起来很陌生。他拿着一个摩卡壶,把错放在底部水箱里的粉再次倒出来,装在顶部的粉罐里。摄影师李震突然觉得这个场景比他后来要尝试的泡泡美式更清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不好意思,咖啡粉放错地方了。

镜头前的“咖啡师”看起来很陌生。他拿着一个摩卡壶,把错放在底部水箱里的粉再次倒出来,装在顶部的粉罐里。

摄影师李震突然觉得这个场景比他后来要尝试的泡泡美式更清新。对方不是有家室的人。他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拍摄/李伟

三月底一个温暖的日子,他去了卡尔·约翰逊的家。我不是作为客人被邀请的,而是带着拍摄任务来的。

在此之前,李真从未听说过“卡尔·约翰逊”这个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位职业旅行家。嗯,旅行者,他在考虑对方的特点,以及家族中可能有的风格。他决定拍拍那个发型。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拍摄/李伟

第一次在鼓楼西街的钱包火铺遇见旅人,李震的期待没有落空空——穿着一双塑料拖鞋的古月从胡同口拐了出来,宽松的衬衫没有修饰,一头直发垂肩——一套出门散步的礼服。

卡尔·约翰逊三年前租下了这个胡同的房子,他也有一个室友。整个房间不大,却满足了他对家的想象:有地暖,有自己的卫生间,有露台,有小庭院。

入口处的院子里,一边是复古自行车,另一边是葡萄藤。冬天过后,树叶完全枯萎,只剩下卷曲光秃秃的树枝。院子的右手边是一条通往露台的窄梯,梯上有一个写着“下山”的箭头标志。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拍摄/李伟

每天站在这个介于“上山”和“下山”之间的露台上,卡尔·约翰逊可以看到他所熟悉的北京城。这是隐藏的建筑和吵闹的游客所在的地方。离家不远,有老式的肉馅饼,有融合西方元素的小众餐厅,有买杯酒就能坐上一晚上的爵士酒吧,还有他小时候学游泳的后海。

古月和家人住在北京西城区的一个大院里,后来搬到城北,直到11岁和母亲移民美国。这座城市又一次成为他人生的中转站。

2005年,卡尔·约翰逊辞职并旅行了两年零一周。在游历了18个后,他回到了北京。当他继续旅行,资金耗尽时,他想到了在北京按下暂停键,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改变自己的视野。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供图/卡尔·约翰逊

没有人知道在人生的什么时候会有机会。总之,后来卡尔·约翰逊没有去北影,而是去了一个摄制组拍电影,在实践中接触到了影像。早期,这些经历使他得以协助一个加拿大的电视拍摄项目,并在2008年奥运会之际参与制作了一部美国公共电视台的环保公益片。

把冰泡泡递给我,李珍喝了一口。下午的时候,阳光从玻璃天花板直射进客厅,现在的他感觉清凉。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古月的家里放了很多时尚的小物件。拍摄/李震

他的相机还在搜寻,然后落在那些似乎被忽略了很久的角落:一尊墨西哥阿兹特克色彩的木头人雕像,一套从智利带回来的羊驼饰品,还有一个塞在角落里的不同款式和大小的行李箱。

与此同时,卡尔·约翰逊也将提供他自己的拍摄想法,比如他常用的放松设备和平衡板。后来他站起来模拟冲浪的姿势,动作很稳,可以玩很久。比如面对镜头,他换了脚上的拖鞋。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站在平衡板上模拟冲浪的姿势。拍摄/李震

至于能彰显风格的东西...如果把满是灰尘的东西,书柜,卧室都算上。但李震并不惊讶。一个环游世界的人和一个疏于打扫的房子相得益彰。

毕竟这个房间的住户每隔一两周就要出差,空房间持续半年。此前,卡尔·约翰逊还把自己的房间挂在Airbnb上短租,有粉丝跳空就是为了看他过来住。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没想到,他还在路上。

有趣的是,卡尔·约翰逊去年因为“狗不理包子”事件上了热搜。当一大群网友来抱怨这家百年老店的晚会亏损时,另一波人很快认出了这张熟悉的脸——咦,这不是当年搭便车去柏林的卡尔·约翰逊吗?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搭车去柏林》剧照

2009年夏天,卡尔·约翰逊和纪录片导演常陆从北京出发,经过13个16000多公里的旅程,搭便车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大陆,最终抵达德国柏林。情人节前,古月和失散多年的女友伊卡在一起。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搭车去柏林》剧照

这是一个漫长而疯狂的约会。两人在瓢泼大雨中上路,挤过货车司机的后座,遇到一个像酒驾一样横冲直撞的“赌徒”。背着40多斤的行李,他们顽强地走在路上,准备在打不到车的某个夜晚搭起帐篷。

