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16 | 评论:1
来源:人民日报原创稿
近年来,随着快递、外卖行业的发展,相关犯罪日益增多,犯罪手段也在不断升级。虚构和虚假签名的快递,用于有针对性的盗窃、勒索和外卖业务.............................................................................................................................................................人民网整理了相关案例作为提醒。
案例一:虚构交易盗窃手机
周某虚构收件人及地址,在某网络平台下单,以货到付款方式购买某品牌手机一部。当手机送到其工作的快递站点分发给其他快递员时,周某趁他人不备,将手机放入其送货车内盗走,然后进行销售。经价格评估,被盗手机价值4499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鉴于周系自首,已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且自愿认罪悔罪,依法可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周犯盗窃罪,判处拘役4个月,缓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案例二:“购买”手机诈骗快递
2019年,赵使用虚假身份通过某平台购买手机,并约定货到付款。后来快递员编造自己与卖家协商取消快递公司代收的手机货款,骗取快递员在未支付货款的情况下将某品牌手机快递给他。后来快递公司付给手机卖家7600元。
2021年,赵再次使用类似手段骗快递员在未支付货款的情况下将一部手机快递给他,意图使用类似手段骗走价值人民币7500元和人民币29000元的手表两块。赵被警方抓获后,快递公司无法与其取得联系,将手表退回。
法院经审理认为,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捏造事实、隐瞒真相,多次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案例三:外卖商家敲诈勒索案
周与刘勾结。他通过某平台订餐后,在收到的外卖里放了蟑螂。他以吃外卖后身体不适,去诊所看病等为由,向多名受害人勒索钱财。,所得钱财均分。
法院经审理认为,周某、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索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敲诈勒索罪,依法应予惩处。周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并处罚金一万五千元。刘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法官提醒:从业人员要提高警惕,依法维权。
1.在涉及快递、外卖的犯罪中,侵犯财产权的犯罪占绝大多数,犯罪分子大多是利用被害人管理财物的便利而不小心实施犯罪的。因此,快递、外卖从业人员在工作时要注意妥善保管货物,不要随意堆放货物,并养成送货时随手上锁的习惯。
2.快递、外卖配送的从业人员在收发货物时,要注意货款相符,及时开箱验货,发现待付货款异常时要提高警惕,与各方沟通核实情况,严格执行交易流程,不要轻易提前发货。如有诈骗嫌疑,必要时报警。
3.快递、外卖的从业人员在面对涉嫌敲诈勒索时,应该积极依法维权,而不是心平气和。
本文标签: 盗窃快递案中给被害人赔偿有什么好处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华尔街法见闻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农家傻子
2022-03-11 17:59:00 回复
多是利用被害人管理财物的便利而不小心实施犯罪的。因此,快递、外卖从业人员在工作时要注意妥善保管货物,不要随意堆放货物,并养成送货时随手上锁的习惯。2.快递、外卖配送的从业人员在收发货物时,要注意货款相符,及时开箱验货,发现待付货款异常时要提高警惕,与各方沟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