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88 | 评论:1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报父仇,继而攻徐州。徐州陶谦失守,于是带领青州刺史田忌、刘备进入徐州攻君,当时刘备的兵马只有千余人,即使加上“千饥万饱”,也远不如装备精良、粮草充足的徐州军。
话虽如此,陶谦还是很重视刘备。不仅给他提供了落脚的地方,还派出了四千丹阳兵。当时的丹阳兵“武功高强,实力高贵”,是举世闻名的精锐部队。可见,陶谦的“见面礼”并不重。
那么,刘备到底有什么能力让陶谦如此重视他呢?难道真的如小说家所说,陶谦看上了刘备的“仁义”之名?
_陶谦(132—194年),字公祖
一、陶谦在徐州的情况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陶谦是一个“老好人”,所以他对刘备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罗贯中洋洋洒洒写了几万字,用“三租徐州”加深了陶谦的忠诚和刘备的仁义。
但是在正史中,陶谦的形象与小说中的大相径庭。
据《三国志·陶谦传》记载:“谦善:广陵知府,郎协虞照,名士徐方,忠直;曹洪等。,即使是恶棍,也要谦恭地放过他。刑失和,善与善常受其害,渐乱。”
按照汉代的“三互法”原则,地方官不应是地方士绅。因此,陶谦是扬州丹阳县人,而不是徐州人。然而,在汉末的乱世中,如果没有当地大亨的支持,陶谦不可能安全地统治徐州。
但从虞照、陈登等人的反应来看,他们并不欢迎陶谦的统治。更有甚者,宁愿东渡江东,也不愿接受的征服,比如著名的如东、吴大臣张昭。
以上_张昭(156-236年),字子布
据《三国志·张》记载:“刺史以毛之才为荣,(张昭)不该,妄自菲薄,以为其妄自菲薄,故拘之。余俯下身去施救,以免被它撞伤。汉末徐方百姓避难养土,赵皆渡南河。”
显然,徐州士族不愿意与陶谦来往。那么陶谦做了什么让他如此不受欢迎呢?
归根结底,正史中的陶谦最崇尚武力,他的执政理念与徐州士族背道而驰。
在刘备入主徐州之前,此地外有曹苑虎视眈眈,有士族蠢蠢欲动,但陶谦仍能保持霸主地位。没有他,其军事实力不可小觑。
上图_东汉徐州和下邳的位置
除了丹阳精锐之兵,陶谦的势力还包括以臧霸、下皮蓉蓉、雀轩为首的泰山盗匪。然而,这些人大多是臭名昭著的亡命之徒。
臧霸在清徐之间杀且逃,当时被称为“泰山盗匪”;鞠荣是陶谦老乡。他虽然一心向佛,却经常背信弃义,滥杀无辜。广陵太守于,为其所杀。阙宣越权,自称“天子”,一度“与陶谦联手”,言辞激烈,难以控制。
因此,与其说陶谦是徐州的主人,不如说他是“土匪头子”。东汉士族传承诗礼,学儒研经,对武人有很多见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比别人更有闯劲,以实力为主导”的陶谦融入徐州的名门望族?
上图_刘备(161-223年)
二、刘备在学界的知名度
与陶谦不同的是,此时的刘备虽然身无分文,但在文人中却享有很高的声誉。换句话说,陶谦虽然得不到士族的支持,但他可以用刘备作为“润滑剂”来缓和与徐州士族的矛盾。
就像未来的江东政权一样。孙策曾经屠戮江东好友,导致当地贵族无比排斥孙氏。但在著名儒生张昭和贵族世家朱智的斡旋下,孙权成功地与江东士绅达成了合作关系。
这个道理也是陶谦接受刘备进入徐州的主要原因。那么,为什么一度被誉为州里“吴用”的刘备,在士族圈里却颇有名气呢?
