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行政诉讼 >> 正文
简介: 清华大学法学院刘汉教授曾在《法律思维三十讲》中对诉讼费用制度做了深入的分析,我有幸学习并加深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现在,我想与你分享他的观点。听优秀的人分析问题,往往会引出不止一个谜题。刘汉教授认为,作

清华大学法学院刘汉教授曾在《法律思维三十讲》中对诉讼费用制度做了深入的分析,我有幸学习并加深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现在,我想与你分享他的观点。听优秀的人分析问题,往往会引出不止一个谜题。

刘汉教授认为,作为纳税人,我们的钱是交给的,可以享受提供的公共服务,这很好理解。

但是,一项具体的公共服务是靠税收还是收费来支撑的,其实和事业单位的性质有关。

警察解决的问题往往同时维护了社会的整体秩序,全社会应该共同买单,也就是应该由税收来承担,所以警察不需要花钱,刑事诉讼也不需要交诉讼费。但是,在民事诉讼中,受益者主要是当事人本身,因此不应该由全社会承担费用是必然的,当事人自己支付诉讼费用也是理所当然的。



起诉要交钱吗(法院为什么要收取诉讼费,而不像公安一样提供免费公共服务?)

律师费是不是越低越好?

诉讼费是调节案件数量的杠杆。

法院提供的司法服务就像商品一样。如果价格低,会刺激消费,导致病例少。

以我国为例。近十年来,法院一直面临着案件少的困难。当然,这里有很多原因。比如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越来越多,公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高,想用法律解决问题。有许多新的法律也鼓励人们捍卫自己的权利。例如,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激励了许多员工提起劳动诉讼。

起诉要交钱吗(法院为什么要收取诉讼费,而不像公安一样提供免费公共服务?)

但是我告诉你,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容忽视,就是诉讼费降低了。2007年,我国采用了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与1989年的旧规定相比,诉讼费用大幅降低。跌幅有多大?

比如你的诉讼金额是11000元,按照1989年的老规定,你应该给法院450元,但是按照2007年的新规定,你只需要75元,下降了83%。这还是财产纠纷。如果是劳动争议,便宜一点,均价10元。

据统计,新收费办法实施的第二年,也就是2008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增长了11%,有些地区甚至增长了30%。要知道,之前的案件数量一直很稳定,从2004年开始甚至有所下降。

那么案件数量增加了,后果是什么?

首先,法院压力很大。案件数量少,法官不堪重负,甚至无法应对。比如东莞某法官2019年办案1658件,包括节假日,每天办案4.5件。

其次,办案的社会成本也增加了。如果你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就会增加司法的社会成本,让全社会买单。比如2007年诉讼费降低后,法院经费自然减少,于是当年中央财政拿出30亿元补贴法院系统,之后每年追加投入,2010年增加到858亿元。

这增加的财政投入都是纳税人的钱,也就是说全社会都在补贴打官司的人,这些增加的民事案件无非就是还债和赔偿。主要受益者是当事人本身,但原本这些财政资金可以用于扶贫或环保等其他事情。

没有哪个社会会因为诉诸更多的诉讼而变得富强。即使纠纷处理得很公平,从社会整体来看,也只是左兜右兜,是一种内耗。如果法院多审理这些案件,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增加社会成本并不能解决问题。你可以这么说。现在案件数量少,消费需求大,为什么不增加法院的结案数量呢?

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原因有二。

第一,从法院的角度来说,法官的工作量已经非常饱和,法院的预算不可能逐年增加。

法官也是人,就算有能力,有时候也会受不了,所以在实践中经常听到很多法官被迫下海当律师,挣钱。即使是越优秀的法官,下海的概率也越大,这恰恰容易降低司法审判的质量。

那你肯定要问了,不能增加评委人数吗?

