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54 | 评论:3
本报记者林萍
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视频)9月1日至2日在北京召开。9月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讲话中透露,全国95%的法院实现了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服务已全面覆盖全国中级、基层和海事法院,异地起诉不方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最高法表示,在多元化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调审分离”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诉讼服务中心实体纠纷解决功能大幅提升,一大批简单案件实现了调解、速裁、快审一站式解决,有效提高了纠纷解决效率和审判执行质量效率。
数据显示,目前,3331家法院使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3.3万个调解组织、11.9万名调解员进驻参与调解,累计调解案件743万件。去年全国法院约10%的法官和调解员共同解决了约40%的一审民商事案件。
其中,北京法院将调解员纳入速裁队伍,推动诉讼与调解对接实体化。上半年通过“多元调解+速裁”解决纠纷,超过同期审结民事案件的65%。安徽法院推行繁简案件智能识别系统,着力提升繁简案件快速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周强要求,要深化“分类审判”机制改革,强调审判对接、繁简分流,推动快审快判队伍与调解员紧密对接,加强统筹指导,实现少数法官快速办理大量简单案件。
与此同时,诉讼服务中心转型升级继续加快,全国98%的法院初步建成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的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能力和质量跃上新台阶。中国95%的法院已经在网上登记案件,许多法院设立了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跨域立案服务在全国中级、基层、海事法院实现全覆盖。截至7月底,已提供跨域备案服务5.2万件,基本解决了异地起诉不方便的问题。
周强表示,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不断深化拓展,将服务主体扩大到人民法院、专门法院、高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将案件范围从一审扩大到申请再审,确保今年底实现全国法院跨域立案服务全覆盖。要扩大跨域诉讼服务范围,探索建立材料收发、委托送达、视频调解、网上开庭等方面的合作机制。,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异地诉讼的不便。要把网上诉讼服务和跨域诉讼服务结合起来,统筹线下跨域服务和搭建跨域诉讼服务管理平台,加快实现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和跨层级联动办理。
周强要求,到明年“两会”前,基本建成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实现立案、调解、快裁快审案件、送达、诉前保全、委托鉴定、申诉等重大对外服务事务100%全流程在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应用率达到100%;跨域备案服务覆盖率100%;诉讼中心解决的实体纠纷数量达到一审民商事案件的60%以上,审判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源头预防化解机制更加完善,案件数量增幅逐步放缓。
“各高院要围绕这一目标,细化切实可行的落地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制定作战地图,倒排时间表,逐项分解任务,集中力量攻关,确保如期完成建设目标。”周强说。
此外,要推动诉讼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将线下服务事项全部整合到网上,让群众线下能解决的诉求全部在网上解决,努力实现法院全天候提供诉讼服务,群众“零跑腿”办理诉讼事务全流程。
编辑:钟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