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321 | 评论:1
有同事写道,北京某看守所附近有很多小律所,专门会见犯罪嫌疑人,不涉及分析案情等法律服务。他们只是简单的给家人传递信息,每次收费500元。这种律师服务靠谱吗?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一点都不靠谱。
1.单纯传递生活信息不需要经过律师。
被羁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定期通过书信与家人、亲戚联系,告诉他们不涉及案件的生活信息,比如需要紧急处理的个人事务(归还信用卡、履行合同义务等。),或者让他的家人省点生活费,带点合适的衣服。这些都有可能。家属还可以给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写信,告诉他们一些与案件无关的生活情况,鼓励犯罪嫌疑人勇于认错,积极改造,争取早日走出去。500块钱一次请律师见面,捎个话。没必要说的委婉,但是说的委婉就是浪费钱。如果有500块钱,还不如直接给犯罪嫌疑人,这样他在里面的生活会相对好一些。
第二,无论是侦查阶段还是审查起诉阶段的代理,500块钱都请不到律师。
以我所在的西南小县城为例。侦查阶段的代理费最高不超过3000元,一般为1500至3000元,视具体案情而定。见一两次面,帮助取保候审,但不要对结果做任何承诺。审查起诉阶段的代理费比较高,从5000元到几万元不等(听说过刑事案件几十万、几百万的,但没亲自办理过),看具体案情而定。见面次数会相对多一些,还要到检察院和法院阅卷,自己收集证据,向公诉机关提交律师意见,参与庭审为无罪或轻罪辩护,完成代理义务,直到一审判决下来。但不管怎么说,500块钱雇不到律师。我不清楚北京这个看守所附属的小律所的详细情况。但从正规律所的收费标准来看,是不合理的。
第三,存在误导和欺诈的风险
500元的见面一次,既然不符合常理,那么就有隐藏的目的。这是什么目的?我只能想象夸大会议内容,欺骗嫌疑人家属聘请辩护律师,这才是重点。
律师遇到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家属自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从我们平时与犯罪嫌疑人见面的经验来看,只要一见律师,就有一点歪念头,比如误导在押人员对案件的认知,或者从法律角度给他们施加一些压力,在押人员难免会入圈套,要求家属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然后和律师见了面,告诉家属在押犯罪嫌疑人情绪有多不稳定,强烈要求聘请辩护律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家庭成员是在卖锅里的铁,他们也会以高价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说白了,这是一种隐蔽性很强的民事诈骗,是律师为了承揽业务,增加收入,对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实施的套路。但是,这种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说是涉嫌诈骗的卑劣手段。
嫌疑人家属要为他聘请辩护律师,最后去正规的律师事务所办理,这样可以保证服务质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本文标签: 律师每次会见都要收费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北京ABC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