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其他 >> 正文
简介: 编辑导语:本文介绍了简讯这种新的内容创作/阅读模式,并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这种文字订阅平台进行了对比,表达作者对简讯的看法,并推荐对简讯和文字订阅平台感兴趣的童鞋。什么是简讯:简讯是一种新的内容创作/阅

编辑导语:本文介绍了简讯这种新的内容创作/阅读模式,并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这种文字订阅平台进行了对比,表达作者对简讯的看法,并推荐对简讯和文字订阅平台感兴趣的童鞋。

什么是简讯:简讯是一种新的内容创作/阅读形式。作者通过定期发送邮件向订户提供信息或内容。

让我从我的猜测开始:从长远来看,简讯可能是下一个播客。注定是小众,非国民的产品,但长尾带来的力量不可小觑。

一、Newsletter VS 微信公众号

其实都是文字订阅,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这几年没落了。

乍一看,简讯似乎离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不远。那为什么近年来很多微信官方账号创建者选择转行做简讯呢?

简讯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有什么区别?

1.情感价值

相比微信官方账号,简讯的内容通过邮件分发注定更加个性化和真实可信。虽然是群发,但读者还是能感觉到这封信是作者和自己一对一的交流。

给作者发回信,期待作者的回复,也是订阅简讯的乐趣之一,仿佛作者真的是远方的朋友。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和微信官方账号的名字塑造了一个群体,而作为主体的微信官方账号往往忽略了微信官方账号背后运营的作者。

隐私方面,无论是标题下的“X朋友看了”还是文章下的精选留言,都是向读者宣传它是对外开放的。更不用说所有的消息都需要作者有选择的展示,导致作者和读者之间无法进行来回的交流。当然,读者也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与作者交流,但这意味着对话是公开透明的。大家都能看到的评论,注定不是一对一的,私密的谈话。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在邮件写作的时候,很难不把自己代入到写信而不仅仅是写作中去(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好像每个人都受到了邮件的教育。如果你订阅了时事通讯,你会发现基本上每个作者都会在文章后面的邮件格式上签名。同时,读者来信也像邮件过滤器,亲密的交谈也缩短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当安·汉德利评论时事通讯时,她说,“电子邮件时事通讯不是一种分发策略,它是一种关系建立者。”她觉得这句话可以很好地概括简讯的精髓——建立关系。以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为载体,虽然和简讯一样发布信息,但“发布”比“发送”更像是作者自己单方面的输出。

(这只是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在产量上比较,不涉及企业微信官方账号。但不得不感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真的是一个很棒的设计,简单却能够容纳不同人不同组织的需求)

2.信息价值

信息的选择:在这个信息过载、碎片化的时代,广告和智能推荐夺走了我们的信息自主选择权。相比国内流行的app,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克制了很多。在《看看吧》做好友推荐和算法推荐;把“定期阅读”放在订阅号的最前面,尽可能把高质量的文章放在前面(微信在国内环境下真的不容易)。

相比之下,简讯会简单很多,只按时间排序,没有任何标题党,没有插入信息流的广告,也没有智能推荐。所有的信息来源都要靠读者自己去挖掘和选择。

这可能很累,但是简讯真的很适合追求高质量内容提取,想要去中心化信息的人。

对于作者来说,简讯可以说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个人刊物。不要考虑标题党,不要被被赞和转发的指标所困。作者依靠个人信誉,为读者带来信息和观点。全心全意写真诚的内容,也可能是作者对自己输出信息的选择。

信息内容的限制:相比于简讯,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很难添加外部链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容的空跨度(外链相当重要)。

3.市场价值

用最简单的公式来拆分:收入=总用户数* ARPU。

总用户: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依托微信拥有比邮箱更大更稳定的用户池。微信“订阅+搜索+推荐”的逐渐完善,也为众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带来了更多的成长可能。

借助友情链,只要读者在朋友圈分享或者点击“观看”,在理想情况下,浏览和订阅数都可以呈幂函数增长。这样的增长速度,对于仅仅依靠邮件的通讯来说,其实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在私有域流量的管理上,我觉得迅略胜一筹。

正如在信息选择中提到的,时事通讯更像是一种个人出版物,在这种出版物下,作者和读者仍然保持着私下交谈的可能性。这无疑让作者和订阅者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加真实。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虽然有天然的拉群优势,但在群管理、用户群维护等方面还是欠缺很多功能。简讯可以使用各种邮件工具,或简讯平台来分组其读者。通过聚类,作者可以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触达用户,促进转化,提高粘性。

ARPU: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虽然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变现方式很多,但广告是主要的变现方式。

对于一些专注于写深度内容的微信官方账号来说,打赏和付费订阅的功能其实很弱,大家基本都是靠打造个人品牌来付费获取知识。

由于简讯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商业价值还不够,所以我得参考一下北美市场的大致情况。

在北美,简讯的作者基本都是通过付费订阅来实现的。因为时事通讯更强调个人作者,一些作者也依靠“培养的”私人领域流量来签署和销售个人书籍和推广书籍/文章。一些著名的通讯作者也会通过签约的方式进入一些通讯平台,这也是他们收入的重要来源。

平台上,以北美最有影响力的简讯发布平台Substack为例。

用户每订阅一次,Substack会从作者身上抽取10%的订阅费。根据今年的数据,Substactop10的作者仅一年就有2000万美元的总收入。今年3月,Substack的B轮也达到了65M,从A轮的15.3M到B轮的13倍。只用了9个月。可以看出Substack在北美的势头非常强劲,具有很好的商业价值。

二、Newsletter面临的挑战

毕竟国情不同,北美的数据并不代表迅在中国也能取得同样惊人的成绩。

那么简讯在中国可行吗?简讯能走多远?

