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19 | 评论:1
在民间借贷中,
“x股息”和“x百分比”这两个词经常被使用。
那么一分利率是多少呢?
贷方认为年利率是10%,
借款人认为年利率是1%,
这导致了纠纷。
谁的理解是正确的?
看看今天的案例。
基本事实
2014年7月27日,刘因家庭生活需要向付某借款5万元,约定年利率为16%,期限为一年。
借款到期后,刘不还,要求继续借款。双方计及未偿还的利息和本金,付某又取出一笔款项,共计10万元,再次借给刘。双方同意利息按年利率1.6%计算,期限为2年。
2015年10月20日,刘又向付某借款20万元,双方约定利息按一分六计算,期限2年。
此后,刘某又陆续向付某还款205 000元,但其余借款及利息,到期后多次催讨,仍无结果。最终,付某将刘某诉至法院。
判断结果
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一、被告刘返还原告借款9.5万元;二。被告刘向原告支付借款利息(本金100000元,自2017年7月28日起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日止,按年利率1.6%计算;本金以20万元为基数,自2017年10月20日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日按年利率1.6%计算),与第一项同时清偿。
傅不满意,明明是16%的年利率,怎么变成1.6%了?然后提起上诉。
淄博中院二审判决:1。撤销一审判决;2.刘返还借款本金264080元;3.刘支付借款利息4000元;四。刘支付借款利息(本金264080元,自起诉之日起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日止,按年利率16% 计算),与第二项、第三项同时清偿。
法官声明
本案中,中原与被告按一点六计算2015年10月20日约定的借款利息人民币200,000.00元,该利息是否明确约定引起较大争议。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10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他们可以通过协议进行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刘、付在2015年7月27日的借条中明确约定按照年利率1.6%计算利息,未超过法律规定。在日期为2015年10月20日的欠条中,刘与付约定利息按1.6%计算,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公平、诚实、信用、承诺的原则。考虑到两张借条的时间间隔较短,根据利息协议的内容和交易习惯,应认为原、被告当时形成借条时,利息协议为年息。
其次,关于年利率1: 6%的理解,《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第142条第1款规定:在解释对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时,应当根据所使用的词句、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和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意思表示的含义。当对方有意思表示时,如果意思表示需要解释,那么先按照所用的词来解释。合同文本中使用的词语和表述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载体。在解释合同时,应首先根据文本解释当事人的文字和表述,即在合同解释方法的顺序上,语义解释具有优先性。当你理解单词和短语的含义时,你可以借助字典、交易习惯和一般理性经济人的知识来确定。[1]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涉及某一专业领域的,应当结合该专业领域的术语理解合同文本中使用的词语和表述。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利率“分”的解释:“分、息、年利率按十分之一计算,月息按百分之一计算”;关于“李”的含义:“李,利率,年利率1%为1%,月息1%为千分之一”,结合民间借贷交易习惯和实际支付的利息,本案原当事人与被告约定的年利率1.6%应理解为“年利率16%”,而非“年利率1.6%”。
[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理解与适用(一)》,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7月版,第40页。
来源:广西高院和山东高法[/s2/]
编辑:石
本文标签: 最新民间借钱二分利犯法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神圣午睡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春风不度玉门关
2022-03-14 03:20:24 回复
对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他们可以通过协议进行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刘、付在2015年7月27日的借条中明确约定按照年利率1.6%计算利息,未超过法律规定。在日期为
酒馆老板
2022-03-14 13:10:23 回复
明确约定引起较大争议。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10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他们可以通过协议进行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刘、付在2015年7月27日的借条中明确
撒野男人
2022-03-14 08:25:17 回复
在民间借贷中,“x股息”和“x百分比”这两个词经常被使用。那么一分利率是多少呢?贷方认为年利率是10%,借款人认为年利率是1%,这导致了纠纷。谁的理解是正确的?看看今天的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