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合同事务 >> 正文
简介: 法院正确的裁判应当是证据认定→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结果的过程,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19〕19号”《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根据依

法院正确的裁判应当是证据认定→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结果的过程,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19〕19号”《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根据依法作出裁判。但是,原审判决根本没有遵循这一裁判过程,完全忽略或者故意规避了这一规定,导致事实认定错误,具体体现在行为认定失实与金额认定失实。

首先,行为认定失实。本案中,借款人从来没有进行过真实、有效的投保意思表示,也没有就借款合同的签订事宜与某银行工作人员进行过接触、协商、确认、接受等行为。相应地,某保险公司并没有向借款人尽到过提示说明义务,某银行工作人员更是不存在与借款人有过接触、协商、确认、提示说明等签订合同的行为。更有甚者,因为某保险公司以及某银行始终未提供证据、未提示说明,所以连所谓的涉案银行虚拟账户是谁开立的、用户名是谁,借款人都无从知晓;究竟是谁将钱出借给了借款人、出借资金的真实来源在哪里、谁是真正的出借人,借款人也均是无从知晓。可见,本案仅有资金流动的客观事实,没有签订借款合同、保险合同的真实、一致的意思表示,没有签订借款合同的真实、有效的行为事实。在此情况下,原审法院确认涉案借款合同、保险合同有效,等于虚构了意思表示和表意行为,属于行为认定明显失实。

伪造合同的法律后果(伪造合同、虚增金额的,约定无效,利息、保险费等费用不予计算)

其次,金额认定失实。对已还款金额、未还款金额的认定,应当在尊重事实、尊重法律的基础上展开。对涉案证据的认定直接影响对涉案事实的认定。综合本案证据,可以证明涉案借款合同与保险合同因系伪造并欠缺《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真实、一致的意思表示而根本不成立,对借款人没有约束力,相当于对利息没有约定,对保险费等费用更视为没有约定。根据九民会议纪要第三十二条、《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第六百八十条第二款之规定,不成立的合同与无效的合同法律后果相同,即回到原有状态,具体到本案应作如此处理:利息、保险费等费用统统不予计算,已经扣取的资金(包括以人身意外险的名义收取的资金)全部冲抵本金,以实际到账本金-Σ已扣取资金之所得数值认定未还款金额。然而,原审法院却是以某保险公司的意志,具体体现在以某保险公司原审中举示的第二组证据(所谓的索赔申请书、代偿债务与权益转让确认书、保费还款计划)来认定未还款金额,明显地、严重地违背客观事实,违法法律规定,金额认定失实。

注:本文系根据具体的个案案情、李大贺律师辩论意见的部分内容整理改编,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仅供参考。读者对自己的案件,可根据具体的个案案情,委托专业律师来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对谈判策略、起诉状、上诉状、申诉书、答辩状、举质证意见、辩论意见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模仿照抄者,风险自知。

本文标签: 伪造合同判多久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法律news讯整理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点评

  • 独闯冒险岛

    独闯冒险岛

    2022-03-10 18:37:23    回复

    示而根本不成立,对借款人没有约束力,相当于对利息没有约定,对保险费等费用更视为没有约定。根据九民会议纪要第三十二条、《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第六百八十条第二款之规定,不成立的合同与无效的合同法律后果相同,即回到原有状态,

  • 尽兴酣饮

    尽兴酣饮

    2022-03-10 20:33:06    回复

    金额。然而,原审法院却是以某保险公司的意志,具体体现在以某保险公司原审中举示的第二组证据(所谓的索赔申请书、代偿债务与权益转让确认书、保费还款计划)来认定未还款金额,明显地、严重地违背客观事实,违法法律规定,金额认定失实。注:本文系根据具体的个案

  • 偽艺术家

    偽艺术家

    2022-03-10 16:54:10    回复

    容整理改编,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仅供参考。读者对自己的案件,可根据具体的个案案情,委托专业律师来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对谈判策略、起诉状、上诉状、申诉书、答辩状、举质证意见、辩论意见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 武神天下

    武神天下

    2022-03-10 19:30:48    回复

    向借款人尽到过提示说明义务,某银行工作人员更是不存在与借款人有过接触、协商、确认、提示说明等签订合同的行为。更有甚者,因为某保险公司以及某银行始终未提供证据、未提示说明,所

  •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2022-03-10 20:37:42    回复

    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根据依法作出裁判。但是,原审判决根本没有遵循这一裁判过程,完全忽略或者故意规避了这一规定,导致事实认定错误,具体体现在行为认定失实与金额认定失实。首先,行

  • 莘宁娜巧

    莘宁娜巧

    2022-03-10 09:24:35    回复

    太生气了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

红际法律

法律信息科普法律知识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推荐文章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19(房屋装修合同样本怎么写?房屋装修的具体流程?)
  • 合同专用章有编号吗(注意!漯河老俩口被骗)
  • 合同专用章需要备案吗(2022年办理刻章备案都需要什么材料?)
  • 合同专用章样式(最高法院民二庭:关于四个公章实务问题的解答)
  • 合同专用章图片(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各印章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财务章、公章、合同章、发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 合同专用章尺寸大小(行政管理:企业印章管理暂行细则(中小企业适用))
  • 合同专用章电子章制作(「放心签」合同电子签章怎么弄)
  • 房屋装修合同简单范本(房屋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21(房屋装修合同(简单)模板)
  • 湘ICP备2021010099号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