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56 | 评论:1
曾经是个人征信首批试点“种子选手”的鹏远征信,最近却成了“无证驾驶”的反面教材。
央行近日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鹏远征信因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聘任高级管理人员未及时开出罚单,罚款总额近2000万元,为业内最大罚单记录。这个时间点恰逢第二家个人征信机构注册成立,央行近日重申保护个人信息。“(罚单)其实是监管信号的释放。”一位征信机构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鹏征信公开回应称,处罚是针对2019年的。当时公司提供的少数个人报告中有贷款信息,现已整改。时间线显示,2015年,鹏远征信获批试点个人征信,但2018年初,百兴征信成立,也宣告了个人征信8家试点机构的“牌照梦”变相搁浅。随后一年,鹏远征信依然出现在报道中,其数据来源也有疑问。
据业内人士透露,处罚可能来自鹏元征信旗下的“天下信贷”,该公司已频繁出现在消费金融公司或小贷平台微信官方账号的菜单栏中。
1月5日,贝壳财经记者在“天下信贷”上花费39.9元查询了一份报告,报告中并没有贷款业务信息。该报告被称为“个人数据报告”,区别于央行征信系统发布的“个人信用报告”和银行征信。客服人员表示,报告的数据来源是大数据,仅供参考。
鹏远征信踩红线被巨额罚款,回应已整改
央行近日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鹏元征信因未经批准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企业征信机构委派的高级管理人员未及时备案,被没收违法所得1917.55万元,罚款62万元,共计1979.55万元。
公司公开回应称,本次处罚是因为2019年向机构客户提供的少量个人报告中含有个人贷款信息。“2019年底,我们全面停止对外提供包含个人贷款信息的报告,完成了央行要求的全部整改内容。现有业务和产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能够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
鹏征信也表示,积极拥抱监管,将进一步树立守法合规的经营理念。
“个人信用信息主要是指个人信用信息。除持牌机构外,其他任何机构均不得采集个人信用信息并向社会公布。”一位征信机构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近日央行副行长陈再次强调,征信行业要有牌照经营。此外,央行批准个人征信业务第二次申请,同期宣布罚款是监管的信号。
近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陈谈及我国征信市场管理时表示,因为征信管理是讲信息的,涉及到公民信息权益的维护,所以在监管中要把信息安全和权益保护放在第一位。“央行将继续完善征信业务管理措施,将所有为金融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用于判断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信息服务纳入征信监管,实行许可经营。”陈还表示,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信用信息特别是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
目前谁有权限开展市场化的个人征信业务?这是2018年初成立的第一个100行征信服务,第二个拿到入场券的是朴刀郑新。2020年12月,央行批准其个人征信业务牌照。
前“种子选手”曾代其管理深圳个人征信系统
彭征信也曾冲击过个人征信牌照,一度是“种子选手”。
2015年,鹏远征信、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等八家机构,成为首批个人征信试点单位。但是,由于信息孤岛、信息的误用和误用等原因。,问题没有解决。最终有8家机构没有拿到牌照,而是成为了百兴征信的股东。
虽然口碑略逊于芝麻信用,但鹏远征信的评分本也很厚。公开资料中有这样的记载:鹏元征信,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最早的商业征信机构之一,已获得企业征信牌照。2018年10月,正式成为发改委批准的“综合信用服务试点机构”。2019年7月,还获得了承担信用修复专项培训、出具信用报告的资格。前期还管理过深圳个人征信系统,主要是给银行提供个人征信报告查询服务。
“试点初期应该可以(从事个人征信业务),但理论上,首张个人征信牌照发放后,除了央行征信中心,其他任何机构都不能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前述征信机构人士表示。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也对记者表示,鹏远早期有特殊的征信身份,代为管理深圳个人征信系统。后来个人征信业务被央行收了,其他地方征信机构就不能再给银行提供个人征信报告了。
