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62 | 评论:2
2021年10月23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某些群体来说却是晴天霹雳。
据宾阳县官方消息,南宁、广西、张贵良等已注销宾阳籍69人。
(宾阳县司法局文件)
这意味着这些人现在正式成为黑户了。
那么,他们犯了什么重罪?撤销注册这种处罚方式值得用吗?
要乌鸦,还是便宜了这帮家伙,因为这帮家伙真的在昧良心的道路上彻底走向了黑暗。他们干的缺德事就是电信网络诈骗!
这次根据该县通告中的信息,可以得到以下信息:这69人目前滞留在缅北地区,应于2021年10月30日前回国,并在抵达前7天内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报到。
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依法免除处罚。
但这69人显然属于死心塌地、一意孤行绝不悔改的顽固罪犯。真的是因为这个,他们才“喜欢提”取消户籍的处罚。
此外,不仅账户丢失,名下各种银行卡、手机卡被冻结,至少五年内无法续费,甚至非银行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也无法续费。
更可悲的是,因为这些家伙自己犯了罪,他们的直系亲属参加公考、入党、参军的权利也被限制了。
他们辛辛苦苦用非法资金建造和购买的房屋也被没收或拆除。不仅仅是宾阳,最近国内很多地方都发布了类似的通知,都与滞留缅北的人员有关。
这次对这个电信网络诈骗集团的打击力度是空前的,而且还是一锤难下,算是一锤打一锤。
但在中缅边境的另一边,却上演着另一场反方向的荒唐闹剧——在北起西藏,南至云南的2185公里边境线上,在任何一个口岸或便捷通道,都能看到一大群人叫嚣着“投降”。
但是因为抗疫的需求,加上中方一侧隔离点的接收能力有限,每天只能允许不到150人过境,导致这些人短时间内无法自首!
成千上万的人不得不聚集在缅甸北部去自首。
事实上,最近备受关注的云南瑞丽的防疫压力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他们。瑞丽市官方称,海外归国人员持续输入病例,近期阳性率持续在20%以上。
更可笑的是,为了尽快回国争取宽大处理,很多人不惜到处找爷爷告奶奶。于是,无处不在的黄牛实际上为这些诈骗分子做了生意,“插队回国,高价插队,绿色通道”等垃圾广告充斥着缅北华人圈。
如果这样的场景不是来自权威官方媒体,crow还认为这是又一个恶意编织段子的无良营销号。
要知道,就在今年年初,缅北还是无数犯罪集团的“天堂”。最后发生了什么会让这些亡命之徒急于投降?
1事实上,电信诈骗是一种很晚才出现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对“电信”的定义是指“利用有线和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以任何形式传递、传送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信息的活动”。
换句话说,电信天然具有的技术属性和非接触属性,使得电信活动跳出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
但“电信网络诈骗”一词并不是学术权威认可的词汇,而是中国警方和社会各界在侦查特定一类案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称谓。
这种新型犯罪是通信技术发展的副产品。2000年左右首次出现在中国省,2006年左右开始向中国大陆和东南亚转移。
其中,毗邻省的福建受灾最为严重。
是福建省在2007年首次办理此类诈骗案件时提出了“电信诈骗犯罪”的概念。
但由于法律文件中没有正式明确的规范,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在事实上确认了“电信诈骗”会作为诈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进行定罪处罚。
直到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9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电信网络诈骗”(以下简称“电信诈骗”)才真正出现在正式的法律文书中。
虽然学界和新闻媒体对此类犯罪的表述一直不统一,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但一般来说,只要符合以下三点,就属于“电信网络诈骗”:
一是以电信技术为载体进行诈骗;第二,罪犯与受害者之间没有实际接触;第三,在犯罪过程中,被害人因误会自愿处分财产。
早期的电信诈骗在省地区被称为“电信诈骗犯罪”,在90年代省省短信功能出现后几乎同时出现,犯罪分子冒充警察、高管、名人等身份,发短信、打电话骗取受害人钱财。
到了2000年,省电信诈骗猖獗。与此同时,为躲避打击,岛内诈骗团伙开始选择对岸福建等地实施诈骗,并在当地招募团伙成员,形成了以同乡亲友关系为主的新型诈骗集团。
之后省厅“警察当局”和电视媒体不断向民众普及防骗知识,开通“165防骗咨询专线”等等。