在我看来,要想让迅销在中国发展,至少有以下几点是迅销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1.媒体的狭窄本质

中国的mail用户少,用户池太浅。除非是腾讯的邮箱,一般邮箱都没有频道强提醒,无法促使用户打开邮件。那么简讯的提醒是否可以通过其他媒体/途径向用户推广强提醒呢?(即时其实挺适合的,但是你只能靠自己的即时用户,你也在做自己的即时通讯平台)或者可以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整合吗?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做强力提醒?

2.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平台?

播客一直是基于rss的。播客平台往往一开始只需要做成发布+订阅的平台,产品就可以轻做。但是简讯可以吗?我暂时存疑,觉得大概率的简讯会比播客重很多。

简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简讯发布工具,但如果国内简讯平台只能做成简讯发布工具,在市场上肯定没有优势。那么除了发布工具,国内的时事通讯平台还应该具备哪些功能才能实现amoment?我还没想到。

3.清算问题

中国有多少人会为内容付费?国内用户从来没有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培养这个习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既然中国人人都可以接受知识付费,那么信息付费的习惯是否也可以是一场赌博?

4.作者的订阅增长

对于刚起步的作者来说,初期的成长可能比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更艰难。平台能否帮助中尾作者联手?还是靠播客把水从播客分流到时事通讯?(根据我的推断,听播客和看时事通讯的用户应该是重叠的。)

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A引流B,按人头多少流量可以收费,或者转化可以拿提成。(AB不一定是作者,播客也可以引流简讯。)【我只是说说,欢迎讨论】其实这个挺重要的。如果有一个平台可以帮助解决作者订阅增长的问题,我感觉这个平台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5.状态控制

当然,简讯平台的规模能否被国家规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分散的信息能否被政府接受,在政府的监管下会砍掉多少简讯,将是简讯做到一定程度后用户池不断扩大的一大障碍。

制作通知的软件是什么(Newsletter VS. 微信公众号,Newsletter在国内真的可行吗?)

三、写在最后

其实一开始也不想写那么多,但是突然对简讯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有了一些想法,觉得至少写下来就不会错过了。这些想法非常简单明了。如果你对简讯或内容有什么想法,欢迎来找我讨论~

简讯对我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新世界。也许我们不知道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但是我觉得如果我们想了解这个世界,通过别人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我们可能会对这个世界和别人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email protected]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标签: 手机制作通知用什么软件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君子之交淡如水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点评

  • 夜深思公子

    夜深思公子

    2022-03-11 22:12:03    回复

    时代,广告和智能推荐夺走了我们的信息自主选择权。相比国内流行的app,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克制了很多。在《看看吧》做好友推荐和算法推荐;把“定期阅读”放在订阅号的最前面,尽可能把高质量的文章放在前

  • 纸船

    纸船

    2022-03-11 11:36:46    回复

    轻做。但是简讯可以吗?我暂时存疑,觉得大概率的简讯会比播客重很多。简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简讯发布工具,但如果国内简讯平台只能做成简讯发布工具,在市场上肯定没有优势。那么除了发布工具,国内的时事

  • 傲娇王子

    傲娇王子

    2022-03-11 20:58:22    回复

    或内容。让我从我的猜测开始:从长远来看,简讯可能是下一个播客。注定是小众,非国民的产品,但长尾带来的力量不可小觑。一、Newsletter VS 微信公众号其实都是文字订阅,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这几年没落了。乍一看,简讯似乎离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不远

  • 迷雾森林

    迷雾森林

    2022-03-11 13:47:06    回复

    ck为例。用户每订阅一次,Substack会从作者身上抽取10%的订阅费。根据今年的数据,Substactop10的作者仅一年就有2000万美元的总收入。今年3月,Substack的B轮也达到了65M,从A轮的15.3M到B轮的13倍。只用了9个月。可以看出Subs

  • 祁静梁枫

    祁静梁枫

    2022-03-11 11:05:50    回复

    简直难以置信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

红际法律

法律信息科普法律知识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推荐文章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19(房屋装修合同样本怎么写?房屋装修的具体流程?)
  • 合同专用章有编号吗(注意!漯河老俩口被骗)
  • 合同专用章需要备案吗(2022年办理刻章备案都需要什么材料?)
  • 合同专用章样式(最高法院民二庭:关于四个公章实务问题的解答)
  • 合同专用章图片(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各印章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财务章、公章、合同章、发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 合同专用章尺寸大小(行政管理:企业印章管理暂行细则(中小企业适用))
  • 合同专用章电子章制作(「放心签」合同电子签章怎么弄)
  • 房屋装修合同简单范本(房屋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21(房屋装修合同(简单)模板)
  • 湘ICP备2021010099号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