贝壳财经记者从央行征信中心和深圳地区银行进一步证实,目前从银行获得的个人征信报告均由央行征信中心提供,主要记录个人在银行的信用信息,每年可免费查询两次。工行征信还提供个人信用报告,可以免费查询。主要涵盖点对点借贷等领域,与央行征信中心运营维护的数据库形成互补。
朴道正信如何定位自己?“除了信贷数据,朴道郑新进一步丰富替代数据来源,将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作为重点客户,重点解决消费信贷、普惠金融、商业信贷、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信用风险。”朴正信说。
在“去借贷”后,个人数据报告仍然是有偿提供,消除基金、小贷等平台已经为其做了分流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鹏远征信在剔除报告中的征信数据后,仍然有偿提供“个人数据报告”。
1月5日,记者在记者“天下信用”旗下的互联网个人数据报告查询平台微信官方账号看到,该报告可以显示用户是否有过消费拖欠等情况。,并帮助用户了解更多个人风险,每份39.9元。报告不包括贷款业务。
输入手机号、姓名、身份证号,人脸识别支付后,就可以得到一份个人数据报告,里面有公开信息(包括裁判文书、失信、税收执法总结等。)、风险信息(包括“羊毛党名单”、手机运营商黑名单、限制出行名单等。)、财富信息(包括年收入评估、房产预测、投资需求、资产配置等。),以及消费行为。
这些个人信息从何而来?“天下信用”客服人员表示,该报告是根据合作数据源单位返回的数据形成的。在记者获得的报告中,消费需求水平、投资特点、房地产和汽车产量预测等。都是模糊的或者表明暂时无法判断。客服人员表示,大数据有其计算逻辑和算法,报告是客观展示,仅供参考。付款前页面提供有样品,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
对于上述客服人员提到的平台合作的数据源单位,记者提出疑问,但没有得到客服的回复。
何表示,平台信息的获取,一是来自个人注册用户的主动信息上传,占了很大一部分;第二,公共信息和数据的抓取;第三,来自不同行业的合作,比如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
对于鹏远征信的罚单,有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源于“天下征信”平台,该平台在微信官方账号中频繁出现在各类消费金融公司或小贷平台的菜单栏中。另据公开报道,捷信消费金融微信官方账号、汽车之家App等。都出现了“世界信用”。
“消费金和小贷平台引流世界信用,互利共赢。第一,世界信用会在这些平台上做广告,为这些平台付费;第二,这些平台也会使用天下信用的数据进行贷款发放。天下信用的数据维度更好,质量更高,也有助于他们拓展业务。”受访者表示。
记者在捷信消费金融微信官方账号输入“天下信用”,得到的回复是:为方便您在线查询,您可以点击捷信微信官方账号底部菜单的“自助”——“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快速查询您的个人信用状况。并注明此查询渠道为“天下信用”平台提供的收费项目。但根据其指引,目前自助服务中没有“查询个人征信”的选项。
值得一提的是,“天下信用”App也与深圳的积分有关。据鹏征信官网介绍,申请人在官网、深圳公众、或“深圳公安”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提交2020积分申请后,下载安装天下征信App,完成2020年深圳市积分个人信用查询申请。完成查询处理后,主办方将向深圳公众提交查询结果。
新京报壳牌财经记者程编辑李校对李香玲
本文标签: 多次花钱查天下信用对征信有影响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竹聿名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人无恙
2022-03-14 09:10:17 回复
前期还管理过深圳个人征信系统,主要是给银行提供个人征信报告查询服务。“试点初期应该可以(从事个人征信业务),但理论上,首张个人征信牌照发放后,除了央行征信中心,其他任何机构都不能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前述征信机构人士表示。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也对记者表示
麦田怪圈
2022-03-14 02:59:45 回复
个人征信报告查询服务。“试点初期应该可以(从事个人征信业务),但理论上,首张个人征信牌照发放后,除了央行征信中心,其他任何机构都不能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前述征信机构人士表示。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也对记
恶魔的宠爱
2022-03-14 08:55:09 回复
告的资格。前期还管理过深圳个人征信系统,主要是给银行提供个人征信报告查询服务。“试点初期应该可以(从事个人征信业务),但理论上,首张个人征信牌照发放后,除了央行征信中心,其他任何机构都不能从事个人征信业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