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其他 >> 正文
简介: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作。我们党始终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市乔峰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工作。我们党始终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市乔峰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抓人少,治安好”的“乔峰经验”。这是植根于中国文化、符合中国实际的有效社会治理方案,成为我们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创造的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和发展好乔峰经验,坚持和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赋予了乔峰经验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为我们更好地服务群众、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指明了方向。人民法院要坚持以Xi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 * *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乔峰经验”,围绕“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努力为民”

深入贯彻***法治思想,准确把握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高度,凝聚了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和对社会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乔峰经验”、推进中国特色一站式多维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

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道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乔峰经验”之所以历久弥新,充满生命力,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贯彻到基层治理的第一线。人民法院要牢牢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化解矛盾中发挥更大作用,形成内外联动、上下协调、有序衔接的多维纠纷解决格局,真正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 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社会治理效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和司法制度的巨大优势。

坚持以人为本。***总书记强调,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法治体系建设贯彻到反映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的全过程。人民法院要牢记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念,完善群众参与矛盾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创造更多依靠基层、发动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方式,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司法需求。人民法院的纠纷解决工作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一站式多维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参与者、直接受益者和效果评判者。

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是植根于中国文化、立足于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治体系。优秀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崇尚以和为贵。“乔峰经验”和“马锡五审判模式”是党领导人民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中国作为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推进法治,必须重视前端,预防疾病。人民法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弘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突出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为人民群众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服务。

坚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总书记指出,要规范群众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让老百姓遇到问题有个“找说法”的地方。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利益更加复杂多样。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应当履行分纷、惩恶扬善的职能;作为人民司法机关,也要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提供多元化渠道解决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人民法院通过和解调解公正高效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尽快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更好地维护长治久安和社会安全稳定。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放在前面。***总书记指出,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放在前面,推动更多法律力量在引导引导上发力。这是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诉讼是解决矛盾的必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人民法院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放在前面,推动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多车道”。加强诉讼与仲裁、公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制度,充分发挥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和网上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非诉化、线上线下联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

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指出专项治理要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人民法院要深刻把握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和演变规律,更加注重系统理念、法治思维和强基础导向,创新一站式多维纠纷解决的理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坚持综合施策、关口前移、开放融合、多元解决。充分发挥司法在提高基层法治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协调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坚持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双轮驱动。***总书记指出,要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推进繁简案件分离、轻重案件分离、快慢案件分离,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人民法院要把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作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司法改革赋能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通过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促进改革成果的系统整合,让司法改革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群众。推进“互联网加乔峰经验”创新实践,全面升级线上多元化纠纷解决和智慧诉讼服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模式,努力为人民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司法。

坚持把基础作为根本支撑。***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从基层抓起。人民法院要牢固树立强基础导向,推动司法重心下移、权力下移,积极融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坚持一站式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民法院建设相结合,不断提升基层司法能力、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健全覆盖城乡街道、乡镇、村的纠纷预防化解链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基层。

坚持集约融合、网上融合,推动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人民法院在* * * *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坚持和发展新时期“乔峰经验”,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一站式多维纠纷解决机制,遵循司法规律、引领时代潮流,显著提升了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水平,创造了中国独特的多维纠纷解决方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司法为民之路。

争端解决机制是什么性质(推进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管理争议源头的新方法。在党委领导下积极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推动人民法院将定点止争职能向纠纷源头和前端延伸。全国法院将触角伸向基层网格、企业园区和重点行业,广泛参与平安村(社区)创建活动。调解平台有序进村、进社区、进网格。“主场式”纠纷解决场所充满活力,农村优质司法资源供给更加丰富。人民法院在从源头上预防和调解矛盾纠纷中发挥着“前哨”和“堡垒”的作用。全国8429家人民法院通过入驻调解平台,在线连接综治中心、毛调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工会、妇联、镇(街道)、村(社区)等43033个基层治理单位,有效激活基层纠纷化解服务网格,使大量矛盾纠纷及时就地依法化解。

纠纷多元化解决取得新进展。加快构建“法院+”多元纠纷解决体系。与中央台办、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侨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知识产权局、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等合作,NPC人大代表、CPPCC委员、人民调解组织、行政调解组织、行业专家、律师学者、退休法律工作者、基层干部、网格员等纠纷解决力量已经广泛整合,形成优势互补、专家群结合、合力推进的多元共治格局,覆盖四级法院的行业专业调解资源库日益丰富。2021年,人民法院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分别达到6.3万人和26万人,诉前社会力量调解成功案件610.7万件,同比上升43.9%,远超同期全国法院案件数量增幅。

