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事务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68 | 评论: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万文收藏和文物鉴定再次成为热门行业。一时间,鉴宝专家非常吃香。他们经常出现在一些鉴宝节目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鉴宝大师也有“走神”的时候。然而,这种“分心”使遭受了总计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一、鉴定国宝的“国宝”施叔青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鉴宝专家之一。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中文系,与、、杨并称四大鉴宝专家。他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物,对青铜器、瓷器、书画都有大量的实践经验。被他鉴定过的国宝不下百万件,被称为鉴定国宝的“国宝”。
石树清从小就跟着热爱书画的父亲逛琉璃厂的古玩市场。受此影响,年轻的石叔清逐渐踏入了文玩的门槛,锻炼了自己过人的眼力。于是,石叔清经常出入古玩市场,结识古玩店老板。在琉璃厂,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找失踪”,就是花很少的钱在古玩市场找一些小玩意。这些小玩意往往能带来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万倍的收益。
石叔清14岁时,发现了一件一级文物。1937年,石叔清像往常一样在古玩市场闲逛,突然被一幅书法立轴吸引住了。这幅字画字不错,笔画格局也不错,但只要两三毛钱。于是石叔清问店主:“这幅画为什么这么便宜?”店主回答说:“这个词确实不错,只是作者知名度不高。”
石叔清看了看署名,写的是“戊申年五月二十八日晚秋冯佳”。尿尿后学了不少东西的石叔清看到后被逗乐了。秋是甲午战争时期著名的抗日军人。他怎么能说不出名呢?于是他赶紧掏出口袋,只花了2分钱就买到了邱的原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举办“解放省”展览,施叔青将这幅珍藏十余年的字画捐赠给。经鉴定,此书法立轴确为邱真迹,故鉴定为一级文物。
施叔青从辅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推荐到中央博物馆北京馆工作,在那里工作了50多年,终于诞生了一位鉴宝大师。
1952年,施叔青捡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个漏子。有一天,施叔青在小学里拜访一位女同性恋者。她的丈夫是民国时期蒙疆使者陈欢的儿子。他的名字叫陈。当时陈家里很穷,想卖点字画补贴家用。
在陈家,史树清立刻被一尊成吉思汗半身像吸引。那时候成吉思汗的画像很少见。最早的绘画只能追溯到明朝。石叔清仔细研究了这幅画,发现画中成吉思汗的穿着与《元时宇府志》中的记载完全一致,喜出望外。于是他花了几块钱,从陈手里买下了这幅画。
随后,施叔青将这幅画捐赠给了历史博物馆,并由启功等专家进行了集体鉴定。最终专家认定,这幅画像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成吉思汗画像,但却是成吉思汗死后画家凭记忆所画,价值连城。后来所有成吉思汗的画像都是以这张图为蓝本。而这幅画也被评为一级文物。
1965年越王勾践剑出土,石叔清跟随郭沫若在湖北聚会,最终确定了这个王的传说。在所有专家中,41岁的石树清是最年轻的。
随着眼界的开阔,石叔清的“眼力劲”似乎越来越犀利。对于一件文物,石叔清会一一讲出一个脉络。只要他拿在手里,不管是金玉、字画、陶瓷,他都能了如指掌。对此,就连郭沫若也撰文称赞他的考据学极好。
几十年来,石叔清一直很谦虚,很少和别人吵架。然而,他最讨厌的就是作弊。他的妻子曾说:“石先生最讨厌假货,一见到就一定要说。有时候电视上有鉴宝节目,石老师会认真看。只要文物是假的,他就会指着手机诅咒“那是假的,那是假的”。有时候甚至要和电视吵架。”
无论是在拍卖会上,还是在跳蚤市场上,每当石树清看到假货,总会大声疾呼。因为这种事情,他经常被请出拍卖行。还有一个古玩店老板半夜打电话来守口如瓶,但石叔清还是老样子。
石叔清的性格就是这样,老实,坦率。然而,谁也没想到,在施叔青的晚年,出现了令人咋舌的“假眼”。这一次,损失5亿。
二、骗局之始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皇后、王侯穿的丧服,由金线和玉片制成,外形与人体相似。在帝王将相面前,还有“银玉衣”和“铜玉衣”。其中黄金玉衣最为罕见,可谓国宝中的国宝。
谢根荣是浙江富商。他从小做生意,在俄罗斯做“奸商”赚了第一桶金。刚刚三十多岁,就已经有几百万美元了。本来,石叔清是不可能和他有任何交集的。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谢根荣敏锐地注意到了房地产行业。当时的服装生意已经接近饱和,内卷化越来越严重,贸易利润越来越薄。手握重金的谢根荣在北京注册并创办了燕山华森集团。
然而,当谢根荣进入房地产行业后,他发现这个生意并不好做。这个行业不像服装和啤酒那么轻,它最重要的启动资金可以用天文数字来形容。
所以一开始谢根荣只能在昌平的一些偏远郊区开发房地产。虽然有了一些收获,但他和梦想中的亿万富翁还是有差距的。
1999年,谢根荣承接了下一个大项目“东华金塔”,面积97044.76平方米。起初,这个项目由宣凯集团负责。然而,由于资金压力,宣凯集团以3.2亿元的价格将该项目卖给了钟鼎公司。后来,钟鼎公司以1.2亿元的价格将该项目转让给谢根荣的公司。
“东华金塔”位于两广路上的绝佳位置,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楼盘。如果能完成,谢根荣就完成了质变。但对于一介“小地产商”来说,要彻底完成这个项目并不容易,无异于吞大象。
首先,谢根荣收购钟鼎公司是自己实业集团的子公司,因此要承担总计4.4亿元的转让费。即使在今天,4.4亿也不是个小数目,更何况是20多年前。以谢根荣的钱,是不可能承担这么多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银行贷款。
不过,在谢根荣接手“东华金塔”项目之前,银行房贷已经做了。因此,谢根荣无法再通过项目抵押获得贷款。我能怎么做呢?