这显然离不开刘备的老师。据《三国志·我主传》记载,刘备虽然“不太爱读书,喜狗、马、乐、美服”,却师从大学者鲁直,成了和公孙瓒一样的人物。
以上_公孙瓒(?—— 199年),字伯贵。
公孙瓒年长,刘备“待其如兄”。有了这层关系,刘备才得以在幽州、青州立足。后来刘备生活在平原,和百姓同吃同住,小有名气。就连孔融也向他求助,“以义之名,可以救人一命”。
俗话说“孔文举有别样的名字”孔融不仅是孔子的嫡系传人,也是当今文坛的领军人物。孔融的倾慕,加上深厚的师生情,刘备结识了一些赫赫有名的英雄,比如郑玄(门),颍川名门陈济,下邳名门陈登。
常渠《杨桦国志》引用诸葛亮的话:“先帝(刘备)还说我在陈(姬)和郑(宣)康成身边,每次看到文告,都知道治乱之道,却从来不说。”
刘备能够应付陈济、郑玄、孔融等人,并“告天下”,行追悼之礼,可见他已成为中原名士中的佼佼者。东汉时期,名人评价之风盛行,刘备得到众多“大佬”的加持,自然让他在短时间内扬名中原。
正因为如此,陶谦才会想尽办法拉拢刘备。一方面,刘备名气大,名声好,在士林界颇有威望,可以帮助陶谦与徐州士族斡旋。另一方面,公孙瓒和陶谦是军事盟友,刘备师在公孙瓒麾下。他出身清白,路线开放,这让陶谦更加信任他。
以上_青州和徐州
三。优秀士兵和将军的组合
关于陶谦对刘备的接受,方世明在《三国志》中指出:
刘备缺精兵,却有号称“万人敌”、“熊虎将军”的关羽、张飞。陶谦虽然有丹阳精锐,却缺少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将军。如果他们合作,可以取长补短,有效抵御来自曹操的攻势。
事实上,陶谦并不是没有好人。从战绩来看,臧霸可能比刘备更合适。
据《三国志·臧霸传》,”(臧霸)骁勇善战。黄巾,霸从陶谦破之,拜骑都尉。于是我们撤退到徐州,与孙关、、等聚集在一起。,且一马当先,扎营开阳。”
臧霸从镇压黄巾军开始,证明他有一定的战斗力;投降后,臧霸、孙关等人策马奔驰在清徐之间。即使曹操平定徐州,他依然“割据清、徐两州,交托霸”,可见的实力和手段都是天下一流的,完全可以独善其身。
上图_黄巾起义,义旗上写着“太平道”(张角)
反观刘备,虽然早年以“武勇”著称,但在征服黄巾军的过程中却屡遭重创。要不是他的老朋友,他们也不会幸免。得到陶谦的“资助”后,刘备虽然比马壮,但仍不是曹操的对手。
注:见《三国志·武帝史》:“(太祖)仍过谭,虚心差曹豹、刘备屯于董,求见太祖。太祖破之,再攻拔本相,残者太多。”
尽管如此,陶谦还是选择了“刘备不能安于现状”的刘备,而不是军事能力更强的臧霸。原因是此时刘备的“仁义”之名更为陶谦所信任。归根结底,这还是和刘备在士林中的知名度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瀛洲海可更正/编辑:莉莉斯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县志》
由历史大学堂团队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标签: 武汉仁义律师事务所靠谱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法律news讯整理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债权的履行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潇洒先生
2022-03-11 19:03:35 回复
下,如何让“比别人更有闯劲,以实力为主导”的陶谦融入徐州的名门望族?上图_刘备(161-223年)二、刘备在学界的知名度与陶谦不同的是,此时的刘备虽然身无分文,但在文人中却享有很高的声誉。换句话说,陶谦虽然得不到士族的支持,但他可以用刘备作为“润滑剂”来缓和与徐州士族的矛盾。就像未来
栉风沐雨
2022-03-11 17:59:09 回复
吴用”的刘备,在士族圈里却颇有名气呢?这显然离不开刘备的老师。据《三国志·我主传》记载,刘备虽然“不太爱读书,喜狗、马、乐、美服”,却师从大学者鲁直,成了和公孙瓒一样的人物。以上_公孙瓒(?—— 199年),字伯贵。公孙瓒年长,刘备“待其如兄”。有了这层关系,刘备才得以在幽州
沙雕大咖
2022-03-12 02:11:13 回复
,他依然“割据清、徐两州,交托霸”,可见的实力和手段都是天下一流的,完全可以独善其身。上图_黄巾起义,义旗上写着“太平道”(张角)反观刘备,虽然早年以“武勇”著称,但在征服黄巾军的过程中却屡遭重创。要不是他的老朋友,他们也不会幸免。得到陶谦的“资助”后,刘备虽然比马壮,但仍
闯进妹妹的心房
2022-03-12 01:07:31 回复
他们并不欢迎陶谦的统治。更有甚者,宁愿东渡江东,也不愿接受的征服,比如著名的如东、吴大臣张昭。以上_张昭(156-236年),字子布据《三国志·张》记载:“刺史以毛之才为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