省省厅“警政署”数据显示,2005年4月以后,破案率逐年上升,对岛内群体实施电信诈骗难度越来越大。让省的犯罪集团开始瞄准大陆居民作为诈骗的主要对象。
其中,集团高层和领导主要来自省,但下线人员多来自福建,其基地一般位于省省和东南亚。到了2007年,电信诈骗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蔓延,mainland China的诈骗团伙开始壮大,逐渐盖过了省诈骗团伙的风头。
特别是2008年以后,由于伪基站、来电号码修改、即时网络通讯工具、网络电话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不法分子开始冒充电信服务商,声称受害人身份信息泄露导致银行账户资金风险,要求其转账。
这种诈骗逐渐将电信诈骗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相结合,正式呈现出“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动向。
2010年后,随着QQ、微信、微博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通讯社交软件的普及,电信诈骗迎来了野蛮生长期。
各种诈骗团伙甚至招募“专业人士”。负责专制的写剧本、故事、图片,并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份特征量身定制,防不胜防,形成“杀猪盘”。
最常见的借口包括但不限于婚恋平台、传销诈骗、慈善捐赠诈骗、资产解冻诈骗等等。......
上述全新的技术手段让诈骗“魔高一丈”,越来越难以识别。
当然,中国警方一直在加大打击这些犯罪活动的力度。从2013年开始,大陆警方开始与省警方合作,福建、广东、琼海等地警方与省警方开展联合行动,破获多起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迫使各种团伙逐渐逃往偏远的西部内陆省份和境外。
对此,中国警方趁热打铁,在2015年前后,与其他和地区的执法机构展开联合行动。登陆抓捕的地区从东南亚扩大到西亚的亚美尼亚、东非的肯尼亚、南欧的西班牙。
2013年至2015年,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1.5万起,打掉犯罪团伙1.6万个,摧毁犯罪窝点1.7万个,查处违法犯罪人员14.6万人。
公安部组织境外跨境打击行动64次,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30多个追逃,取缔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窝点21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159名。
特别是2017年以来,我国公安机关开展了多次“长城”行动、“利剑”行动等大规模跨国抓捕行动,极大打击了电信诈骗犯罪集团的嚣张气焰。
经过一系列重拳打击,到2018年,针对中国公民的电信诈骗案件数量明显下降,犯罪分子的猖獗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暂时遏制。
(押解藏匿在国外的诈骗嫌疑人回国)
谁能想到不到一年,电信诈骗又卷土重来,势头如前空。
这一切罪恶都发生在开篇提到的缅北。
2在很多关于雇佣兵和缉毒的网络小说和影视剧中,缅北被描述成一片混乱,枪林弹雨,但这里却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冒险之地,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玩出自己的世界。
然而,现实中的缅北绝不是探险天堂,而是因为复杂的历史政治因素,充斥着混乱、犯罪和杀戮。
“金三角”除了众所周知的毒品问题,还有各种缅甸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简称“地方武装”),常年笼罩在战火之中。
总之,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想尽量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但对于电信诈骗集团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处理思想的“天堂”。
由于缅北长期处于军阀割据状态,各种民间和军事组织、反政府团体和政府军盘根错节,成为独立于中国政府和缅甸政府的利益集团
,在该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军政合一”的民族政治体系,衍生出相对独立的社会制度和管理方式。此外,缅北和缅中的军民控制区因为自治问题长期不和,各方冲突和混战不断,当地无法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导致缅北治理缺乏现有的规范约束,即规范真理空。
