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83 | 评论:2
“案件来自村里,小矛盾在村里解决,矛盾在源头解决。”8月24日,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法院原庭长吴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形成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音联动’机制网络,将通过确认调解协议制度巩固调解成果。既节约了司法资源,降低了诉讼成本,又提高了诉讼效率,使案件审理走上了便捷、经济、高效的快车道。”
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法院老市人民法院位于秦岭北麓渭河以北的老城区。辖区面积250多平方公里,辖5个镇(老石镇、孝义镇、林迪安镇、角斜镇、鲁管镇),112个行政村,24万多人,主要审理辖区内的民商事案件。2020年,法院共受理民事案件601件(含旧案67件),结案564件,结案比例1.04,结案率94%,其中移送撤诉451件,移送率80%。全院干警办理的案件无一涉及申诉、信访、投诉,赢得了辖区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法院干警用真情和业绩书写了“公正司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篇章,多次受到表彰。其中,2015年、2016年被共青团中央、最高法院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201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渭南政法楷模”光荣称号;2017年被市委授予“渭南标杆年度集体奖”;2020年7月,被省高院授予“集体二等功”。2021年,被渭南市委政法委表彰为“全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三调联动”机制发挥了什么作用?记者开始了他的探索之旅...
完善综合调解网络,用好司法调解的威慑力
8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我看到法院建筑外观整洁庄严。走进法院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法律文化墙,里面有专门的调解室,还有现代化技术的审判庭。在法庭上,记者遇到了一起民事调解案件的当事人和代理民事调解案件的律师,并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案件故事。
“十几万元的欠款,我以为不会要回来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只用了十几天就成功调解了这一系列案件!”因此,在镇街道办了20多年农业经营部的张虹兴奋地告诉记者。十多户欠她化肥钱,最长的快七年了。实在没办法了,就起诉到法院。“听村民说,看到法官开车到村里,去被告人家里,我很激动。疫情期间,法官能开车挨家挨户找被告,付出太多。听说大部分欠费户接到法院法官电话后,马上表示愿意还钱。少部分人,一到法院调解室,态度突然变好,愿意还钱,但是压力太大,要求分期还。看他们态度有没有好转,说话有没有诚意,我就答应了。”
53岁的王增强是陕西凯希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是一起离婚案件中被告的代理人。因为孩子是通过试管培养出来的,所以都很珍惜。对孩子的监护权有一场激烈的争论。双方一见面就吵得不可开交,根本谈不拢。后来,女方起诉到法院。经过法院法官和双方律师协商努力,双方都不再情绪化,知道要在法律框架下思考,回归理性。最后,双方最终就子女抚养费达成一致。孩子由女方抚养,男方每月支付1200元抚养费,可随时探视。如果女方不想养,就把孩子交给男方,不用给他抚养费。法院很快出具了民事调解书。
听完两个案例,记者明显感受到法律的威慑力在司法调解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切实做好调解工作,市法院不断构建辖区内基层调解组织和调解小组网络。一是针对辖区面积大、人口多的实际,采取全院干警包干的办法,明确乡镇联系方式,积极与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沟通,积极配合镇司法所,深入村组宣传动员执行,建立乡镇两级人民调解组织,协助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目前,所辖5个镇112个行政村建立了调解组织,共有人民调解员和特邀调解员336人。乡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村干部担任调解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全力支持调解工作,同时协助接待来访群众,亲自参与调解工作,使人民调解工作呈现出范围全面、程序简化、方式多样化的新局面。
完善“三音联动”机制,增强行政调解的凝聚力
因此,市法院不断完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深化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在所辖5个乡镇建立了法院、村司法所(乡镇派出所及相关单位)、村民调解委员会三音联动工作机制。
8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老城派出所,见到了社区民警李宇。他是三音派出所的联系人。他出生于1991年,有五年的社区警察经验。说到行政调解,他很有经验,也很自信:“我一直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从事行政调解,确保矛盾不上交。村里有调解的警务室,但我们一般都是直接下地干活。调解的目的不是激化矛盾,能当场解决的直接解决。小的矛盾纠纷一般调解后不去法院确认,较大的纠纷和估计容易反复的纠纷必须去法院确认。”他讲了一个案例:7月19日,一位村民和一位村民的妻子开车到华州区赤水镇和他们的河南朋友晚上去钓鱼,村民不慎溺水身亡。一个河南的朋友帮忙办了葬礼。到20日中午,村民的妻子和家人都不让他离开。他别无选择,只能在市法院报警,声称自己被软禁。李玉立即去了派出所,赶到了现场。了解情况后,他将双方带回派出所警务室,与老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老城区法院进行调解,并于21日达成协议,赔偿死者家属11.5万元。
