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27 | 评论:2
我们知道,缓刑是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在缓刑期间,必须遵守缓刑的规定。那么,被判缓刑后可以出去工作吗?
法牛用户咨询:
被判缓刑后可以出去工作吗?
陈喆律师的回答:
不会吧。目前由司法局负责执行缓刑,需要社区矫正。每个月都要参加一些活动,就是请假出去,最长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有相关规定:
1.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或者离开监狱之日起十日内向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待手续,并告知其在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知决策机关。
2.第七条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人员公告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相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禁止事项和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矫正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成员的组成和职责以及其他相关事项。
公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到场。
3.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的,应当在七日内报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由司法所签署意见,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当你回到居住地时,你应该立即向司法办公室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4.第十五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知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品质和悔过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应当参加不少于八小时的教育学习。
5.第十六条有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与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应当参加不少于八小时的社区服务。
5.第三十条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限届满时,司法所应当组织注销社区矫正公告。公告应当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并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公开。
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不同情况,通知相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担保人参加公告。
公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终止社区矫正;对于被判处管制的,应当宣布执行期限,解除管制;宣告缓刑的,宣告缓刑考验期满,原刑罚不再执行;如果裁定假释,将宣布试用期,执行完原判刑期。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出具撤销社区矫正证明,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刑期届满的,监狱、看守所应当依法为其办理出狱手续。
律师陈喆补充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当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检查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检查机关关于接待来访人员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检查机关批准。
根据这一规定,被宣告缓刑的人应当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得到批准。如果出去工作能得到检查机关的批准,可以异地工作,但是不容易得到批准。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凶
2022-03-11 13:52:45 回复
参与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应当参加不少于八小时的社区服务。5.第三十条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限届满时,司法所应当组织注销社区矫正公告。公告应当由司法所工作人
夜深思公子
2022-03-11 23:39:35 回复
同情况,通知相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担保人参加公告。公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
油腻渣男
2022-03-11 17:10:46 回复
机关批准。当你回到居住地时,你应该立即向司法办公室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4.第十五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知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品质和悔过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应当参加不少于八小时的教育学习。5.第十六条有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