但如果增加法官人数,法院的内部管理成本也会增加,这又是一笔钱。此外,任何公共机构都很难有更多的工作人员。更现实的问题是,很多律师因为案件少,法官压力大,社会责任大,工资不理想,不愿意当法官。据我所知,清华北大毕业后成为法官的学生少之又少。从2016年开始,我国允许从律师中选拔法官,但实际操作中,很少有律师愿意转行做法官。

第二点,法官越多,实际问题越能解决。

美国法官波斯纳曾对美国经验做过经济学分析,认为“法官数量的增加会诱导那些因法院拖延而停止诉讼的人利用法院解决问题”。

你什么意思?特别像处理交通堵塞。往往路越修越堵。比如德国斯图加特,曾经试图通过多修路来解决堵车问题,没想到,道路更加拥堵。韩国首尔曾经拆除了一条交通要道,但并不拥堵,因为它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

所以最后还是要想办法从源头上尽可能的减少案件数量。北京大学法学院李肃教授曾建议,诉讼费用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增加,甚至包括通货膨胀,案件的增加应通过价格杠杆来控制。

解决社会正义问题的成本边界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打压人民维权吗?司法应该追求公平正义吗?

这是我想告诉你的第三点。出于诉讼成本的考虑,必须明确司法处理,司法处理是有边界的,不应该什么都管。只有让法院集中精力处理重要纠纷,才能有更多的司法效率,提高社会效率。

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一句法律格言:“法律不在乎鸡毛蒜皮的小事。”

事实上,我们的现代法律也是如此。比如你的东西被偷了,报警,只有价值1000元以上的才算数额较大,司法机关会刑事立案。在北京这样的地区,就更高了,只要2000元。你看,这不是为了小事浪费宝贵的司法资源吗。

例如,美国联邦法院处理两个州的公民之间的民事案件,只有当当事人要求的损害赔偿超过7.5万美元时,法院才会受理。

而且美国一年几百万的案件中,最终能上诉到最高法院的只有80个左右,而且这些案件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案要案。

这些措施是为了逐步分离不重要的案件。只有通过层层筛选,有限的法官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成本内,运用自己的智慧妥善处理好每一个案件。

而且他们处理好的每一个案件,结果都是为社会提供了路标,建立和宣示了规则。这样,实际上一个案子已经审理完了,全社会都可以举一反三,很多案子就不会再打了。

善用法律武器就是慎用法律武器,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是说出了事就打官司就代表法律意识的提高,而是你遇到什么事都能从法律角度思考最佳解决方案。

本文标签: 起诉要给钱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吉米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点评

  • 长情不及你

    长情不及你

    2022-03-14 09:26:54    回复

    。如果价格低,会刺激消费,导致病例少。以我国为例。近十年来,法院一直面临着案件少的困难。当然,这里有很多原因。比如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越来越多,公民的法律意识越来越高,想用法律解决问题。有许多新的法律也鼓励人们捍卫自己的权

  • 酒巷清风

    酒巷清风

    2022-03-14 06:07:38    回复

    这些增加的民事案件无非就是还债和赔偿。主要受益者是当事人本身,但原本这些财政资金可以用于扶贫或环保等其他事情。没有哪个社会会因为诉诸更多的诉讼而变得富强。即使纠纷处理得很公平,从社会整体来看,也只是左兜右兜,是一种内耗。如果法院多审理这些案件,就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增加社会成本

  • 黎文芳坚

    黎文芳坚

    2022-03-14 00:44:56    回复

    我也是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

红际法律

法律信息科普法律知识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推荐文章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19(房屋装修合同样本怎么写?房屋装修的具体流程?)
  • 合同专用章有编号吗(注意!漯河老俩口被骗)
  • 合同专用章需要备案吗(2022年办理刻章备案都需要什么材料?)
  • 合同专用章样式(最高法院民二庭:关于四个公章实务问题的解答)
  • 合同专用章图片(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各印章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财务章、公章、合同章、发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 合同专用章尺寸大小(行政管理:企业印章管理暂行细则(中小企业适用))
  • 合同专用章电子章制作(「放心签」合同电子签章怎么弄)
  • 房屋装修合同简单范本(房屋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21(房屋装修合同(简单)模板)
  • 湘ICP备2021010099号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