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40 | 评论:3
人民法院受理的物业公司起诉欠费业主索要物业费的案件统称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这类案件的共同特点是“标的额”普遍较小,一般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而且这往往是多年积累的数字。
在一些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开发商旗下的物业公司长期为小区服务,业主可以起诉拖欠十五年以上。由于物业公司诉讼的时间跨度太长,“诉讼时效抗辩”成为欠费业主常见的抗辩理由。
所谓“诉讼时效”,通俗地说就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依据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或起诉权的制度。那么这个期限是多长?2017年10月1日,在此之前,按照民法通则是两年;之后根据民法通则,调整为三年。
刚刚实施的民法典,遵循的是民法总则的规定。我们这里都是讨论三年,也就是说当物业公司知道业主拖欠时,必须在三年内提起诉讼。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就可能失去“胜诉权”,即使立案,也可能被法院驳回。
但是,“物业服务”是特殊的,“物业服务合同”也是一种特殊的合同类型。导致各地人民法院对物业费诉讼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判断差异较大,不统一。你会发现,类似的案件,同样的合同,在不同的地区法院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判决结果。这里,大致可以从三种情况来分析。
第一,物业公司已经退出小区的,物业合同终止。此时,所有地方法院将严格适用诉讼时效。因为合同终止意味着物业和业主之间没有关系。从物业退出小区之日起的三年内,如果物业没有对那些欠钱的业主提起诉讼,或者以其他方式主张权利,那么就可能失去上诉权。
也就是那些“赶走”物业的欠费户,三年内不来找你,就没有权利要钱。
第二,在物业合同期限内,大部分法院不支持业主在物业公司继续提供服务的小区进行诉讼时效抗辩。这些法院认为,物业服务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不能中断。只要物业公司一直在提供服务,就有权随时向欠费的业主追讨物业费,业主也应履行按期缴纳物业费的义务。如果我们支持业主的时效抗辩,对那些按时付款的业主就不公平了。
即只要物业公司在合同期限内不退出小区,就可以随时起诉,不受三年时效的限制。
第三,部分法院认为,即使物业公司在合同期间提供了连续服务,也应严格适用诉讼时效。这些法院都是基于“规范物业公司内部管理”的目的。他们认为必须规范物业,及时收费,以保证物业服务的正常开展,维护社区的整体利益。
即物业公司应采用“书面”等合法有效的方式按时催收欠款,并保留好证据;如果超过了三年的时效期限,物业又不能提交相应的证据证明其已催收费用并主张权利,那么法院对超过时效期限的部分不予支持。
应该说,诉讼时效对于财产所有人和财产所有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物业公司来说,尤其是《规范》已经明确,不允许采取断水断电等非法手段收取费用。只有通过仲裁或诉讼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并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及时付款。应注意保留和固定相关证据,如EMS、挂号信、律师函等。否则,部分或全部诉权可能因期限届满而丧失。当然,做好本质,用优质的服务赢得业主的信任,比任何催费的手段都强,而且应该是长期的。
对于业主来说,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懂得运用法律维权。诉讼时效抗辩,这是正当防卫,但是你必须主动提出。因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应解释诉讼时效,积极适用诉讼时效规定作出判决。
那么你提出时效抗辩之后,是否可以采纳和支持,这个是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毕竟法律是正义的。
本文标签: 欠多少物业费可以起诉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阿龙的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022-03-19 14:23:43 回复
业服务合同”也是一种特殊的合同类型。导致各地人民法院对物业费诉讼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判断差异较大,不统一。你会发现,类似的案件,同样的合同,在不同的地区法院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判决结果。这里,大致可以从三种情况来分析。第一,物业公司已经退出小区的,物业合同终
得陇又望蜀
2022-03-19 16:21:03 回复
期限及时付款。应注意保留和固定相关证据,如EMS、挂号信、律师函等。否则,部分或全部诉权可能因期限届满而丧失。当然,做好本质,用优质的服务赢得业主的信任,比任何催费的手段都强,而且应该是长期的。对于业主来说,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懂得运用法律维权。诉讼时效抗辩,这是正当防卫,但是你必
冷心王子
2022-03-20 00:32:54 回复
认为必须规范物业,及时收费,以保证物业服务的正常开展,维护社区的整体利益。即物业公司应采用“书面”等合法有效的方式按时催收欠款,并保留好证据;如果超过了三年的时效期限,物业又不能提
小鬼别浪
2022-03-19 23:08:15 回复
说,尤其是《规范》已经明确,不允许采取断水断电等非法手段收取费用。只有通过仲裁或诉讼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并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及时付款。应注意保留和固定相关证据,如EMS、挂号信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