后来几次聚餐,谢根荣和几个同行聊天,终于发现很多开发商用假房贷从银行套取资金。这是房地产商在繁荣初期的秘诀。用银行的钱自己赚钱,几乎等于空手套白狼。当然,这种抵押贷款是建立在秘密操作的基础上的。一开始很多银行并不知情,或者为了业绩假装不知情。
结果谢根荣以虚假抵押的方式从银行获得6.6亿资金。谢根荣辛辛苦苦做生意十几年,也没赚到这么多钱。如今6亿多,只是弹指一挥间。
获得这笔贷款后,谢根荣似乎忘记了这笔钱是要还的。他决定先把自己收拾一下,然后他会骗更多的贷款来获得更多的钱。通过空手套和白狼把事业做大。所以谢根荣买了很多顶级豪车,然后在澳门赌了很多钱,打造了一个超级富豪公寓。
谢根荣的一系列大手大脚的操作让他登上了胡润富豪榜。然而实际上,他花的钱都是银行贷款。至于“东华金塔”项目,因为资金投入迟迟没有到位,成了烂尾楼。
然而,谢根荣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他把目光投向了古董业。他只有小学文凭,却只是装扮成一个“儒商”。他给自己买了个硕士学位,据说在万文投资了上亿美元,包括传说中的金玉衣裳。
三、金缕玉衣骗局谢根荣作为“儒商”和文艺范,自然喜欢和专家玩。有一天,谢根荣突然邀请鉴宝的五位专家参观自己的收藏室。专家有石树清、中国收藏家协会原秘书长王文祥、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原主任杨福旭。5位专家年龄都在80岁以上,是鉴定圈里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石述卿自然是呼声最高的最著名的专家。
在现场,谢根荣对专家们说,“我们就是聚一聚,坐一坐,走一走,看看。”随后,谢根荣带着石叔清等人进入他的私人收藏室,然后得意洋洋地向大家展示他的奢华服饰。
你知道,黄金珠宝是稀世珍宝。普通人怎么可能有?事实上,谢根荣的玉衣根本不是真品,而是他花了几千块钱买了一些玉器,是北京博雅文物鉴定中心主任牛福忠做的。
在石树清老人眼里,应该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假的。然而,令人咋舌的是,石叔清竟然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是正宗的汉代金玉衣,价值24亿!”
当时石叔清等人并没有按照鉴宝的既定程序。对于玉器产品,至少需要称重、取样、手摸、仪器检测等30多道工序。然而实际上,石叔清等人只看了玻璃柜几十分钟,连柜门都没开。说没有鉴宝程序就值24亿,简直是扯淡。
那么石叔清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荒谬的判断呢?事后,当时参与鉴宝的李劲松专家给出了答案。李劲松说:
“谢根荣说这件玉衣是他的宝贝,绝不会卖掉。”既然是家族财产,评估多少个亿都无所谓。如果说这件玉衣是赝品,谢根荣的脸能好看吗?
