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60 | 评论:2
“一般来说,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需要三个月,普通程序审理案件需要六个月,复杂疑难案件甚至需要更长时间。通过指定调解达成和解或协议,无需诉讼、庭审、判决就能解决纠纷,你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效果稳定。”这段话是Xi市新城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预约)通知书》的一部分。
现在,新城区法院立案庭从过去的送达立案通知书,改为先向当事人发出《诉前调解通知书》。分诊员见到申请人,会第一时间主动告知其诉前调解的快捷、经济、高效,咨询其调解意愿后,引导其优先选择诉前调解。
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诉讼前解决争议
今年4月,新城区法院立案庭陆续收到多份业主申请,诉某物业管理公司合同纠纷。立案庭负责诉讼调解的法官在掌握基本案情后,考虑到这一系列纠纷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诉讼请求相似,积极向立案的当事人说明诉前调解的优势,在征得原、被告双方同意后,将案件分配到新城法院设立的律师调解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
最终,针对某物业管理公司的188起案件全部成功调解,并被司法在线确认。
案件的顺利调解只是新城法院诉前指定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以来,新城区法院民商事案件数量不断攀升。一旦纠纷进入审判程序,从送达、审理到判决,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为了快速及时地解决纠纷,当事人选择了诉前调解这一“快速通道”,既节省了时间和诉讼成本,又修复了双方的社会关系。下一步,该院立案庭将继续加强诉前调解工作,做好调解员与当事人的沟通桥梁,努力达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纠纷化解在诉前”的良好效果。
“邀请调解+司法确认”
便捷高效
“律师也是法律工作者。在调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法律知识来澄清事实,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调解作用。”调解工作室特邀调解员、陕西众志律师事务所主任孙卫东说,“调解可以为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也可以让律师积累更多的经验,提高专业技能,促进律师队伍的成长。”
近年来,新城区法院积极拓宽诉讼调解渠道,将人民调解、律师调解、行业调解等各类非诉调解组织纳入特邀调解组织名册,与陕西省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区工会、区司法局、区妇联、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单位建立诉讼调解对接机制。同时,成立诉调对接办公室,出台诉调对接工作流程管理规定,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建立特邀调解与司法确认紧密衔接制度,明确司法确认案件的受理、管辖、审查和执行。
现在,新城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受理案件后,会耐心介绍并告知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当事人采取“邀请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缩短审理周期,而且不收取诉讼费。方便高效,经司法机关确认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华商报记者王强通讯员闫妍
未央区法院:
“全程”普法引导群众
尊重法律,运用法律,学习法律。
日前,在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大会上,未央区法院被表彰为“2016-2020年全省普法先进单位”。据悉,作为Xi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法院,未央区法院自七五普法启动以来,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前期、源头、中期、后期普法,引导广大群众尊法、守法、学法,推进依法治国。
对6,000多起诉讼前纠纷进行调解
调解成功率超过41%
近年来,围绕市区“十项重点工作”,未央区法院出台了《为未央区赶超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为十四运保驾护航、共建平安、推进市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方案》等,,推出宣传工作“十大主题”和“1+2+3”依法治理新模式,由全院干警作为“案头书”实施
普法是最好的社会治理。据了解,未央区法院“巧借外力”,把创建“无讼社区”作为丰富普法宣传形式、应对案件数量增加的有力举措,构建“诉前调解加司法确认”模式。在浐灞生态区管委会“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站式服务中心”设立第二巡回法庭,与区司法局联合成立法律专家调解委员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陕西省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在该院设立工作站,法官工作室、特邀律师及交通事故调解室、司法技术组、巡回法庭相继启动,“党员法官进社区”活动常态化开展,在明园、奚仲院两个社区建立“半小时纠纷解决圈”。通过与48名特邀调解员的密切配合,现场调解“遛狗吓邻居赔”等纠纷100余起。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该院已调解诉前纠纷6000余起,平均解决时间不到22天,调解成功率超过41%。
在案例中通过普法
引导群众遵纪守法
在办案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个案处理,而要更加注重司法的教育、评价、引导和示范功能。既要严于公正,又要有理有据。也要换位思考,通过司法审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新气象的形成。
民事审判中法律原则的结合,让针锋相对的当事人握手言和;充满温馨的亲情诊疗,让彼此冷漠的情侣重归于好;现场深入实施和解,让劳动者感受城市的温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强烈幸福感、更大安全感。
今年7月,未央区法院民二庭在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时,由于当事人情绪激动,法官一方面“剥茧”案件,另一方面又与当事人释法说理,随着审理的深入,案件事实逐渐清晰。最终,被告当庭履行了给付义务,原告也申请撤诉。案件的顺利解决,离不开法官在案件中的普法工作,引导群众守法。
每一个案件的公平正义都是最好的普法方式。据悉,在办案和普法过程中,未央区法院始终牢固树立“一案胜于一叠文书”的理念,不断传播向上、向善、向善的价值观。2016年以来,该院开展病例解读和主题普及1000余次,发放宣传页10万余份,宣传袋5万余个,接待群众咨询1万余人次。华商报记者王强通讯员张静
本文标签: 立案前调解被告有起诉书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千里草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