在线纠纷调解的新突破。在全球率先推出在线调解规则,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整合纠纷解决资源,实现四级法院100%适用率,有效打破地域壁垒和时间空限制,为群众提供同质、平等、全流程的在线纠纷解决服务。截至2021年底,人民法院网上调解案件超过2400万件,年均增长85.6%。网络音视频调解占比从2018年的0.2%上升到现在的27.5%,平均调解时间17天。86%的道路交通纠纷在线调解,调解成功率超过66%。平均每个工作日平台调解纠纷43000起,每分钟诉讼前成功解决纠纷51起。人民法院网上调解平台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成为中国法院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站式解决纠纷打开新局面。坚持为群众提供最好的场所和最便捷的纠纷解决服务,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纠纷解决能力持续增强。型调解室、速裁团队在全国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调审分离”机制改革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与多元化解矛盾改革有效衔接,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专业行业特色的多元化解矛盾品牌蓬勃发展。一站式纠纷解决涵盖劳动争议、道路交通、物业合同、医疗纠纷、证券期货、金融消费、银行保险、知识产权、民营企业、价格纠纷、华侨涉台问题等多个领域。人们解决纠纷的渠道更加丰富,纠纷解决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不断提高。2021年,全国法院一审民事案件52.5%采用速裁速审方式审理,比一审民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43%,真正做到了加速司法,解除人民的后顾之忧。

明确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一站式多维纠纷解决机制的显著优势。

新时代,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要求与日俱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质量生活,都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法院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更高层面谋划和推进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更好服务党和、人民、审判执行、社会治理工作大局。

立足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人民法院紧紧把握发展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党委领导下,积极推动一站式多维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公正高效解决经济金融、科技创新、民生保障、农业农村、国土住房、环境资源、数字治理等各领域纠纷。,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积极构建以诉讼服务为载体、多元化纠纷解决为主体的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诉讼服务体系,形成源头预防、非诉先行、多元化解决、复杂分流的分层递进式纠纷解决路径,高效化解矛盾,促进基层善治,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为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改善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人民法院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菜单式、集约化、一站式的纠纷解决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围绕“一站式”这一关键和“多元化”这一目标,推进纠纷解决服务从分散到集约、从单一到多元化、从现场到“掌上”、从传统到智能,努力为老百姓提供平等受益、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纠纷解决服务。完善覆盖城乡的诉讼服务机制,网上诉讼服务和12368热线服务24小时“不关门”。在全球率先实现跨域立案服务全覆盖,探索“夜间法庭”、“假日法庭”,解决群众诉讼中的急、急问题,极大方便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巡回审判,通过骑马法庭、汽车法庭、渔船法庭等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中去。,让所有人共享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服务。

立足服务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人民法院坚持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创造更高水平社会主义司法文明的高度来认识、谋划和推进一站式多维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推动与立案登记制、司法责任制、诉讼制度改革等改革成果系统融合,与智慧法院建设深度融合,深化司法质量改革、效率改革、动力改革,推进审判制度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统一,充分发挥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人民法院要真正学习和信仰* * * *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乔峰经验”,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一站式多维度纠纷解决机制成果,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而奋斗。

《人民日报》(2022年03月03日06版)

本文标签: 争端解决机制是什么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艺术空间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点评

  • 战场猛将

    战场猛将

    2022-03-11 21:56:07    回复

    民司法优良传统,突出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为人民群众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服务。坚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总书记指出,要规范群众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让老百姓遇到问题有个“

  • 夸父追日

    夸父追日

    2022-03-11 12:27:13    回复

    善覆盖城乡的诉讼服务机制,网上诉讼服务和12368热线服务24小时“不关门”。在全球率先实现跨域立案服务全覆盖,探索“夜间法庭”、“假日法庭”,解决群众诉讼中的急、急问题,极大方便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巡回审判,通过骑马法庭、汽车法庭、渔船法庭等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中去。,让所有人共享便捷高效的一站

  • 骄傲男人

    骄傲男人

    2022-03-11 14:25:27    回复

    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坚持一站式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民法院建设相结合,不断提升基层司法能力、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健全覆盖城乡

  • 申珍宝军

    申珍宝军

    2022-03-11 11:30:54    回复

    原来这样

  • 莫俊思玉

    莫俊思玉

    2022-03-11 11:30:54    回复

    哇/嚯/害/服了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

红际法律

法律信息科普法律知识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推荐文章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19(房屋装修合同样本怎么写?房屋装修的具体流程?)
  • 合同专用章有编号吗(注意!漯河老俩口被骗)
  • 合同专用章需要备案吗(2022年办理刻章备案都需要什么材料?)
  • 合同专用章样式(最高法院民二庭:关于四个公章实务问题的解答)
  • 合同专用章图片(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各印章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财务章、公章、合同章、发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 合同专用章尺寸大小(行政管理:企业印章管理暂行细则(中小企业适用))
  • 合同专用章电子章制作(「放心签」合同电子签章怎么弄)
  • 房屋装修合同简单范本(房屋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21(房屋装修合同(简单)模板)
  • 湘ICP备2021010099号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