接着,记者来到位于老城镇政府大院的老城司法所,见到了71岁的三音联动司法所联系人陈。他曾退休,因其丰富的调解经验而被重新聘用。2016年3月调入司法局,一直在原市司法所调解中心工作至今。他是镇调解委员会的成员。他说,“镇党委高度重视调解工作,全镇26个村都成立了村级调解委员会,共106人,要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他意识到镇上调解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是解决调解问题的最佳途径,并提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他讲述了一个合作成功的案例:6月5日,春光村一组生产道路被切断,马上开始夏收,直接影响了30户村民的小麦收成,10多人来到镇政府反映情况。本来生产路两边田里的村民都想多占点地。这些年来,他们不停地侵占生产路,一方怀疑另一方侵占得多,实际上把生产路给切断了。司法所掌握情况后,立即向法院和派出所反映。于是,法院、派出所、司法所、村干部一起把双方带到了现场。看完现场,法院法官首先从法律角度向当事人说明了行为的危害性。司法干部告诉当事人讲道理,然后要求立即恢复道路。但其中一个妻子拒绝,派出所立即口头传唤,带走,带回派出所继续工作。其余的人立即开始工作,一个半小时后道路就恢复了。
通过与两人的交流,记者感受到难以调解的纠纷,“三调联动”机制成员单位的无缝衔接,重新凝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法院和司法官员每季度举行联络会议,进行业务培训和案例交流。同时,建立了警民联系制度,帮助农村基层调解组织宣传法律,分析案件根源,掌握村村通情况,现场调解案件,取得了明显成效。几年来,调解网络的有效运行促进了调解结案率的逐步提高,调解结案率连年保持85%的纪录。调解的有效开展明显改善了群体性上访现象,是新时期实践和发展“乔峰经验”的具体体现。
推动调解协议确认和巩固人民调解的强制力
“如何保证非诉案件的调解效果?”于是,市法院吴院长回答了记者的疑惑:“过去我们解决的是群众的非诉纠纷。当时矛盾解决了,然后又反悔,导致到处打官司或者信访。现在,我们利用“调解协议确认”制度来避免这种情况。确认调解协议具有解决纠纷高效率、零成本的特点,赋予了调解协议依法强制执行的优势。”
8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老城法院管辖的角斜镇广新村村委会。眼前的两层党群服务中心建得非常漂亮。一楼有专门的调解办公室,门上挂着警务工作站和司法调解室的牌子。在这里,记者遇到了村书记刘宝鼎。据他介绍,他于2012年加入村委会,2015年至2020年任村主任,2012年1月至今任村书记,2017年至今任村调解委员会主任。他说:“村里没什么大矛盾,除了东父母缺西家人,婆媳矛盾,邻里纠纷,土地边界问题。但是,处理好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是不懂法的损失。好在有三调联动机制。”此时,刘树基脸上洋溢着自豪。他说,之前村里两兄弟因为母亲的抚养费发生过争执,一时无法确定。他是旧城市法院的陪审员。庭审结束前,他去吴院长办公室当面咨询,豁然开朗。在法律框架下,刘树基依法进行了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了扶养协议,故市法院依法确认了该调解协议。老人高兴地说:“我对老人还是有安全感的。”通过刘树基的讲述,记者感受到,在人民调解中,村里的亲情和友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在上述钓鱼意外溺水的故事中。因此,市法院、老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派出所参与了本案的调解过程,渔界朋友也在此事件中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积极与死者家属达成赔偿协议。因此,市法院引导当事人确认调解协议,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死者家属也顺利拿到了11.5万元的赔偿金。当事人感叹,真不敢相信我们之间的矛盾这么快就解决了。
因此,市法院& # 39;三音联动& # 39;机制是临渭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一线调处工作的关键环节,应当大力支持和倡导。”渭南市临渭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亚龙对老城区法院“三调联动”机制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来源:临沂法院
编辑:王千
本文标签: 天津王增强律师事务所在什么地方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添福娱乐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孤傲脾气大
2022-03-11 16:12:10 回复
“三音联动”机制,增强行政调解的凝聚力因此,市法院不断完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深化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在所辖5个乡镇建立了法院、村司法所(乡镇派出所
撲克臉
2022-03-11 13:31:54 回复
012年1月至今任村书记,2017年至今任村调解委员会主任。他说:“村里没什么大矛盾,除了东父母缺西家人,婆媳矛盾,邻里纠纷,土地边界问题。但是,处理好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是不懂法的损失。好在有三调联动机制。”此时,刘树基脸上洋溢着自豪。他说,之前村里两
从零开始
2022-03-11 12:04:11 回复
,婆媳矛盾,邻里纠纷,土地边界问题。但是,处理好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是不懂法的损失。好在有三调联动机制。”此时,刘树基脸上洋溢着自豪。他说,之前村里两兄弟因为母亲的抚养费发生过争执,一时无法确定。他是旧城市法院的陪审员。庭审结束前,他去吴院长办公室
独恋一枝花
2022-03-11 09:55:54 回复
官电话后,马上表示愿意还钱。少部分人,一到法院调解室,态度突然变好,愿意还钱,但是压力太大,要求分期还。看他们态度有没有好转,说话有没有诚意,我就答应了。”53岁的王增强是陕西凯希律师
夜晚归客
2022-03-11 13:41:07 回复
?”于是,市法院吴院长回答了记者的疑惑:“过去我们解决的是群众的非诉纠纷。当时矛盾解决了,然后又反悔,导致到处打官司或者信访。现在,我们利用“调解协议确认”制度来避免这种情况。确认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