当时在场的杨福旭说:
“那件宝、玉衣服装在玻璃罩子里,只有用肉眼才能看到...这个评估小组里有名人...史老说24亿,会有人说23吗?不是你不能反驳,而是你没有考虑反驳...脸...但金贵玉无价,不像买裤子那么容易下结论。”
据王文祥的专家介绍,当时的专家对宝藏进行鉴定后,曾经一起对谢根荣说:“这个宝藏绝对不能交易,否则就犯法了。”
显然,石叔清等人已经看出了这件“玉衣”的虚假。但为了照顾谢根荣的面子,或者为了鉴定费,他们集体选择了什么都不说。在他们看来,既然谢根荣卖不出去,多说点钱有什么坏处?王文祥说:
“我认为,只要文物不上市,专家的签名就没有风险。这是学术自由。”
听到专家的鉴定结果,谢根荣喜出望外,于是要求石树清等人写书面证明,证明这件“文物”价值24亿元。
就这样,石树清和其他专家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至于谢根荣,他更开心。所谓的鉴定只是他设计的一个游戏。就像他说的,谢根荣不会把“玉衣”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的目标还是银行贷款。
四、骗局的败露2003年初,“东华金塔”工程接近完工,却因拖欠工程款和材料费被迫停工。而已经挥霍了一笔空银行贷款的谢根荣也绝望了。银行开始意识到谢根荣似乎在骗贷。
为了不让上亿资金化为乌有,建行开发区支行行长严带着下属来到谢根荣的公司查账。谢根荣先是提供了伪造的企业财务报表等材料,然后信誓旦旦地说:
“以我们屈臣氏集团的实力,我不可能做出这种骗贷的把戏。只是现在资金有点问题。只要银行帮我过桥,我一定会把之前和之后的银行贷款全部还上。”
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谢根荣把颜带到自己的收藏室,然后给他看自己的“金衣”。他对颜说:
“你看,这件金玉衣价值24亿,世界上只有两件,由石叔清等权威专家鉴定。这只是我收藏的古董之一。这个展厅的古董价值数百亿。你怎么能指望银行只还几个亿呢?只是我的盘子太大了,资金周转暂时不行。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合作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看了石树清等人出具的鉴定证明,颜真的被吓倒了。他认为,屈臣氏集团确实存在虚假抵押的现象,但公司还是很有实力的,不会欠自己的贷款。同时,颜还认为,谢根荣的抵押贷款是自己亲自审批的,如果出了问题,自己的饭碗可能都不保。
于是他决定再给谢根荣一笔贷款,让他快点完成“东华金塔”。房子卖了,谢根荣终于还了贷款,然后一切就好了。退一步说,不还贷款,拍卖掉“金玉其外”就完了。因此,颜先后向谢根荣借款近5亿元。
但谢根荣并没有把钱投入到“东华金塔”的建设中,而是继续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东华金塔”还是一个很大的烂尾楼。
过了很久,谢根荣的线索终于出来了。2008年,谢根荣和颜相继被捕。谢根荣骗取的贷款共计5.5亿无法偿还。他投资的“东华金塔”被称为“北京最大的烂尾楼”。为此,谢根荣被判处无期徒刑,而严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与此同时,24亿“金缕玉衣”的骗局也大白于天下。
2007年,石叔清老人去世,而在世的四位专家却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石叔清身上。他们说石叔清是公认的权威,石老说什么他们就照着做。当得知谢根荣利用评估报告欺骗银行,导致损失5亿多元时,这位李劲松老人哭得很伤心。
施叔青遗孀辩称:“鉴定是一个科学认识、逐步认识的过程。没有人会不犯错。十年前根据当时的文献和技术认为是真的,十年后又有了新的认识。”
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借口是苍白的。文物珍品行业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可以允许鉴定人出现合理的错漏。然而,令人咋舌的是,这件“国宝”的真假一目了然。施叔青等专家能说出如此口语空的话,让他们丧失了所有的学术尊严和长辈应有的尊严,最终导致损失5亿元。这不仅仅是这五位专家的面子,更是整个鉴宝行业的面子,透支的是整个鉴宝行业的声誉。
石叔清老人作为鉴宝泰山的北斗星,鉴定过无数国宝,也摔过不少跟头,一直以老实坦率著称。但是为什么今天晚上要做不保证的事情,这让作者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
让我们用马未都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
“我们的专家是依附于单位的,单位名气越大,专家越值钱,离开办公室,很多专家都是普通人。所以专家介绍的都是某某博物馆专家,不是某某专家。这种常年透支单位声誉四处游荡,帮不了很多,帮不了一点,帮不了一点,帮不了一点,也不能用来获得吃喝和尊重。以前专家最重要的是尊严,不是技术。在今天,花几千块钱做鉴定是很可笑的。这样的专家太让人失望了。”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归去来兮
2022-03-11 11:18:53 回复
米。起初,这个项目由宣凯集团负责。然而,由于资金压力,宣凯集团以3.2亿元的价格将该项目卖给了钟鼎公司。后来,钟鼎公司以1.2亿元的价格将该项目转让给谢根荣的公司。“东华金塔”位于两广路上的绝佳位置,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楼盘
等我变优秀
2022-03-11 10:04:28 回复
家们说,“我们就是聚一聚,坐一坐,走一走,看看。”随后,谢根荣带着石叔清等人进入他的私人收藏室,然后得意洋洋地向大家展示他的奢华服饰。你知道,黄金珠宝是稀世珍宝。普通人怎么可能
夏夜咏叹调
2022-03-11 08:55:41 回复
时不行。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合作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看了石树清等人出具的鉴定证明,颜真的被吓倒了。他认为,屈臣氏集团确实存在虚假抵押的现象,但公司还是很有实力的,不会欠自己的贷款。同时,颜还认为,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