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57 | 评论:1
经济补偿是指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给劳动者的额外的经济补偿。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辞职案例都能获得经济补偿。
问题1: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
①每工作一年多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②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③不满六个月的,补偿半个月工资
问题二: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①员工提出离职请求(包括通知终止和协商终止)
②员工的过错,单位行使任意解除权
问题三: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①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②单位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N+1)。
③单位有过错的,劳动者擅自解除劳动合同。
④经济性裁员
⑤用人单位不续订劳动合同,或者续订时降低合同待遇的。
⑥用人单位破产、撤销、注销等。
简单来说,由于单位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
问题四: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合同或者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两倍进行赔偿。(也称为2N)
注:经济补偿和经济赔偿不能同时适用,经济补偿和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不能同时适用。
建议:单位违反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直接要求经济补偿。
本文标签: 盗窃自诉调解赔偿金额大于损失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珍邮世家的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