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64 | 评论:1
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下列六种情形: (一)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免予处罚的;(四)依照刑法应当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依法免除刑事责任的。
说到刑法,我们想到的是犯罪的监禁。犯罪只能通过某些严格的程序来进行。因为在法律上,不仅要维护实体正义,还要维护程序正义。如果判决的程序不合法,那么判决就是不合法的,不能生效。为了更好地维护程序正义,中国制定了刑事诉讼法,以规范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今天边肖整理了刑事诉讼法不起诉的几种情况。
一、法定不起诉(绝对不起诉)法定不起诉是指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对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况叫绝对不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
(一)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免予处罚的
(四)依照刑法应当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被撤回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依法免除刑事责任的。
二、酌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酌定不起诉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二是犯罪行为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或者免除刑罚。根据刑法规定,这种不起诉可以适用于下列情形:
(一)犯罪嫌疑人在中国境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受过刑事处罚的(刑法第十条)
(2)犯罪嫌疑人是聋哑人或盲人(《刑法》第22条)
(三)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者紧急避险而犯罪的(《刑法》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一条)
⑷为犯罪准备工具和创造条件(《刑法》第22条)
(5)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刑法第二十四条)
(六)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刑法第二十七条)
(7)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刑法第28条)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者自首后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刑法》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起诉决定,也可以不作出起诉决定。在确认犯罪嫌疑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后,只有犯罪情节轻微,才能考虑适用不起诉。也就是说,人民检察院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犯罪目的和动机、犯罪手段、危害后果、悔罪表现和一贯表现等综合考虑。只有当它真正认为不起诉比起诉更有利时,它才能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三、证据不足不起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规定,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决定不起诉。
这种不起诉的适用前提是案件必须经过补充侦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能够”作出不起诉决定,并不意味着检察机关有权自主选择是否起诉,因为证据不足属于不具备起诉条件的情形,所以不能起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这个词的表述并不准确,科学的含义是“应该”。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或者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一)据以定罪的证据有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证明。
(3)定罪所依据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有其他可能性。
对于一些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处理起来不复杂、当事人可以自行处理的简单案件,不允许起诉。在这三种情况下,都有强制性的规定和一些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放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国刑事案件起诉和不起诉的合理性,有利于提高案件审理效率。
如果您有什么法律问题想咨询,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律师365,私信咨询。也可以直接点击文章左下方的“了解更多”,立即在线免费咨询专业律师。
本文标签: 相对不起诉后需要理由说明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Ochappy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泡妞大佬
2022-03-15 07:37:39 回复
诉的适用前提是案件必须经过补充侦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能够”作出不起诉决定,并不意味着检察机关有权自主选择是否起诉,因为证据不足属于不具备起诉条件的情形,所以不能起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这个词的表述并
偷心小贼
2022-03-15 02:29:11 回复
矛盾不能合理排除。(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有其他可能性。对于一些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处理起来不复杂、当事人可以自行处理的简单案件,不允许起诉。在这三种情况下,都有强制性的规定和一些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放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国刑事案件起诉和不起诉的合理性,有利于提
爱看美女的阿呆
2022-03-14 23:59:19 回复
能起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这个词的表述并不准确,科学的含义是“应该”。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或者需要追究刑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