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80 | 评论:1
1名举报人悬赏100万元——前不久,广东省陆丰市公安局发布悬赏通告,公开悬赏5名陆丰涉毒网上逃犯。群众举报或提供线索,配合公安机关抓捕的,奖励100万元。
百万悬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事实上,近年来,许多地方公安机关都发布了悬赏通告,对被团伙通缉的逃犯、命案逃犯、毒品逃犯等进行悬赏,悬赏金额不一。今年以来,海南省公安厅、广东省惠来县公安局已发布百万元悬赏通缉逃犯。
怎么才能拿到这百万奖励?公安机关会对哪些犯罪嫌疑人发布悬赏通告?奖励金额怎么设置?谁会出来?悬赏通告和通缉令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些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
通缉令和悬赏通告
不同的发布范围对象
记者:什么是悬赏通告?什么样的犯罪嫌疑人应该发悬赏通告?根据涉嫌犯罪的严重程度?还是在没有抓到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过了一定期限就会释放?哪一级公安机关可以发布悬赏通告?
杨:悬赏通告是指公安机关为了发现案件线索或者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以通告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出悬赏,要求有关人员提供线索或者证据,并承诺支付相应报酬的侦查措施。
公安部颁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明确指出,“为发现重大犯罪线索,追缴涉案财物和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必要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发布悬赏通告;奖励通知书应当载明奖励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具体奖励金额”。
法律没有规定发布悬赏通告的条件。在侦查实践中,办案部门根据案件情况和侦查进展决定是否发布悬赏通告。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社会危害性较大或社会影响恶劣,悬赏对象有明显特征或群众可能知情的,公安机关可以发布悬赏通告,如在黑恶势力犯罪侦查中利用悬赏通告动员群众提供相关犯罪线索,或在犯罪嫌疑人身份不明、罪行不足以逮捕的情况下,利用悬赏通告动员群众协助逮捕犯罪嫌疑人。但需要注意的是,悬赏通告不可随意发布,因为可能会造成悬赏金额增加、侦查人员依赖、不利保密等问题。
记者:我们注意到通缉令和悬赏通告有些类似。公安部会不定期发布A级或B级通缉令,各地公安机关也会发布通缉令。通缉令是怎么发出的?A级和B级通缉令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的通缉令有赏金,有的没有赏金?
杨娟: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各级公安机关可以在所辖区域内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本辖区范围的,应当向有权决定发布的上级机关报告。
通缉令是群众将被通缉对象扭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拘留被通缉对象的法律依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以对以下三类人员发布通缉令:已经查明身份、应当逮捕但在逃的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拘留、逮捕、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后脱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期间越狱的罪犯。依法需要通缉逃犯时,由办案部门制作通缉令,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再通过张贴通告、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形式向社会发布。
a级通缉令是公安部认为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发布的通缉令,即公安部主动发布的通缉令;B级通缉令是省级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执行通缉令并报公安部批准后,在全国范围内发布的通缉令。辖区内还有县、地、省公安机关发布的通缉令。通缉令中是否有悬赏没有明确规定,发布单位可以提供也可以不提供悬赏。
记者:请总结一下通缉令和悬赏通告的区别。
杨娟:通缉令和悬赏通告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发布范围不同。通缉令的范围限定在签发机关的管辖范围内,超出本机关管辖范围的,应当报请上级公安机关决定;悬赏通告可以根据具体案情和侦查需要发布,不受太多管辖限制。第二,对象不同。被通缉的人是逃犯,包括应当逮捕而逃脱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脱逃的罪犯;悬赏通告的对象可能是犯罪嫌疑人,也可能是有助于破案的线索或证据,如在监控图像中找到人、辨认模拟画像、找到赃物或犯罪工具等。第三,悬赏通告提供悬赏,必须写明具体的悬赏金额,而通缉令可以提供也可以不提供悬赏。
但两种方法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便尽快抓住嫌疑人或破案。同时,通缉令和悬赏通告还可以促使相关地区或部门及时部署缉捕防范措施,实现协同作战,提高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能力。
只有协助抓捕者才能获得全额奖励
奖励没有上限
记者:各地对通缉犯的悬赏差别很大。比如他们也是涉毒人员。有的地方悬赏2到3万元,有的地方悬赏10到20万元,有的地方悬赏100万元。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谁来支付赏金?最高奖励是多少?
杨娟:通缉令和悬赏通告的悬赏金额取决于两个因素。一、刑事案件的性质、社会影响和社会危害性。通常情况下,案件性质越严重,社会危害越大,奖励可能越高。二是发证机关的支付能力、意愿和相关规定。
我国三类通缉令,A级通缉令,悬赏金额统一定为5万元,由公安部支付;有时,当地负责查办案件的公安机关为了提高奖励力度,可能会在5万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赏金,增加的部分由办案的公安机关支付;B级通缉令的悬赏金额由省级公安机关根据自身能力和支付意愿确定,由省级公安机关支付;对本辖区内县、地、省级公安机关发布的通缉令,奖励金额由签发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自身支付能力及意愿确定,由签发机关支付。除了A级通缉令,其他通缉令和悬赏通告的悬赏金额都不一样,不封顶。
记者:悬赏通缉中有类似“举报并协助警方成功抓获逃犯”的表述。那么在实践中,你如何帮助警察呢?如果举报并协助,逃犯未被公安机关成功抓获,公安机关是否还会给予奖励?
