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69 | 评论:3
作者|吴斌律师,诈骗辩护律师,广强律师事务所刑事律师
诈骗案件中,拥有股份的股东是否一定构成诈骗共犯?答案是:不一定。
首先,我们还是需要探讨参与入股的股东是否存在与他人合谋实施诈骗的主观故意。
其次,需要进一步探究参与股份的股东是否为造假提供了客观的行为帮助。当然,我们讨论的客观行为帮助是指刑法意义上的帮助,而不是我们普通人理解的民法意义上的帮助。
作为当事人或家属,往往认为参股的公司涉嫌诈骗,自己脱不了干系,但在司法实践中,不一定构成诈骗罪的共犯;退一步说,即使构成诈骗罪的共犯,也不一定是主犯。当然,这里不讨论主犯和从犯。本文主要讨论参与股份的股东是否构成诈骗罪的共犯,即参与股份的股东是否构成犯罪。
1。参与入股的股东是否具有共谋实施诈骗的主观故意?
1。参与股东不知道公司的实际运作方式,也不知道公司的运作方式是欺诈。
司法实践中,很多公司为了分担风险和盈亏,会以各种方式吸引社会上有投资意向的人入股。当然,在吸引新股东的过程中,这些公司会制作各种名目的宣传资料,以吸引更多有资金实力和投资需求的人。当然,很多时候投资入股的一般股东都是熟人。毕竟这种关系会让彼此的信任更加牢固。
作为股东,你一般知道公司的基本主营业务,但不一定知道所有的实际操作流程。
2.在笔者亲自办理的一起保健品诈骗案中,侦查机关传唤我的当事人配合调查。案件传唤后,我当事人积极配合侦查机关做笔录;但当时侦查机关认为他进行了投资,是诈骗罪的共犯。做完笔录后,侦查机关将我的当事人刑事拘留,送看守所羁押。随后,笔者介入此案,通过采访了解到,当事人主观上根本不知道公司的实际运作模式,更不知道公司的这种行为是欺诈,也没有人告诉他公司的上述行为是欺诈。
会后,笔者认为我的当事人主观上没有与他人合谋实施诈骗的故意,应该是无辜的。通过辩护,办案机关采纳了作者的辩护意见,对我的委托人作出取保候审决定。
探讨案件当事人是否构成犯罪,主观故意是认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观状态直接影响案件的性质,甚至影响是否构成犯罪。
2。参与入股的股东是否具有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要件?
1。股东没有参与公司的实际经营活动,不拥有公司的经营管理权。
在我们传统意义上,普通人倾向于认为,如果参与了一个公司,成为股东,就应该对公司的一切行为负责。当然,从司法实践和法律规定来看,这种认知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参与一个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民事法律责任。
但对于只出资,不参与公司实际经营活动的人来说,他们对公司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经营、经营内容都没有发言权。因此,对于公司其他人员实施诈骗,股东不应成为他人犯罪的共犯。更何况,股东参与只是一种投资行为,不应该直接理解为犯罪行为。
所以,是否构成犯罪,必须分清前因后果。如果连基本犯罪都没有参与,认定为诈骗罪的共犯是错误的,应该予以纠正。
2。参股的股东很少来公司,拿到的分红也没有明显高于同行业,甚至没有分红。
虽然他是股东,但并不一定代表他经常关注公司的实际运营,或者经常拜访参股公司,甚至有的股东几个月都不去参股公司实地考察,甚至有的股东通过微信圈、电话了解参股公司的运营情况。
至于参股股东的分红,一般情况是按照出资比例分红。当然,公司实际控制人或者股东出资协议做一个协议,多赚点,少赚点,没区别。每个月、每个季度或半年结算一次红利。如果公司决定不分红,或者公司经营亏损,甚至不分红。
很多时候与正常公司的经营管理、股权分红等没有明显区别。
因此,参与股东的客观行为不符合共谋诈骗罪的共犯关系。不能因为他是股东就认定他是共同犯罪。主观上认为股东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纯属主观臆断,没有合理客观的说辞。
判断一个案件,一个人是否共谋犯罪,是否构成共犯关系,还是要结合实际案例,深挖当事人无罪辩护的基因,积极寻求有利于当事人的辩护方式。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参股的股东不一定构成诈骗罪的共犯。
【作者:吴斌律师|实务刑事律师专注诈骗犯罪辩护】
编辑:洪磊更正:冯冰冰
本文标签: 不知道诈骗公司股东分到钱了算违法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拳击时空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医疗纠纷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春日喧嚣
2022-03-14 05:31:35 回复
者介入此案,通过采访了解到,当事人主观上根本不知道公司的实际运作模式,更不知道公司的这种行为是欺诈,也没有人告诉他公司的上述行为是欺诈。会后,笔者认为我的当事人
冷傲痞子
2022-03-14 09:00:18 回复
的股东是否为造假提供了客观的行为帮助。当然,我们讨论的客观行为帮助是指刑法意义上的帮助,而不是我们普通人理解的民法意义上的帮助。作为当事人或家属,往往认为参股的公司涉嫌诈骗,自己脱不了干系,但在司法实践中,不一定构成诈
酒巷清风
2022-03-14 03:25:39 回复
客观行为帮助是指刑法意义上的帮助,而不是我们普通人理解的民法意义上的帮助。作为当事人或家属,往往认为参股的公司涉嫌诈骗,自己脱不了干系,但在司法实践中,不一定构成诈骗罪的共犯;退一步说,即使构成诈骗罪的共犯,也不一定是主犯。当然,这里不讨论主犯和从犯。本文主要讨论参与股份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