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伤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81 | 评论:1
关于劳动关系是否存在限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主流观点是不一样的。以浙江为例:
在2017年1月衢州先锋实业有限公司与宋云牛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2017)浙08民中11号,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本案争议的主要焦点是被上诉人宋云牛是否申请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法院认为时效制度是指权利被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在有效期限届满时法院不予保护其权利的制度。这一制度旨在敦促权利人及时行使其权利。劳动关系确认解决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法律关系。是对事实的确认,不涉及实体权利义务的处理。属于民事诉讼意义上的确认之诉,确认之诉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2020年10月毛与绍兴庆生织造有限公司确认劳动关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2020)浙06民终第3359号,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本案二审争议的焦点是上诉人毛的诉讼请求是否超出劳动争议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本案中,上诉人毛举报其于1993年2月至2003年12月在被上诉人绍兴庆生织造有限公司工作,后离职。因此,上诉人应当自辞职之日起一年内提交涉案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现上诉人直到2020年6月才向绍兴市柯桥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明显超过了仲裁申请期限,且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仲裁期限中止或中断。被上诉人已对此提出抗辩。根据法律规定,超过仲裁申请期限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故一审法院驳回上诉人确认劳动关系的申请,有相应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并无不妥。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下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开除、辞退、辞职、退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二十七条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限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期间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因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终止劳动关系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3号)
自2017年7月1日起生效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下列争议的仲裁: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事项。
(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被任命的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被任命的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事业单位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已经建立人事关系的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因终止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五)军队文职人员聘用单位与受聘文职人员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争议。
第二十六条 本规则第二条第(一)、(三)、(四)、(五)项规定的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本规则第二条第(二)项规定的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适用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
因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终止劳动人事关系应当自劳动人事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结论:[/s2/]不同地区不同评委的意见不一定相同。自2017年7月1日人社部《办案规则》生效以来,各地的主流观点是承认和确认劳动关系的适用期限。但建议代理相关案件时,最好近期搜索当地劳动仲裁或人民法院的意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代理风险。毕竟你怎么想不算取决于这个委员会或者这个法庭的意见。
本文标签: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多少年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孙云晓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你是我的菜哦
2022-03-20 11:39:43 回复
限。但建议代理相关案件时,最好近期搜索当地劳动仲裁或人民法院的意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代理风险。毕竟你怎么想不算取决于这个委员会或者这个法庭的意见。
人生恍如梦
2022-03-20 16:39:57 回复
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争议。第二十六条 本规则第二条第(一)、(三)、(四)、(五)项规定的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
酒翁烹月色
2022-03-20 17:35:07 回复
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开除、辞退、辞职、退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
森林小贩
2022-03-20 21:24:27 回复
社会团体与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等事项。(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被任命的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被任命的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