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69 | 评论:2
本报北京5月1日电(记者张紫阳)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公安部近日修订发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据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修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目的是积极回应群众对依法、公正、高效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规范化,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与修订前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相比,新规定体现了便民利民、公平高效、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要求,调整完善了交通事故处理的多项制度,出台了4个方面15项新措施。
出台了四项制度措施,完善事故审查程序,畅通法律救济渠道。一是放宽了对事故认定不服的当事人申请复核的范围,将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事故认定书、越野事故认定书三类情形纳入申请复核范围,实现事故处理监督和人民群众合法申诉渠道全覆盖。二是为了给当事人申请复核提供更大的便利,在原有规定向上级公安交管部门申请复核的基础上,可以新增规定直接向原办案单位申请复核,让群众少跑腿。第三,在事故责任认定环节,可以增加新的规定,成立评审委员会,广泛吸收行业代表、社会专家学者参与,提高事故认定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促进案件公正公平处理。四是取消交通事故进入司法程序后不予审查的规定,要求公安交管部门在受理审查申请后,将受理和审查结论告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降低司法成本,更好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出台四项制度措施,规范事故处理收费,减轻群众负担。一是扣留事故车辆产生的停车费,明确由作出扣留决定的公安交管部门承担,不得向当事人收取;但公安交管部门通知当事人领取的,当事人逾期不领取产生的费用除外。二是需要进行事故检验鉴定的,规定检验鉴定费用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不得向群众收取。三是严禁公安交管部门指定停车场停放被扣事故车辆,防止违规收费牟利。四是除依法扣留车辆外,给予事故当事人联系救援单位拖走车辆的选择权。只有在当事人不能及时移动车辆,影响交通和安全的情况下,交警才能通知有资质的救援单位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
为简化处理程序和提高处理效率,采取了四项制度措施。一是对未造成人员伤亡的财产损失事故,规定当事人对事故车辆拍照或标记位置后,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进一步提高轻微事故的疏散效率,防止由此引发的次生事故和交通拥堵。二是对于未造成人员伤亡的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可以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等快捷方式自行协商处理,可以减少事故处理和理赔的时间。第三,交警和警务辅助人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对当事人进行引导。对于未造成人员伤亡的财产损失事故。第四,对事实清楚、当事人无异议的人身伤害事故,经各方申请,可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迅速处理,缩短事故处理周期。
已经采取了三项措施来加强公开性和透明度,并促进公平执法。一是按照公开警务的要求,实行在网上公布事故认定书的措施,让执法办案更加透明。二是在公开原死亡事故事故鉴定前证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公开证据的范围扩大到复杂疑难的人身伤害事故。三是明确交警应当按照规定使用执法录音设备,加强执法过程监控。
此外,修订后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仍在依法打击交通肇事逃逸,并对深入调查群体性伤亡事故、追根溯源、预防事故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助于震慑违法犯罪,科学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完)
本文标签: 公安机关处理感情纠纷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番番和乌咪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武林霸主
2022-03-14 21:29:21 回复
关负责人介绍,修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目的是积极回应群众对依法、公正、高效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规范化,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与修订
吃饭从不留名
2022-03-15 04:59:48 回复
是对未造成人员伤亡的财产损失事故,规定当事人对事故车辆拍照或标记位置后,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进一步提高轻微事故的疏散效率,防止由此引发的次生事故和交通拥堵。二是对于未造成人员伤亡的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可以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等快捷方式自行
声名鹊起
2022-03-15 04:40:46 回复
。四是除依法扣留车辆外,给予事故当事人联系救援单位拖走车辆的选择权。只有在当事人不能及时移动车辆,影响交通和安全的情况下,交警才能通知有资质的救援单位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为简化处理程序和提高处理效率,采取了四项制度措施。一是对未造成人员伤亡的财产损失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