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05 | 评论:2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朱超
四年来,共完成立法任务134项,其中法律法规52项,修改57项,废止25项。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地方立法成绩单。成绩的背后,是山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为实现地方立法“小切口、有特色”的不断努力和积极探索。
当前,山西省正处于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山西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立法紧紧围绕大局,这是山西立法工作的重要原则。
“本届山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紧扣全面改革进程,抓住立法机遇,着力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完善立法机制,拓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加强法规调研论证,积极推进‘小切口、有特色’立法探索实践,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的实施功能、补充功能和探索功能。立法工作的特点是量大、节奏快、效果好。”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郭迎光说。
紧跟改革的步伐
在全省大局中谋划,加快构建适应转型和综合改革的法规框架,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山西省地方立法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山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山西转型综改大局、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制定了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地方性法规,解决实际问题。
2017年2月25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正式挂牌。示范区担负着为山西综合转型改革先行先试探路的重大任务,是山西深化综合转型改革的主战场和引擎。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需要改革现有不适应的体制机制,迫切需要通过立法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和要素瓶颈,确保转型综改试验区在法治框架内有序推进。
综合改革立法的转型,始于示范区的“授权”。2017年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行政事项的决定,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推广转型综改示范区授权经验的决定,出台开发区条例,打出一套立法服务转型综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
以此为“上石”,紧跟改革步伐,山西省相继出台了大量地方性法规,约占新制定法规的一半。这些规定大多是针对具体改革问题的。
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政府职能的一次重大转变。对于一直饱受“一煤独大”之苦的山西省来说,这项改革尤为重要。2019年5月30日,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规定》。这是山西省首次出台创新性地方立法,标志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成果在立法层面得到确认,并得到推广和拓展。
围绕转型发展,山西省先后制定了一批针对性强、适用于具体事项和具体工作的法律法规,如一封管审批条例、政府数据管理和应用办法、保障和促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措施等。此外,还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对外投资、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等激发市场活力的法律法规,以及大数据应用、健康医疗产业等促进产业转型的法律法规。为了帮助山西实现从“煤老板”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我们作出了支持和保障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
如今,这些专门为山西量身定做的地方性法规在实践中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进一步发挥立法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注重有效利用
对一部高质量的地方立法的评价,不是看它是否“大而全”,而是看它是否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诉求,是否能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
社会治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山西省人大一直聚焦民生和社会治理,坚持“一事一议”。迫切需要先立立法,以“小切口”立法解决大问题,有力推动了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创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5月,山西省出台了禁止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专门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解决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问题的省级地方性法规。以维护权益、规范管理为重点,制定了首个省级警务辅助人员条例。制定家庭暴力防治办法,修订禁毒条例,打通法律实施的“最后一公里”;一个月的时间做出禁止野外用火的决定,防止和制止食物和饮料的浪费,等等。
“人们都说山西很美。”为建设美丽山西,近年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修订了《大气、水、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发布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条例》和《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决定》,制定实施了《两山七水一流域保护三年立法规划》, 制定汾河保护综合条例,启动湿地、泉水保护立法工作,开展吕梁山、太行山保护条例立法论证。 以沁河流域为试点,指导设区的市开展协同立法,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条例为先导,其他法律法规配套的“全省一盘棋,大保护共进”的法律体系。
山西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不朽的文化遗产。作为革命老区,这里有大量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遗址。近年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肩负立法保护红色文化遗址和文化遗产的责任,率先出台了省级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根据“真实性”和“烟火性”原则,修订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制定传统村落和山西老陈醋保护条例,启动《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修订工作,坚决保护和传承山西五千年文明留下的丰富文物。这些地方性法规带有浓厚的“山西味”,突出了山西的地方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高度重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法律,制定修订了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慈善事业促进、家庭教育促进、殡葬管理、志愿服务、公民献血等直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法规。,还启动了《见义勇为人员保护和奖励条例》的修订工作。通过立法,起到了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倡导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注意实施效果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在提高立法质量的同时,坚持把检查监督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放在与立法同等重要的位置。
为了加强立法和法规的宣传,将建立法律新闻发布会、法律事务委员会法律事务委员会发言人和法律宣传和实施促进会制度。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宣传立法安排和进展,解读法律法规内容,让人民群众熟悉法语、法语。
为实现对现行有效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全面、常态监督,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建立了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制度。执法单位应当每年向常务委员会作出自查报告或者定期报告。自查报告主要针对实施1年以上不满2年、与上位法制定修改或政策调整后不一致、主要内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其余法律法规定期分批上报,主要反映当年法律法规实施的总体情况、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情况、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上位法和政策的变化情况、相关意见和建议等。
“适应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在法律法规的适用和运用上做出更大努力。我们将继续以‘立法真正解决问题’为努力方向,不断探索、完善和加强山西省地方立法工作。”郭迎光说。
本文标签: 山西省法律咨询电话12348收费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文科de新浪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秋月凉风
2022-03-12 00:00:22 回复
0年5月,山西省出台了禁止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专门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解决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问题的省级地方性法规。以维护权益、规范管理为重点,制定了首个省级警务辅助人员条例。制定家庭暴力防治办法,修订禁毒条例,打通法律实施的“最后一公里”;一个月的时间做出禁止野外用火的决定,防止和
请叫大哥
2022-03-11 22:15:32 回复
上不满2年、与上位法制定修改或政策调整后不一致、主要内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其余法律法规定期分批上报,主要反映当年法律法规实施的总体情况、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情况、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上位法和政策的
污浪子
2022-03-11 18:24:04 回复
办法》修订工作,坚决保护和传承山西五千年文明留下的丰富文物。这些地方性法规带有浓厚的“山西味”,突出了山西的地方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高度重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法律,制定修订了红色文化遗
傲娇王子
2022-03-11 18:10:52 回复
督,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建立了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制度。执法单位应当每年向常务委员会作出自查报告或者定期报告。自查报告主要针对实施1年以上不满2年、与上位法制定修改或政策调整后不一致、主要内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