但是他们总会有好运气——吉尔吉斯牧民的家庭晚餐,被邀请在罗马尼亚孤儿院见证婚礼,或者在土耳其成为一个热心人的电视迷...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搭车去柏林》剧照

即使重温这部十几年前的旅行纪录片,我们依然会被粗糙影像背后的真相所感动。一个接一个的,一个接一个的城市,它们不再是地标建筑,不再是旅游景点,而是在高速公路间流动的风景,是一张张面孔的短暂相遇,是一场遥远疆域的对话。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搭车去柏林》剧照

在当时更多的观众看来,去柏林约会Ica只是一个温柔的借口。这并没有打消这次旅行最自然的目的:对世界的好奇和对自由的追求。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搭车去柏林》剧照

卡尔·约翰逊和常陆在路上各有各的理由,一个是冷静睿智,一个是幽默风趣;一个已经是经验丰富的独立旅行者,一个是刚开始上路的小白背包。他们不断遇到从未谋面的场景和陌生人,让观众通过那些第一人称视角看到一个陌生而丰富的世界。

这种图像在当时是开创性的。当时国内电影市场还没有公路电影,但在电视上,人们对旅游类节目最熟悉的印象还停留在早期的郑达综艺节目、从国外引进的旅游真人秀或Discovery探索频道。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搭车去柏林》剧照

即使无法确切找出国内背包客的起源,但在本世纪初,大理和丽江一代已经聚集了许多向往嬉皮生活的国内旅行者。在当地的国际青年旅舍,可以看到外国背包客夹杂着一些中国人的面孔。

在此之前,“背包客”这个词在国外已经被定义了很久。与普通旅行不同,它是一种自助游,用最少的钱最大限度地利用旅行时间,有一种冒险感。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方式在西方一直很流行。作为一种在年轻人中流行的亚文化,它已经拒绝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物质主义、主流价值观甚至反战情绪。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搭车去柏林》剧照

在卡尔·约翰逊阅读的早期旅行书籍中,有一些经典读物,如《老巴塔哥尼亚快报》(保罗·索卢,1979)和《海滩》(亚历克斯·加兰,1996)。前者是一次进入南美的火车之旅,后者在2000年被搬上银幕,莱昂纳多主演的美国青年去泰国的海滩寻找他们内心的乌托邦。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

1972年,惠勒夫妇在澳大利亚创立了孤独星球,灵感来自他们穿越欧亚大陆的自助旅行。此后,这个系列迅速成为独立旅行者的圣经。

搭便车、骑自行车、徒步旅行、铁路旅行...背包旅行衍生出的各种方式传到了亚洲,被赋予了新的精神意义。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供图/卡尔·约翰逊

在被誉为日本背包客启蒙之作的旅行书《深夜的急》(麻生泽明,1986)中,作者记录了一次从中亚到欧洲的两万多公里的巴士旅行。

书里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上班的那天是雨季,从几天前开始就一直在下雨。那天我第一次上身穿着灰色西式黑色皮鞋,手里拿着一把伞。当雨不太大的时候,我通常不带伞。那天我带了一把伞,因为我怕被衣服淋湿。我夹在从东京站到丸之内办公街再到中央邮局路口默默行走的上班族人群中,突然决定不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深夜急》

这种“出走”,某种程度上有一点东方顿悟。

二十多岁的卡尔·约翰逊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小隔间里,意识到自己就像一只在笼子里跑的老鼠。然后,他辞职,变卖了所有家当,继续上路。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供图/卡尔·约翰逊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在卡尔·约翰逊和常陆等车的第一站,在京郊杜家坎的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一个管理人员过来拦住他们,说,万一节目播给别人看,想这样搭车怎么办?

卡尔·约翰逊当时被逗乐了。他想,谁会向我们学习这么艰苦的工作呢?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搭车去柏林》剧照

当时,在企业车间工作的年轻人赵琪在电视机前目睹了他们的搭便车旅行。“来到这个世界就没好好见过世面”“这是我这辈子想要的生活吗?”他开始问自己。

20岁生日那天,他辞掉了工作,拿走了三年的积蓄。他从成都沿着318国道骑行到拉萨,然后步行到墨脱。然后,他又搭便车去了新疆、内蒙古、宁夏。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一分钱一分货的旅行》剧照

是属于一个人早期生活的地面之旅,是一次苦大志大的旅行。往往需要长途跋涉,极具挑战性,与人文社会有深度互动。旅行者以相对贫困的方式建立自己健全的人格。

中国人的背包旅行,不像西方,在特定时期发展成一种现象级的圈子文化。当年因为“搭车去柏林”而实践自助游的人,年龄和身份跨度都很大,包括2009年左右开始工作的70、80后,以及当时还在读初高中的90、90后。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搭车去柏林》海报。

卡尔·约翰逊说,《搭车去柏林》不是当时旅游频道最受欢迎、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也是那些奇观节目,比如《亚马逊丛林中的怪物》。然而,他没想到讨论会如此广泛。

他收到观众的各种提问:想出去玩,但父母不让怎么办?感觉年龄不允许怎么办?有了孩子,还能上路吗?怎么解决没钱旅游的问题?

