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52 | 评论:1
北京二中院准确把握改革试点精神,坚持提高审判效率,充分发挥二审在有效终审和解决纠纷中的作用。针对独审制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充分发挥系统约束和大数据监管优势,做好全程监督管理。既充分下放独任法官权力,确保制度活力释放,又坚持底线思维,强化二审独任的监督制约,确保当事人“安心”,法官“安心”。
试点改革以来,该院以二审独任审判制度审理案件4491件,申请率从试点之初的5.1%稳步上升到目前的38.4%。发改率处于合理范围,案件信访率低于全院平均水平。
2020年1月21日,市二中院首次适用独任审理的案件。
2020年3月30日,市二中院组织召开司法改革推进会,部署民事诉讼简易化改革。
加强源头管理,确保“人”与“案”的适应
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信任感和获得感,北京市二中院在试点启动时就确立了“人”与“案”源头管理的改革思路。
“二审专属制度是在民商事案件繁简改革基础上的诉讼制度重大突破。只有抓住这个逻辑起点,循序渐进,飞行员才不会偏离方向。因此,在试点之初,我们就严格把握案件适用条件,准确认定适合独任审判的二审案件,确保‘简单案件快审,复杂案件慎审’”,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毕东立说。
疫情期间,使用“云”法庭单独开庭。
办案。准确认定可以适用二审专属制度的案件,是改革的关键一步。为此,该院制定了《民事二审案件独立审判适用标准》,建立了以系统认定为主、人工认定为辅的二审独立案件甄别机制。即系统自动识别一审简易程序案件和“三审案件”,同时配备“4初筛+1复核”的简单复杂案件审判人员队伍。在排除不适合独任审判的案件的同时,重点标注劳动争议、买卖合同、民间借贷、房屋租赁合同等适合独任审判的案件,确保能够快速分配给独任法官。
二中院下发的繁简文书。
选择一个“人”。本院干部部主任田海燕认为,“二审独立制的适用对法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法官克服工作惯性,因此人的因素非常关键”。为此,该院组建了独立团队嵌入普通团队的“双模式团队”,便于独任审判和“独立过渡”后迅速组成合议庭。在团队人员配备方面,法院要求所有单身法官均具有不少于5年的审判工作经历或不少于3年的相关案件办理经历,确保人岗相适,以老带新。
加强流程管理,打造闭环监督
“改革刚部署的时候,专属制度的适用率并不高。传统上,合议制适用于二审案件。改革后由法官审理案件,意味着个人承担全部审判责任,法官或多或少有些顾虑”,本院第三人民法院院长葛洪说。“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高效的审判程序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法官越来越有信心,也越来越有动力申请。”
严格控制“程序关闭”。坚持庭审当庭原则,非庭审当庭除外。该院详细列出了独任二审案件不审的5大类26项标准。在庭审中,实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相结合,强调在法官的主持下,各方从整体上呈现证据展示、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并对论点进行讨论和质证。在独任案件审理过程中,要加强法庭调查和法庭询问,改革法庭询问和调查环节,确保对案件事实的有效调查。
严把审关。为了统一裁判尺度,让法官在法律适用上更加“桌下”,本院专业法官会议工作规则规定,“独立法院认为需要提交讨论的”案件,可以提交本院专业法官会议讨论。对于独任法官有疑问的案件,可以通过专业法官会议集思广益,保证案件质量。
严把“出境关”。为防止随意“独立转入”造成程序空转入,本院采取院长决定“独立转入”的方式,即独任法官认为应当由合议庭审理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变更审判组织,由合议庭作出转换决定,必要时由院长参加此类案件的审理。二审独任制改革试点以来,共成功转换案件505件。
二中院出具了“自主移送”的第一份裁定书。
该院立案庭法官王乐妍今年用独任制审结案件252件,他说,“目前二审独任制在绩效考核、解决法律适用分歧、审判方式改革等方面的配套机制比较完善,使法官打消了原有顾虑,适用起来更方便,确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我个人可以审结800多起案件”。
王乐妍的法官适用独立审理案件的制度。
王乐妍的法官因采用独任制审理案件而获得一面旗帜。
信息化助力,监管不留死角
为避免二审单独责任异化为“走程序”“走过场”,消除当事人“二审依旧常态”的疑虑,该院从智能办案辅助和判决结果监督两个方面加强了对判决结果的监督管理。
该院办公室副主任李跃洲表示,“针对独任法官日益增长的咨询需求和分散化的管理监督,我们在独任法官制二审中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审判系统,为独任法官提供‘外脑’支持”。目前,该院联合多家大数据公司研发的“智能审判系统”已总结出19个案件的900多个关键要素,为法官提供案件、争议焦点、风险点、指导性案例等关键数据推送和提示。独立团队使用该系统推送典型案例63次,推送类案例43次,生成文档53次。
此外,该院还探索建立了“智能偏差分析与监督”。“我们重点对5年来适用二审独任制的13类案件的发改率和维持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制定了各类案件二审独任维持率的合理数值范围”。该院审计局局长汪国才说。“智能偏差分析与监督”将按季度自动监测对比并及时预警,对发改率和维护率异常高或异常低的评委进行提醒。
某公司代理律师唐国喜说,“以前法院开庭后需要合议程序,很少当庭宣判。没想到开庭后就收到了终审判决。独任制程序严谨,结果公正,效率加快,希望增加独任制对简单案件的适用。”
资料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李
本文标签: 法官为什么怕第二次开庭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李喜林篮球绝杀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爷是黑户
2022-03-12 20:44:48 回复
和提示。独立团队使用该系统推送典型案例63次,推送类案例43次,生成文档53次。此外,该院还探索建立了“智能偏差分析与监督”。“我们重点对5年来适用二审独任制的13类案件的发改率和维持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制定了各类案件二审独任
落日映苍穹
2022-03-12 22:44:11 回复
”。“我们重点对5年来适用二审独任制的13类案件的发改率和维持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制定了各类案件二审独任维持率的合理数值范围”。该院审计局局长汪国才说。“智能偏差分析与监督”将按季度自动监测对比并及时预警,对发改率和维护率异常高或异常低的评委进行提醒。某公司代理律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