更何况在犯罪集团眼中,缅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北部与缅甸和中国接壤的地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没有天然屏障,很多界碑和界桩甚至只有一条马路之隔,出入境监管难度极大。同时,当地民众和地方政府对边境管控极为松懈,往往“有边无防”,与中国“有边无防”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难以对中缅边境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点是,缅甸政府没有和中国签署引渡条约。更棘手的是,缅北掸邦由民间和军方势力控制的四个特区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选择消极对待甚至“坐视不管”。
原因在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此外,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国际社会的禁毒要求,采取了较为高压的态势推广替代种植。虽然成功遏制了毒品的蔓延,但当地很多农民失去了经济来源,经济基础更加薄弱。
在缅甸14个省州中,面积最大、人口第三的掸邦,GDP仅排第七。另外,缅甸中央政府对这些地区的态度一直是强压制、封锁弱化,这使得缅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存逻辑。
为了得到军费自保和经济发展的资金,不惜铤而走险,让非法产业在我们辖区内短期敛财。
掸邦第一经济特区果敢前主席彭家声曾在推动当地博彩业合法化时直接提出“你帮我发展,我帮你致富”。
正是因为缅北的经济长期依赖于各种“邪恶”产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黑色非法经济圈,当地民众组成的特区政府基本不可能自发清理这些非法活动。
早些年,在中国政府的压力下,缅北各地积极配合禁毒和替代种植,却千方百计为其他非法活动提供便利,极大地吸引了中国各地的诈骗团伙“转移”到缅北发展。
(缅北赌场)
对于本地人来说,各种跨境诈骗行业相对于实体行业来说,无疑来钱更快,这种可以快速积累财富的赚钱新方法很难轻易放弃。
更何况缅北的地方法律几乎是空白。以果敢为例。直到2019年1月20日,果敢特区基本法(草案)才起草完毕。
在此之前,连基本的刑法都没有!即使是杀人放火的案件,也是按照传统的民俗,即“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理论来处理的。
甚至死刑也往往是由负责的警察局长和警员自己决定,直接“当场执行”,不考虑是否错杀。基本的法律条文都是在空白条,更何况电信诈骗犯罪,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境外诈骗团伙在缅北聚集。据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到2021年年中,中国警方至少查获数十起特大电信诈骗案件,从宁夏到湖北再到福建,覆盖中国大部分省份。
而这些案件还涉及到另一个可怕的犯罪事实:缅北雇佣骗局!3“这是缅甸的北部,我在那里长大。欢迎来到我的世界,精致的小公主。”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刷短视频平台的朋友,
前段时间,你可能刷到了上面那些用做作油腻的男声念出来的句子。没错,这就是犯罪团伙为了宣传缅北打工的软而炮制的。缅北当地经济、文化、教育落后,使得犯罪团伙无法招募到足够多的“员工”来进行这种“高科技”的犯罪活动。于是,他们把邪恶的手伸向国内渴望出国打工赚钱致富的青年男女。
很多人听信了去缅北打工致富的谣言,去了缅北加入诈骗组织,传销的发展进一步诈骗更多的人偷渡过去从事犯罪活动。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选择沉沦其中,而另一部分不愿沉沦的人则饱受炼狱之苦。
有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个从缅北逃到广西柳州的年轻人。
据他回忆,当时是2019年,因为家庭投资失败破产,整个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他在看到缅北招工的广告后,凑钱去了云南边境,跟着偷渡者偷渡到缅北。
没想到,
一到所谓的“公司”就被软禁,所有人都被关在大院里。有当地人拿着枪在外面看着。此时,有的人已经在忏悔了,却被“老板”告知要交两万块钱。没钱就要先做三个月,承诺利益利诱。
无奈之下,所有柳州小伙只能硬着头皮开始“打工”还债。
一上班,小伙子就发现不对劲。他要扮演一个和所谓“富婆”聊天的高富帅男人,还要进行专门的演讲训练和备用图片进行自我包装。最后以结婚为目的建立“恋爱关系”后,诱骗其将钱投资到一个“投资/股票”平台,直至全部吃光。
让男生惊讶的是,很多女生都相信这些低级的谎言,愿意投钱。
他的广西办事处(按户籍划分)一个月骗了100万,属于“业绩”极差,隔壁“业绩”排名第一的福建办事处骗了1000万...干了一个月,男孩和他一起来的朋友不想再干了。当他们要求回家时,“老板”很凶,马上把“赎回费”的价格提高到5万元。男孩说没钱后,荷枪实弹的保安像恶鬼一样扑向他,铐上几个人,
把他们关进老鼠蟑螂横行的猪圈,几天不准出门,只期间,他看到其他“同事”被关在监狱里,有几个被皮鞭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一问才知道,这些人逃跑后被抓,其实是当地军民充当他们追捕者的“雇佣军”!
