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77 | 评论:3
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由保证人监督其遵守取保候审有关规定,并保证其不逃避相关诉讼活动的方式。它是与保证金担保并列的一种取保候审方式。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了保证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在司法实践中,除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外,选择保证人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保证人是否有意愿担任保证人。
自愿保证人能够很好地履行监督保证义务,保证人应当出具自愿保证。防止不愿担任保证人的人被指定为保证人,不得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力支付保证金而随意指定保证人,使保证人成为保证金担保的灵活替代物。如果没有人能缴纳保证金,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措施。
第二,担保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监管和担保能力。
保障义务除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使其不逃避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外,还应当对其进行必要的守法教育,督促其认罪悔罪,配合相关诉讼活动的开展。因此,保证人应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行为能力、语言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三,保证人与被保证人的关系是否密切。
保证人应是与保证人关系密切的亲属或与保证人关系密切的同学或朋友。这样,一方面方便了对保证人的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保证人对再次犯罪的关注,不会轻易再次犯罪。
第四,担保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社会信誉好的担保人在被担保人面前会有较高的威信,获得被担保人的信服,有一定的监督、管理和教育作用。禁止使用有缺陷产品记录的人作为担保人。
第五,为了充分发挥保证人的保证功能,可以采用双保证人。
这样既能更有效地履行担保义务,强化担保力量,又能让保证人相互督促。不履行保证义务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了保证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和不履行保证义务的法律责任,最高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有相关规定。
关于保证人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年版)》主要规定在第五章强制措施中。
特别声明:转载仅供学习交流。想看详情请买正版书。
意见来源于:杨万明、姜启波、周家海副主编《新刑事诉讼法司法适用问题解答》,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刑事处,人民法院出版社,第144页。
本文标签: 刑事保证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与你最近的营养师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归去来兮
2022-03-14 10:43:34 回复
人的保证功能,可以采用双保证人。这样既能更有效地履行担保义务,强化担保力量,又能让保证人相互督促。不履行保证义务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了保证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和不履行保证义务的法律责任,最高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寡妇缘
2022-03-14 06:48:23 回复
当履行的义务和不履行保证义务的法律责任,最高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也有相关规定。关于保证人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年版)》主要规定在第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