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11 | 评论:2
最高法:共同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期限,适用于强制行为
如果违法的行政行为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行政相对人有权提起赔偿诉讼,但这涉及到赔偿法,其中也明确规定了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期限。我们举一个(2019)最高法律师事务所申220号的案例,看看它和行政诉讼提起期限有什么区别!
孔先生的树苗被行政当局强行铲除,但孔先生没有得到通知。之后孔先生得知,行政机关于2014年4月9日将树苗连根拔起。此后,孔先生一直通过信访、上访等渠道申请维权,但未果。直到2016年2月2日,他才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请求返还土地。
县政府主张孔先生的起诉已超过起诉期限,一、二审人民法院也同意县政府的主张。孔先生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最高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孔先生的起诉是否超过了追诉期限。《赔偿法》的规定是三个月,但适用的前提是赔偿请求人在行政行为被确认违法后,向赔偿义务机关另行申请赔偿,赔偿请求人不服赔偿义务机关处理决定提起的诉讼或者不予答复的。但本案中,孔先生未提起确认行政行为违法的诉讼,属于与确认违法行为的诉讼一并提起赔偿请求的情形。因此,本案诉讼期间不适用三个月规则,而应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根据当时生效的《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诉权或者诉讼期间的,自行政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讼期间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年。本案起诉期限不到两年。最后,最高人民法院撤销一、二审裁定,责令省高院再审此案。
以上是对当事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期限问题的简单分析。如果遇到相关问题,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