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09 | 评论:2
本文简介:一句“报警求助”可谓深入人心,小到家庭矛盾,大到杀人放火的恶性案件。但“找警察”并不是万能的,有些事情真的超出了警察的管辖范围。比如有人欠钱不还,去派出所报案,一般都会被告知“不关我们的事”。
但是,其实“不还钱给警察”这件事不能一概而论——
1。别人不还钱,警察会管吗?(我该不该管?什么时候管?)
2。典型案例:借款纠纷其实是诈骗犯罪
一、别人欠钱不还,警察会管吗?(该不该管?什么时候管?)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不还钱”的性质,然后再谈警察该不该管。
1。简单的“不还钱”是经济纠纷,警察不管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不得越权干预经济纠纷案件的通知》明确:
第一条:必须划清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的界限,严格依法办事。
第二条:严禁非法干预经济纠纷的处理。
简单来说,如果只是一般的“不还钱”情节,就是民事范围内的经济纠纷。根据上述法律法规,警方没有管辖权。
此类借款纠纷可以向乡镇、村、办事处、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2。如果“不还钱”的行为涉嫌构成诈骗犯罪,警察一定要管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捏造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判断“欠钱不还”的债务问题是否属于诈骗,通常需要结合具体的借贷行为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贷款行为存在涉嫌“诈骗”的情节,那么贷款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这类案件是公诉案件,如果查证属实,可以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二、一个典型案例:以为是“借贷纠纷”实则是“诈骗犯罪”借贷行为通常五花八门,借贷纠纷与诈骗犯罪的界限往往难以区分。实践中,借款行为大多属于借贷纠纷的民事范畴,但也有个别情况。当事人可能以为只是借贷纠纷,其实涉嫌诈骗——
[典型案例]
陆和李是高中同学。2019年12月,李某以做生意需要钱为由,向陆某借款6.5万元,并承诺2020年1月还款并支付利息。
当时李某给了陆某一张手写的借条,以确认借款事实,借条内容写得很清楚。奇怪的是,三个多月后,欠条上的字迹完全消失了。
借款到期后,李以没有证据为由拒不还钱。陆实在忍无可忍,将他起诉到法院。
经法院审理查明,李写借条时应使用一种“写字消失笔”。写字时,字迹清晰。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迹会慢慢消失,消失的时间会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幸好陆拍了借条的照片,这张“神奇借条”的原貌才得以呈现。
但李故意使用“字迹消失笔”书写借条的行为已涉嫌诈骗,法院在审理此案时依法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侦查。
本案中,一起看似简单的“欠钱不还”的借款纠纷,其实是一起恶意诈骗案——
李故意购买“字迹消失笔”,明知该笔书写的字迹会随着事件的推移而消失,但故意用于书写借条,意图逃避偿还借款,符合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同时,李虚构的事实在客观上不承认自己借用的事实,隐瞒了事实真相,符合诈骗罪中“虚构事实或者以欺骗手段隐瞒事实真相”的客观要求。
对于此类案件,受害人掌握了对方涉嫌诈骗的证据后,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立案,追究其法律责任。
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人心是分离的,世事难料。遇到此类事件,一定要保持清醒,用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权。不要冲动,非法要债!
本文标签: 诈骗检察院会调解赔偿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孙云晓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夏日奇遇
2022-03-14 10:06:08 回复
不管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不得越权干预经济纠纷案件的通知》明确:第一条:必须划清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的界限,严格依法办事。第二条:严禁非法干预经济纠纷的处理。简单来说,如果
想和你同床
2022-03-14 06:39:35 回复
纷。根据上述法律法规,警方没有管辖权。此类借款纠纷可以向乡镇、村、办事处、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2。如果“不还钱”的行为涉嫌构成诈骗犯罪,警察一定要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捏造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数
总有贱人想害朕
2022-03-14 08:49:47 回复
警察一定要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捏造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判断“欠钱不还”的债务问题是否属于诈骗,通常需要结合具体的借贷行为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主观上,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客观上,你有没有采取欺诈手段、捏造事实或隐瞒真相来获取“贷款”?根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