柳州男孩是幸运的。他因朋友关系知道“老板”在中国的地址,并以此与“老板”讨价还价,“威胁”他在中国的家人,如果他出事就会遭到报复。
最终,男孩“只”交了1600“赎回费”,就被放了回去。
然而,其他去缅北工作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公民与法律》杂志(2021年5月)记录了更多缅北农民工的悲惨命运。
20岁出头的萧冰和小林(均为化名)被骗到缅甸北部打工。最后发现他们在搞电信诈骗,试图和同伙逃跑,被折磨得极其残忍。
这名士兵目睹一名同伙逃跑被抓后,当场被砍断两根手指,后脑勺被螺丝刀划了2厘米,血流了一地。
小林目睹了一个18-19岁的贵州少年逃跑被抓,被长时间用电棍殴打,导致大小便失禁。最后向家人勒索10万“赎身费”才免于被杀。
更可怕的是,就算不跑路,在那里也不是996和007的问题。如果你的表现不达标,你也会被打。如果你在底层,你会被扔进黑暗的房间,甚至被关进地牢。还会被要求缴纳所谓的“管理费”,过着奴隶般的悲惨生活。更别说,在你被虐到死的时候,你也赚不到钱,还“欠”着老板。
最终,这名士兵在被困90天后,看到了合适的逃生机会,利用自己当兵时学到的野战战术生存技能,在山里躲了几年,终于脱险。而小林就没那么幸运了,在交了6万赎回费后终于被释放。
以上三人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更多血腥残酷的重口味案件,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缅北地区打击电信诈骗集团难度大,一直是地方政府头疼的问题。
最后,在尝试了各种方法后,说服成为了相对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中广西宾阳经验丰富。2009年以来,宾阳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从事电信诈骗活动,其中不少人发了横财。
自2010年以来,本地网络欺诈的规模一直在增加。一周内一度有1亿资金流入宾阳银行。从2013年开始,公安部对宾阳进行了深入调查,当地政府为了自己的声誉,也下了很大力气进行整治。
包括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些强硬措施。
之后,全国其他地方也陆续出台了类似的劝返措施,并定期公布相应的人员名单,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劝返运动。
因为正好赶上缅甸疫情爆发,很多滞留人员出于对自身生命和家人的担忧回国,这也是造成口岸大量人员“排队回国投案自首”的一大因素。
另外,因为疫情,缅北地方政府终于不能继续装聋作哑了。
疫情导致当地大量工厂、店铺倒闭,人员聚集的电信诈骗窝点带来的收入大打折扣。与此同时,
由于与缅甸中央政府的敌对,当地的民间武装无法从中央政府获得任何援助,包括疫苗、防疫物资等,都要依靠中国的援助。(中国医疗队援助西澳)
权衡利益后,一部分人改变了之前的态度,也将这些团伙赶走,并积极协助中国政府引导这些人通过边境口岸回国投案自首,同时加强边防警卫力量,防止犯罪分子偷渡回国。
在这种高压态势下,绝大多数人决定自首以求宽大处理。但总有少数顽固分子打算抗争到底。
这些人的代表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那69个户籍被注销
被官方认定为“社会死亡”的人。尾声看到这里,恐怕有人会对这些诈骗犯的遭遇产生一些同情。他们觉得自己也是“同胞”,日子也不好过。我们应该“宽大”。
而且,必然有人指责“取消户籍”、“墙上喷字”、“限制孩子考公务员、参军、学区资格”“太人性化”,没有“人权”。
对此,乌鸦不做声明,只想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措施是否合适的问题暂且不谈。首先,被骗去缅北打工的受害者当然需要同情,但是主观作恶的团伙头目、高级管理人员、犯罪分子从一开始就有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钱财的想法,这种人是不能洗白的。
(依法拆除电信诈骗分子用“赃款”搭建的违法房屋)
如果说他们“可怜”,那些被骗得血本无归、家破人亡的受害者难道不可怜吗?另外,虽然大劝返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只是说明目前电信诈骗得到了遏制,还很难说会不会卷土重来。
