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87 | 评论:2
孩子不好好吃饭,脾气暴躁,一定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通病。很多家长把问题归结于食物不合孩子胃口,孩子太小不懂事。实际上,这些症状在中医上常被称为小儿脾虚肝旺证。具体表现为脾虚(厌食、偏食、腹痛、腹泻或便秘、尿浊等消化系统紊乱)和肝阳上亢(易怒、哭闹或焦虑,或手脚心热等。),会影响孩子的饮食、睡眠、情绪、生长发育。
为什么孩子会脾虚肝旺?
原因是《幼儿戏》云:“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皆为五脏之气”。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是其生理特点。因此,临床上容易出现小儿易怒、无故哭闹、手脚心热肝旺,以及厌食、偏食挑食、腹泻或便秘、尿浊等脾虚证。
古人认为:“小儿为少年阴之体,少年阳之体。一旦得不到适当的照顾或喂养,它们很容易损伤脾胃。脾病肝可导致脾虚肝旺。”诚如王所言,“土不尊木,脾土运化失,水谷娇弱日损,无以养肝。”现代临床中,由于训练不当,从小任性,乱吃,或脾气乖张,饮食不均衡,导致小儿脾虚肝旺的情况很常见。
小儿脾虚肝旺有哪些治疗方法?
在治疗上,可以通过调理肝脾,以消食导滞来缓解或消除。具体方法可以是中药内服,也可以是小儿推拿。内服中药立法以健脾为主,平肝消食为辅,主方为柴绍刘军汤。其中白术、茯苓、山药健脾;柴胡、白芍、青皮、胡黄连和乌梅用于调节肝功能;枳实、厚朴、槟榔、莱菔子、焦山楂、麦芽等。用于消化,帮助脾胃运化。一系列临床症状可通过健脾固土、疏通肝木、清理胃肠积滞而逐渐消除。
小儿推拿对此类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治疗方法是健脾和肝,辅以消积导滞。具体操作:补脾经300次,清肝经300次,搓板门200次,搓中杯200次,搓腹部(顺时针逆时针各150转)。捏脊手法可根据症状酌情加减。
以上是对小儿脾虚肝旺证的简单介绍。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如上所述,可以请临床医生辨证施治。
作者简介
中医科室:主治医师
姚薇薇
参观地点:通州校区
探视时间:周一、周三、周四和周五
专业知识:
擅长运用针灸、推拿、浮针疗法等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性眩晕、颈性头痛等病症。擅长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发热、咳嗽、小儿积食、小儿肌性斜颈等病症。长按二维码真诚邀请您的关注
微信订阅号
微信服务号
提供预约挂号、门诊缴费、导医、报告查询等移动服务。
新浪微博
微信视频号
a自动更快的号码
Tik Tok号码
喜欢我们的内容
本文标签: 闹离婚不让孩子上学犯法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海迪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