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93 | 评论:1
(中国网直播1月10日)今天上午,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袭警犯罪的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以下是相关内容实录:
孙平:
亲爱的新闻界朋友们,早上好!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袭警犯罪的指导意见》。
一是制定《指导意见》的必要性。第一,是维护法律尊严和警察执法权威的需要。警察权是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我国《人民警察法》、《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警察履行职责的条件和应当遵循的程序。警察的执法权是法律赋予的,警察代表依法履行职责。袭警不仅侵害了警察的生命健康安全,也破坏了的正常管理秩序,从根本上损害了的法律权威。《指导意见》有利于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和警察执法权威。
第二是需要更好地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袭警是警察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职责的严重弱化。如果放纵袭警罪,犯罪分子会更加有恃无恐,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会更加肆无忌惮,最终损害的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惩袭警犯罪行为,维护警察执法权威,有利于保证警察更好地履行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
第三,是保障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需要。与其他执法力量相比,人民警察更直接面对犯罪分子,这是强制力最直接的体现。他们在履行职责时遭受暴力的风险显然更高。《指导意见》体现了对警察依法履行这一特殊职责的保障。
四是要有效遏制袭警案件频发势头。《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暴力袭击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按照妨害公务罪从重处罚”,加大了对袭警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维护警察执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但从执法司法实践来看,由于袭警犯罪缺乏统一的定罪量刑标准,各地对法律的理解不一,导致一些行为恶劣的袭警犯罪分子逃脱法律制裁或被从轻处罚,袭警频发的趋势难以遏制。为准确落实刑法规定,进一步明确此类案件的性质和处罚,《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适用暴力袭警的情形和从重处罚的情节等。,突出了实际的可操作性,体现了对袭警犯罪行为的严惩,有助于遏制袭警犯罪行为频发的趋势。
第五,是营造良好守法社会风尚的需要。《指导意见》的发布进一步向公众强调和宣示,警察的执法行为代表,是强制力的象征,具有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挑战法律权威的行为将受到严惩。这对震慑袭警犯罪行为,在全社会营造遵纪守法、尊重执法者的良好法治氛围具有积极作用。
二、《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指导意见》主要从行为定性、公安机关办案程序、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首先,明确了袭警罪的认定标准。【/s2/】《指导意见》将暴力袭警界定为攻击警察人身的行为,适用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从重处罚;对于以暴力相威胁,但没有实际袭警的,适用一般妨害公务罪的规定,体现了区别对待。同时,对醉酒后袭警、教唆或者煽动他人袭警、为他人实施袭警提供工具、帮助,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适用规则也有明确规定。
二是加大了处罚力度。鉴于袭警手段残忍,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社会影响,且有类似犯罪记录等七种情形,应当在适用“袭警情节严重”的基础上酌情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一般不适用缓刑。
第三,规定了其他严重犯罪的处理原则。袭警罪往往与其他犯罪交织在一起。《指导意见》明确了袭警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持枪抢劫、持枪抢劫等严重犯罪的从重处罚原则,以有效惩治犯罪,指导司法实践。
第四,界定了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保护。指导意见规定,公安干警在非工作时间依照人民警察法等法律履行职责的,视为执行职务。《指导意见》还规定了暴力袭击、拦截、恐吓等行为的定罪处罚原则。警察在不履行职责期间犯下的罪行,并加强对警察的保护。
五是明确了公安机关办理此类案件的工作要求。《指导意见》要求公安机关严格履行职责,加强协作配合,依法开展此类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确保案件快速准确办理,依法严惩犯罪分子。
第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s2/]《指导意见》揭露了袭警犯罪行为的违法性和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引导人民群众遵纪守法、尊重执法者,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指导意见的出台,顺应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大趋势。是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的具体举措,必将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同时,也为公安机关办理袭警刑事案件提供了依据和指导,将有效震慑袭警犯罪行为,遏制此类行为频发势头。《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也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对广大民警依法履职的理解和支持,将进一步坚定广大民警依法履职、为民服务的信心和勇气,对进一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具有积极意义。
下一步,公安部将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抓好《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组织全国公安机关认真学习、准确领会《指导意见》精神实质,严格落实《指导意见》各项规定,依法严厉打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还将加强对下一级的指导,重点研究解决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用好《指导意见》。同时,公安部将继续深入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民警执法行为,落实执法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实战技能培训,提升民警防范、应对和处置袭警犯罪的能力。
我想强调的是,依法惩治袭警犯罪,维护警察的执法权威,不仅是政法机关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打防结合,有效铲除滋生袭警犯罪的土壤。公安机关将继续坚持以Xi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新形势,坚持不懈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022-03-11 15:10:12 回复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的具体举措,必将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同时,也为公安机关办理袭警刑事案件提供了依据和指导,将有效震慑袭警犯罪行为,遏制此类行为频发势头。《指导意见》
春日无尾熊
2022-03-12 00:00:22 回复
(中国网直播1月10日)今天上午,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袭警犯罪的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以下是相关内容实录:孙平:亲爱的新闻界朋友们,早上好!我给大家介绍一
可爱屁孩
2022-03-11 18:14:38 回复
执法权是法律赋予的,警察代表依法履行职责。袭警不仅侵害了警察的生命健康安全,也破坏了的正常管理秩序,从根本上损害了的法律权威。《指导意见》有利于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和警察
真知灼见
2022-03-11 18:16:00 回复
犯罪的,一般不适用缓刑。第三,规定了其他严重犯罪的处理原则。袭警罪往往与其他犯罪交织在一起。《指导意见》明确了袭警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持枪抢劫、持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