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85 | 评论:3
记者:王晶编辑:魏冠宏
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张系统背景图显示,在行为感知系统中,公司可以查询到有离职意向的员工的详细信息。一名员工访问求职网站23次,提交简历9次,记录了254次带关键词的聊天。这个可以监测员工离职意向的系统,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据悉,能够提供行为感知系统的公司是沈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心)。这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网络安全、云计算和IT基础设施、基础网络和物联网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它有三个业务品牌:相信知识安全、相信云、相信新IT。官网显示,目前已有超过10万企业级用户在使用深信不疑的产品。
《全国商报》记者在查阅资料时注意到,引发争议的相关行为感知系统深以为然,无法在官网检索到该产品。根据网上流传的一份名为《深信行为感知系统(政企)-内训》的文件,深信这个系统可以解决企业的很多业务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泄密追踪分析、工作效率分析、离职意向分析等等。
行为感知系统可以监控员工的一系列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深以为然行为感知系统BA(Behavior Awareness System)是基于在线行为管理的海量在线日志,对用户行为特征进行深度建模和分析,在不同场景下持续推出行为感知应用,持续挖掘数据价值,帮助机构理解行为风险,简化运维管理。其中,在离职意向分析方面,我深信公司的制度可以提前介入,解决员工离职带来的流失风险和岗位空空缺风险。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后台查询离职意向人数、姓名、职位,甚至可以为员工提供离职意向TOP5。实现原理在于分析员工访问求职网站的频率和频次,分析员工在求职网站投简历的动作。
此外,对深信不疑的产品的效率分析还可以帮助管理者详细检查员工的工作状况。其实管理者可以在后台查看员工的上网记录,从数据中直观的知道不同员工在什么时间段做了什么,比如聊天、看视频、购物、炒股等。,以及旷工时间的长短。
该系统在公司的应用价值可以概括为:“为人事部门提供绩效考核的依据;帮助网络管理员调整员工的上网策略;并帮助企业提高全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深深说服外界讨论的相关产品并不是最近才发布的,而是早已投放市场,被多家公司购买。在2021年半年报中,沈心曾表示,其全网行为管理产品在2009年至2020年连续12年保持安全内容管理品类国内市场份额第一,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随后,记者在深信服官网的搜索行为感知系统时,注意到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并没有显示产品,而在行业解决方案中只找到了智慧校园学生上网行为分析解决方案。
通过百度搜索“行为感知系统BA”,记者可以进入深以为然的官网。但是点进去,网页显示为“404”。
2月13日上午,记者就行为感知系统无法调取的原因致电董秘姜。他说他没关注(无法检索到)这件事,但是行为感知系统BA最近不在列。工作效率分析和离职意向分析都是产品的功能,公司不监控谁的数据,这是客户自己的行为。蒋强调,最近外界热议的离职意向分析,是深度信念产品中的一个小功能。行为感知系统的重点是漏洞跟踪分析,帮助政府和企业用户管理一些内部威胁。而且这个系统只监控办公室电脑和公司内部网络,不会监控员工上网的行为。
在姜看来,员工利用公司的电脑和网络做违规的事情(看视频、聊天等)比较合理。)和企业来管理它们。"如果员工在家使用自己的电脑或网络,这是可以避免的."
蒋不确定最近网上热议的员工离职意向监测系统是不是提供的。但他认为,“客观来说,可以理解为我们是卖刀的,有执照。这把刀是谁买的,怎么处理,我们管不着。”
是否侵犯员工隐私?
对于深以为然的产品,有人在社交平台上评论说“深以为然是一家帮助公司监控员工行为的公司”。同时,也有人质疑相关公司的做法涉嫌侵犯员工隐私。北京贾云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告诉《商报》记者,公司是否涉嫌侵犯员工个人隐私,要看公司在安装这一系统并监督员工行为之前,是否明确告知员工并征得其同意。未经员工同意,这样的行为涉嫌侵犯员工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权。
但赵占领指出,“具体侵权人是使用该系统监控员工行为的用人单位,开发该系统的企业不一定构成侵权。这类软件就像监控摄像头一样,其实是一个中立的工具。是否构成侵权,主要看软件使用者的行为。”
北京闻仲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也持相同观点。在他看来,“通过系统监控是否侵权,主要看监控内容的必要性,以及员工对被监控的知情同意权是否得到保障。"
“在现代职场中,用人单位通过在电脑上安装监控系统来监控员工的工作状态,有助于保护企业的重要数据资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但员工在职场中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也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刘凯进一步分析,“随着劳动者人格意识的增强,以及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颁布,司法机构越来越倾向于限制用人单位收集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权利。因此,用人单位在以劳动管理为目的收集和处理员工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和必要的原则,避免过度收集员工信息,并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商业日报
本文标签: 律师事务所为什么查不到信息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女人经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撑场子
2022-03-11 23:30:31 回复
来说,可以理解为我们是卖刀的,有执照。这把刀是谁买的,怎么处理,我们管不着。”是否侵犯员工隐私?对于深以为然的产品,有人在社交平台上评论说“深以为然是一家帮助公司监控员工行为的公司”。同时
熊仔吃掉月亮
2022-03-11 19:20:54 回复
律的颁布,司法机构越来越倾向于限制用人单位收集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权利。因此,用人单位在以劳动管理为目的收集和处理员工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和必要的原则,避免过度收集员工信息,并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商业日报
抚剑听風
2022-03-11 22:26:59 回复
Awareness System)是基于在线行为管理的海量在线日志,对用户行为特征进行深度建模和分析,在不同场景下持续推出行为感知应用,持续挖掘数据价值,帮助机构理解行为风险,简化运维管理。其中,在离职意向分析方面,我深信公司的制度可以提前介入,解决员工离职带来的流失风险和岗位空空缺风险。
放肆拥抱
2022-03-11 18:08:52 回复
们管不着。”是否侵犯员工隐私?对于深以为然的产品,有人在社交平台上评论说“深以为然是一家帮助公司监控员工行为的公司”。同时,也有人质疑相关公司的做法涉嫌侵犯员工隐私。北京贾云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告诉《商报》记者,公司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