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70 | 评论:3
当你关注生活中或网络上的一些刑事案件时,往往会看到类似“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缓刑一年八个月”的判决结果。什么是“缓刑”?缓刑是不是不再需要坐牢了?
缓刑是一种刑罚制度,始于1870年的美国波士顿。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属于刑罚的缓期执行,即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刑罚制度,包括一般缓刑和战时缓刑。因为战时缓刑适用于战时,这里就不赘述了,只阐述一般缓刑。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一般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暂缓执行刑罚,并规定一定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实行社区矫正的制度。在考验期内没有依法应当撤销缓刑的理由的,不再执行原刑罚。
缓刑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罪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犯罪分子必须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类罪犯一般犯罪较少,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小。而且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犯罪情节较轻;二是有悔改之心;第三,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第四,缓刑对你所居住的社区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其次,犯罪分子绝不能是累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因为他们主观恶性大,人身危险性大,累犯的可能性大。最后,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最终适用由法院依法决定。但是,18岁以下的人、孕妇和年满75岁的人应暂停服用。
缓刑作为一种刑罚,只是不在监狱服刑,而是在社会上服刑,也就是不坐牢。但是,被宣告缓刑的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规定,服从监督,定期向考察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如果离开所居住或者迁居的市、县,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考验期届满,未违反规定的,不再执行原处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旦适用缓刑,就再也不用坐牢了。缓刑是一种有条件不执行的刑罚制度。在考验期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禁止令,情节严重的,或者在判决发现前又犯新罪或者漏犯新罪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收监执行。
北京恒宁律师事务所
北京恒宁律师事务所
缓刑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中宽严相济、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既表现了对罪犯及其犯罪行为的负面评价,也体现了对罪犯的一定的宽大政策,充分彰显了中国的人道主义精神。
听听律师在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热情的邻居
2022-03-11 20:16:37 回复
期执行,即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刑罚制度,包括一般缓刑和战时缓刑。因为战时缓刑适用于战时,这里就不赘述了,只阐述一般缓刑。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一般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暂缓执行刑罚,并
刺客信条
2022-03-11 21:39:28 回复
区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其次,犯罪分子绝不能是累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因为他们主观恶性大,人身危险性大,累犯的可能性大。最后,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最终适用由法院依法决定。但是,18岁以下的人、孕妇和年满75岁的人应暂停服用。缓刑作为一
酒吧贝斯手
2022-03-11 12:08:37 回复
居住的社区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其次,犯罪分子绝不能是累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因为他们主观恶性大,人身危险性大,累犯的可能性大。最后,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最终适用由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