很多问题让古月哭笑不得,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回答。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一分钱一分货跟我去旅行》剧照。

在去年的纪录片《一分钱一分货的旅行》中,不同的旅行爱好者以搭便车、打工住宿、露营的方式跟随古月一路走过了中国的九个省份,最后来到大凉山的一座大山里教小学。

对于古月来说,没有足够的资金并不能让旅途尴尬。其实他辞职后的前几年,差旅费用光了就去找兼职。在夏威夷,他在餐馆和酒店打工,赚的钱足够冲浪和住青旅。

搭便车到柏林后,卡尔·约翰逊开始在他的旅行中尝试更多的技巧。在《一路向南》系列中,古月骑着摩托车和徒步穿越了北美和南美,最终到达了世界的尽头乌斯怀亚,完成了世界上最长的陆地穿越。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一分钱一分货的旅行》剧照

在《和我一起去印度旅行》中,他带着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和一个来自北京的兄弟,骑着骆驼,开着三轮嘟嘟车,深入印度,进行了一次净化心灵的旅行...这些看似“不靠谱”的旅行方式,不断打破人们对旅行的刻板印象。

那些旅程在许多人的心中播下了种子。老年,青年远行。

近日,卡尔·约翰逊在毕丽毕丽重新上传了《柏林之旅》,一时间收到近400条评论。其中一位评论道,“我来非洲是为了这部纪录片”。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文宏远在搭便车到柏林的影响下来到非洲。供图/文宏远

这个叫温宏远的年轻人,和很多人一样,被各种因素阻碍着去远方——学习、考试、时间、金钱...直到去年大学毕业,他申请了非洲的基础设施工作。在疫情蔓延的那一刻,他依然如期前往塞伦盖蒂大草原、乞力马扎罗山和桑给巴尔。以他自己的方式。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最近,卡尔·约翰逊正在考虑出版一本关于他骑摩托车的书。前不久清明节,他刚在内蒙古乌海的沙漠里骑了一圈。

平时待在北京,除了一些来自媒体运营和旅行俱乐部的工作,还经常去永定河和潮白河过越野瘾。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供图/卡尔·约翰逊

能走到现在,把旅行当成职业,不在卡尔·约翰逊的计划之内。相比搭车去柏林时每集2000元的固定收入,从《一路南下》开始,节目逐渐有了赞助。2013年左右,他和一家旅游公司合作,尝试做深度团队游。直到四年前,他和朋友合伙的旅行俱乐部成立,路线变得更加多元化。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俱乐部邀请袁腾飞先生进行文化游学。供图/卡尔·约翰逊

“我真想和卡尔·约翰逊一起去旅行!”当年观众的情绪,现在变成了可以兑现的期待。

近年来,参加旅行团的人跟随卡尔·约翰逊去乌干达看山地大猩猩,去香格里拉的巴拉格住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山谷里,去加拉帕戈斯群岛看海狮,去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那些中世纪的村庄品尝葡萄酒,体验当地的慢生活。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供图/卡尔·约翰逊

虽然是我去过或者感兴趣的路线,但是当领导和一个人上路是不一样的。除了必要的安全考虑,卡尔·约翰逊更注重每个人的心理感受。在格陵兰时,一群人在山里的一个小屋里过夜。最美丽的地方往往条件最原始、最艰苦。他组织了一群人一起做饭,让他们尝试睡袋过夜。

本来担心大家觉得条件艰苦不习惯,结果却是大家心目中最开心的一天。“如果在和平时期有一些对比,这可能是有趣的,”卡尔·约翰逊说。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供图/卡尔·约翰逊

他也怕行程中的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失望。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去美国阿拉斯加追寻极光,连续五六天极光都没有出现。他总是有一些压力。最后,在北冰洋岸边的一个村庄里,极光用最耀眼的幻觉回报了他们的等待。

深入当地体验,别样玩法,是卡尔·约翰逊擅长给出的旅行建议。

左林参加了卡尔·约翰逊在海南举办的冲浪瑜伽课程。即使她以前在印度尼西亚有过冲浪经历,在海南万宁的假期仍然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供图/卡尔·约翰逊

避开人群如“下饺子”的海滩,他们去了一条雨林河边玩SUP桨板,品尝只有当地人才能去的咖啡店和餐馆。队里请来的资深冲浪教练总是知道理想的浪什么时候会出现。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供图/卡尔·约翰逊