杨娟:就通缉令而言,群众获得悬赏的前提是提供直接、明确的抓捕被通缉人的线索,比如直接提供逃犯藏身的房间号、车辆号、具体位置等。如果群众提供的线索对侦查有帮助,但不够明确具体,公安机关也可以酌情支付部分奖励。就悬赏通告而言,办案部门对群众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评估,根据其价值或在查办案件中的作用,决定是否发放悬赏。
记者:很多逃犯都是亡命之徒,有的是犯罪团伙成员,还有很多在逃。举报会影响举报人的人身安全吗?实践中,公安机关如何保护举报人?有没有针对举报者的报复行为?
杨娟:我不了解因协助抓捕通缉犯或提供悬赏信息而遭到报复的具体案例或相关统计数据。但可以合理推测,犯罪嫌疑人或逃犯可能会对举报人进行报复,害怕报复也是人们不敢大胆举报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特定区域非法控制的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中。法律没有规定保护举报人的具体措施。实践中,公安机关会通过对举报人身份保密或隐瞒信息线索等方式保护举报人。如有必要,将采取一些特殊的个人防护措施。
法律法规日益完善
奖励金额逐渐增加[/s2/]
记者:中国的通缉令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年来,公安机关通缉的悬赏在数量、内容、质量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杨娟:悬赏通告由各地办案机关根据情况发布。我没有任何关于第一份悬赏通告的文件资料。第一张全国通缉令发布于1983年2月。1983年2月12日,辽宁省沈阳市发生了一起导致4人死亡、3人重伤的重大凶杀案。根据线索,警方确定犯罪嫌疑人为王宗玮和王宗广场(“东北二王”案)。鉴于案情重大,且持有枪支,公安部发出了新中国第一张全国通缉令。1983年9月13日,犯罪嫌疑人在江西广昌被枪杀。
随着社会的动态发展,人、财、物的流动日益增多,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往外地或逃跑作案的情况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需要实行通缉令和悬赏通告,大规模抓捕犯罪嫌疑人,以高额悬赏鼓励群众协助侦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几十年来,通缉令和悬赏通告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形式日益多样化,特别是借助电视、网络、手机等载体,通缉令和悬赏通告可以在更短的时间、更快的时间内传播,形成了对犯罪嫌疑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遏制态势;通过提供奖励来鼓励人们提供信息和线索越来越受到广泛的认可,随着经济的发展,奖励的金额也大大增加。
同时,通缉令和悬赏通告的法律规范也越来越完善。目前,刑事诉讼法赋予公安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通缉逃犯的权力。《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明确了通缉令和悬赏通告的实施条件、发布程序、文书内容和发布形式。公安机关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网上追逃,总结历次专项追逃行动的经验做法,形成规范的“破案追逃新机制”,采取分级通缉、倒查责任制度。这些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为通缉令和悬赏通告的持续、规范实施提供了保障。
记者:你对进一步完善悬赏通缉工作有什么建议吗?
杨:随着对提供信息的人给予经济奖励的做法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有关部门应该对奖励金额和支付依据做出明确规定,并充分注意举报人的安全。建议对如何保护举报人的权利和人身安全做出明确规定,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本文标签: 取保候审的钱当天能取出来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一牛法经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太闲了
2022-03-14 14:18:40 回复
抓捕被通缉人的线索,比如直接提供逃犯藏身的房间号、车辆号、具体位置等。如果群众提供的线索对侦查有帮助,但不够明确具体,公安机关也可以酌情支付部分奖励。就悬赏通告而言,办案部门对群众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评估
总有贱人想害朕
2022-03-14 12:29:05 回复
必要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发布悬赏通告;奖励通知书应当载明奖励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具体奖励金额”。法律没有规定发布悬赏通告的条件。在侦查实践中,办案部门根据案件情况和侦查进展决定是否发布悬赏通告。一
少年壮志不言愁
2022-03-14 04:53:18 回复
法律没有规定发布悬赏通告的条件。在侦查实践中,办案部门根据案件情况和侦查进展决定是否发布悬赏通告。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社会危害性较大或社会影响恶劣,悬赏对象有明显特征或群众可能知情的,公安机关可以发布悬赏通告,如在黑恶势力犯罪侦查中利用悬赏通告动员群众提供相关犯罪线索,或在犯罪嫌疑人身份不
野鹿眠
2022-03-14 02:35:28 回复
势力刑事案件中。法律没有规定保护举报人的具体措施。实践中,公安机关会通过对举报人身份保密或隐瞒信息线索等方式保护举报人。如有必要,将采取一些特殊的个人防护措施。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奖励金额逐渐增加[/s2/]记者:中国的通缉令
武神天下
2022-03-14 06:44:57 回复
帮助警察呢?如果举报并协助,逃犯未被公安机关成功抓获,公安机关是否还会给予奖励?杨娟:就通缉令而言,群众获得悬赏的前提是提供直接、明确的抓捕被通缉人的线索,比如直接提供逃犯藏身的房间号、车辆号、具体位置等。如果群众提供的线索对侦查有帮助,但不够明确具体,公安机关也可以酌情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