毕竟世界很大。
最新消息显示,缅甸北部许多高层诈骗集团已经开始向更远的地区转移,包括高加索地区的格鲁吉亚。
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这一阶段的“大劝说”虽然大获全胜,但离最终胜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吴,:两岸电信诈骗犯罪的演变规律及打击机制的完善[J].青海社会科学
熊琼,张颖: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两岸刑事司法协助新探——以跨境电信诈骗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
向群,刘玲:当前涉台电信诈骗犯罪的困境与对策:以云南省为例[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周信:《广西警察学院学报·缅北民族地区跨境诈骗及其治理》,第34卷第21期,2021年
公民与法律:男人去缅北淘金,却被拘留殴打...
陈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跨境合作研究
环球网:省诈骗嫌疑人:我肯定知道,如果在大陆试,我会......
三联生活周刊:我在缅北当黑人工人的日子
南方周末:缅北电话劝返:回国,“黄牛”插队,多国政府赴云南督战。
中国新闻网:69人拒绝回国注销户口。
本文标签: 团伙电信诈骗律师能改成帮信罪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浪花上的火花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过路友人
2022-03-11 16:10:47 回复
窝点1.7万个,查处违法犯罪人员14.6万人。公安部组织境外跨境打击行动64次,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30多个追逃,取缔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窝点21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159名。特别是2017年以来,我国公安机关开展了多次“
超级干饭人
2022-03-11 19:41:45 回复
名士兵在被困90天后,看到了合适的逃生机会,利用自己当兵时学到的野战战术生存技能,在山里躲了几年,终于脱险。而小林就没那么幸运了,在交了6万赎回费后终于被释放。以上三人的例子只是冰山一
请叫大哥
2022-03-12 00:12:58 回复
回费后终于被释放。以上三人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更多血腥残酷的重口味案件,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因此,缅北地区打击电信诈骗集团难度大,一直是地方政府头疼的问题。最后,在尝试了各种方法后,说服成为了相对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广西宾阳经验丰富。2009年以来,宾阳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从事电
我们床上聊
2022-03-12 02:50:38 回复
划分)一个月骗了100万,属于“业绩”极差,隔壁“业绩”排名第一的福建办事处骗了1000万...干了一个月,男孩和他一起来的朋友不想再干了。当他们要求回家时,“老板”很凶,马上把“赎回费”的价格提高到5万元。男孩说没钱后,荷枪实弹的保安像恶鬼一
帅到你羞愧
2022-03-11 19:01:34 回复
。此外,不仅账户丢失,名下各种银行卡、手机卡被冻结,至少五年内无法续费,甚至非银行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也无法续费。更可悲的是,因为这些家伙自己犯了罪,他们的直系亲属参加公考、入党、参军的权利也被限制了。他们辛辛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