在左林眼里,卡尔·约翰逊是一个非常友好的人,就像她一开始在电视上所意识到的那样。聊天的时候,古月总是主动给大家找话题,让一群人在最快的时间内熟悉起来。人们自然对他的个人问题很好奇,比如他早期旅行中的八卦,他的感受。古月接受了所有那些问题,并不介意。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在北京一起打坐的朋友。供图/卡尔·约翰逊

古月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回应各路网友的关切。视频中,他承认自己和女友伊卡分手是因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不同。“我还没准备好和一个人过一辈子,”卡尔·约翰逊说。虽然彼此还是朋友,但他清楚地知道,从此他少了一份羁绊,多了一份迷茫。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供图/卡尔·约翰逊

他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分析了这个社会赋予一个人的生存价值。家庭、职业、婚姻,这些概念虽然构成了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但在他看来有些过时。或者说,从小就缺乏让他认同这一切的土壤。

小时候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移民到遥远的国度,搬了很多次家,从阿拉斯加到塞勒姆再到波特兰,成为陌生城市的另一个。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初中时的卡尔·约翰逊。供图/卡尔·约翰逊

“没有人特别清楚哪个城市是我的家,”卡尔·约翰逊说,他还是个孩子,在他知道任何事情之前,旅行就已经发生了。

这种状态是否自由,更像是一个难解的哲学命题。他会把一些想法写在笔记里,但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回答的。他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人“希望没有自由”,因为完全的自由会带来未知和不确定,“人们不喜欢为此担忧”。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供图/卡尔·约翰逊

人们喜欢短暂的假期。于是卡尔·约翰逊拍了一部纪录片,叫《出去走走》。他骑着一辆摩托车,走遍了整个城市,探索伸手可及的区域。这更接近大多数人的旅程,不会太远,也不会太长。


搭车去柏林(那个《搭车去柏林》的谷岳,如今怎么样了?)

▲供图/卡尔·约翰逊

你会一直旅行吗?也许吧,我不知道。在别人眼里休了长假的卡尔·约翰逊,常常觉得是时候给自己放个假了。

冬天,他将去斯里兰卡。在当地的海滩上找一家咖啡馆,早上高效的完成工作,吃午饭,剩下的时间去冲浪。

偶尔他会在城市里感到孤独,但不是在这里。

本文标签: 同事搭车出了车祸用赔偿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长江东流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点评

  • 贪图美色

    贪图美色

    2022-03-14 01:40:03    回复

    人生的什么时候会有机会。总之,后来卡尔·约翰逊没有去北影,而是去了一个摄制组拍电影,在实践中接触到了影像。早期,这些经历使他得以协助一个加拿大的电视拍摄项目,并在2008年奥运会之际参与制作了一部美国公共电视台的环保公益

  • 抠脚杠把子

    抠脚杠把子

    2022-03-14 01:30:46    回复

    环游世界的人和一个疏于打扫的房子相得益彰。毕竟这个房间的住户每隔一两周就要出差,空房间持续半年。此前,卡尔·约翰逊还把自己的房间挂在Airbnb上短租,有粉丝跳空就是为了看他过来住。 没想到,他

  • 偷心小贼

    偷心小贼

    2022-03-14 05:21:44    回复

    不好意思,咖啡粉放错地方了。镜头前的“咖啡师”看起来很陌生。他拿着一个摩卡壶,把错放在底部水箱里的粉再次倒出来,装在顶部的粉罐里。摄影师李震突然觉得这个场景比他后来要尝试的泡泡美式更清新。对方不是

  • 超级干饭人

    超级干饭人

    2022-03-14 06:38:16    回复

    008年奥运会之际参与制作了一部美国公共电视台的环保公益片。把冰泡泡递给我,李珍喝了一口。下午的时候,阳光从玻璃天花板直射进客厅,现在的他感觉清凉。 ▲古月的家里放了很多时尚的小物件。拍摄/李震他的相机还在搜寻,然后落在那些似乎被忽略了很久的角落:一尊墨西哥阿兹特克色彩的木头人雕像

  • 钟荣娥芬

    钟荣娥芬

    2022-03-14 00:18:39    回复

    确实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

红际法律

法律信息科普法律知识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推荐文章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19(房屋装修合同样本怎么写?房屋装修的具体流程?)
  • 合同专用章有编号吗(注意!漯河老俩口被骗)
  • 合同专用章需要备案吗(2022年办理刻章备案都需要什么材料?)
  • 合同专用章样式(最高法院民二庭:关于四个公章实务问题的解答)
  • 合同专用章图片(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各印章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财务章、公章、合同章、发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 合同专用章尺寸大小(行政管理:企业印章管理暂行细则(中小企业适用))
  • 合同专用章电子章制作(「放心签」合同电子签章怎么弄)
  • 房屋装修合同简单范本(房屋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21(房屋装修合同(简单)模板)
  • 湘ICP备2021010099号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