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03 | 评论:2
有这样一个故事:
亲戚家孩子偷了别人五千多块钱。他们问的是公事还是私事?
他说:孩子才十四岁。他不懂事。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了!
后来整个小区和学校都知道了他家孩子偷钱的事。
也许是一支烟,一顿饭,
可以解决问题,但是他不想花。
而他选择了换小区换学校,花了100万。
看来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一根烟一顿饭。但从人性和教育的角度来看,真的有那么简单吗?
这位家长说孩子才十四岁,不会再发生了!对于14岁的孩子来说,现在都上初二了。十四岁可以说很年轻吗?可以说,在社会上,很多事情都已经知道了,知道了钱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了用钱的能力。
但这位家长开了口,完全没有反思自己孩子的错误。他还可以从他的回答中得出三个结论。第一,这个家长怕麻烦。第二,这个家长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没必要这么做。第三,性格方面。这个家长值得考虑。
三字经里也说养而不教是父亲的错。还有一句谚语,年轻时偷针,大了偷金。如果父母没有过错,就不会让孩子走上偷钱的道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这个家长不缺钱,也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你想想,你可以换社区,换学校,拿出100万家庭。家庭生活方面,物质不缺。你觉得你会穷吗?所以你绝对不能因为穷就去偷钱。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14岁的孩子也是00,00,10后的学生。据我所知,大部分都在打游戏。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13-17岁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高达17.1%。与此同时,初中生(23.2%)和职高学生(20.5%)的网瘾比例也达到了20%以上。而高中生网瘾比例(10.1%)相对较低。按照初中的比例,10个学生中就有2个沉迷网络。如何引导有网瘾的中学生戒除网瘾,正成为教育工作者在深思的问题。除了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父母对孩子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缺乏耐心的沟通,父母对孩子成绩的关心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发展等等,这些也说明了问题的根源。
当然,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因为玩游戏,成绩一直上不去,甚至到了不想学习的地步。生活中,哪个家长不苦口婆心地劝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孩子却还在开玩笑地选择正确的方向,哪个孩子不爱玩?劝说无效后,家长也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限制出行、金钱和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从那以后,孩子们开始认为,他们的生活中除了学习,似乎什么都没有。这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
也许今晚,等孩子忍了几天,你再让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以为结束了,拿起手机又玩了,但是比什么都没说他的时候更难受。再谈的时候就是吵架,争论,生气,直到不谈他。最后,孩子心里想,还是不要管他了,一次比一次严重。
我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恰好是我最好朋友的孩子。他的孩子也在准备上三年级。初二上学期,成绩还可以。不知道为什么,我玩手机上瘾了。我最喜欢的游戏是《王者荣耀》。可以说我玩游戏玩到废寝忘食。之后不用说,我的成绩从年级前100名一落千丈,成为年级倒数。朋友的心情可想而知。每次都因为手游的问题和孩子吵了无数次。当时孩子还在生气。他们几天没去上学了。他们在家里玩手机,焦虑的父母在工作中没有感觉。我跟父母谈过,骂过,打过孩子。可以说用尽了所有的方法都没有用。我能怎么做呢?之后他找我和他的孩子聊了聊,看着这位细心的家长,看着他担心孩子教育问题的样子,他也试了一下。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学生更喜欢玩游戏,即使成年人偶尔也会玩游戏。成年人可以控制自己玩游戏的欲望,但是学生就不一样了。进了学生的房间,我只看到他在床上拿着手机玩《王者荣耀》,一直骂骂咧咧,看着我朋友的脸色好像不太好,手上的青筋裸露在胳膊外面,拳头握得紧紧的。看到这种情况,我一直劝他先忍着,叫他先不要跟着他,怕他对孩子做出什么事来,我就白来了,跟他说我自己跟孩子一对一沟通。
我越是看到这一幕,心里越是没有底。甚至孩子看到我来了,还跟他打招呼,甚至坐在他旁边。他没有放下手机和我交流。除了盯着手机,他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整个人好像被手机里面的游戏吸进去了,偶尔还会破口大骂几句,对别人一点尊重都没有。父母也看出这样不行,我妈就进来先说了几句。过了几分钟,他还是没有反应,她就直接把手机拿走了。这一刻,孩子像炸弹一样爆炸了,看着他赶紧拿回手机,一直咒骂着父母。可以说是丑的不能再丑了,甚至有想动手的样子。然后,你可以想象,爸爸马上进来,拿着一根3厘米粗的棍子,暴跳如雷,用棍子打孩子。这时候的孩子有点老实了,没有了以前的嚣张。
我这么大怎么可能经历过这种事情?我完全懵了,我很着急。我妈也让我去客厅陪她坐。我妈一直让我道歉,看到了她的真诚,也很想帮助她的孩子。这个时候,我妈跟我说了她的孩子。
从高二第一学期结束开始,我就一直吵着要给他买手机,说班里很多同学都有手机,但是他们没有,还是什么的。父母看他成绩没有退步,一直都很好,就相信孩子,认为买手机不会有什么影响,就给他买了。再加上从来没人管他玩手机。然后,游戏水平越来越高,分数也是来回。刚开始严格控制,越是这样,成绩退的越快,现在成绩倒数。跟他说一下,就两三天,然后又打回原形,甚至变本加厉。
正是因为太多的父母信任他们的孩子,对他们感到放心,所以才会发生这么多这样的事情。在阅读期间,如果每个孩子都能管好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游戏欲望,就不会有厌事这个词了。从古至今哪个父母,哪个不是盼着变成孩子?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当然也有每个时代的玩法。比如清朝的八旗贵族怎么玩?作家老舍(正红旗人)在《正红旗下》一书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记录了八旗贵族的颓废生活:八旗贵族中,有钱要讲究,没钱要讲究。也许他们对世界时事一无所知,但对斗蟋蟀和鸽哨却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为有清朝制度的保护,他们相当嚣张。当他们没钱的时候,他们就去讨价还价,用军粮和盔甲来换钱。用他们得到的钱,他们继续玩女人,打板球,抽大烟。
现在看着学生们躺在床上玩手机,让我想起了清末那些躺在烟馆里抽着片子的瘦子们。以前的吸烟片多是年轻人拍的,但有了林则徐和虎门毁灭鸦片,他们才意识到鸦片的危害性。在现代,游戏也可以说是6到17岁的少年。在读书的年纪,游戏又被称为现代的“精神药物”,能迅速消磨一个人的意志。游戏本身就是为了让人沉迷其中。在其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后,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虚拟成就,如游戏金钱、装备、成就系统和奖励机制,让一些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成就感的人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但是,长期以来,即使是学习的学生也沉迷其中,有些成年人也不一定能守住这些诱惑,更何况是孩子。
本文标签: 十二岁的孩子偷钱监护人有责任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法事百科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