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工伤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64 | 评论:2
资料来源:法律之家
作者:杨熠
特别说明:本号中所有注明“出处”或“转自”的作品均为自媒体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本观点。
妥善处理工伤,
有这么多步骤,
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01。确认劳动关系
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事务部[2005]12号关于建立劳动关系的通知,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受用人单位劳动管理,从事由用人单位安排的有偿劳动的劳动者;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在确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以参照下列文件: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员工工资表)和各项社会保险费缴纳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出具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文件;
(3)劳动者填写的《登记表》、《登记表》等招聘记录;
(4)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用人单位对第(一)、(三)、(四)项中的相关证明承担举证责任。
律师建议:
认定工伤的前提是证明用人单位与受伤害职工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本规定适用于企业未与工伤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会保险费、工资以现金形式支付的情形,虽然本条第二款所列“第(一)、(三)、(四)项”由用人单位承担。但在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不提供。这就需要受伤员工去搜索相关证据,比如工资单、打卡记录、工作证、用工申请表、员工花名册、工作服等能够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
02。申请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其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未按照前款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申请工伤认定的材料有: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从业人员的身份证明;
(三)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
(4)初步医学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
职工本人不能申请,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的,还应当提交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和申请人与工伤或者工伤职工的关系证明。
有下列情形之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还应当提交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一)属于交通事故的,提交公安交警管理部门确定事故责任的结论证明;
(二)从事抢险救灾、救援等活动,维护、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提交公共管理和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
(三)因公致残或者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旧伤复发的,提交本人残疾证明和指定医院旧伤复发诊断证明;
(4)因公外出下落不明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证明;
(5)因执行职务造成人身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
(六)特殊情况下需要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齐全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申请材料。
律师建议:
特别注意申请工伤认定的限制。工伤职工或者直系亲属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为一年,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计算。很多工伤职工因为不知道工伤认定时限,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后悔不已。
0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21号令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致残且伤情相对稳定,或者已经停工留薪(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报告。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
(2)有效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相关规定复印或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资料;
(3)受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律师建议:
受伤职工在领取工伤证且情况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上规定列举了劳动能力鉴定需要的材料,工伤职工可以按照规定自行领取。
04。申请劳动仲裁
根据每位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伤残等级分为一至十级,最低为十级,由低到高递增。具体来说,赔偿费用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计算。即使是被评定为最低10级的工伤职工,也包括护理费、医疗费、停工期间的工资(即误工费)、交通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赔偿金。
律师建议:
这个问题涉及到工伤的赔偿项目。各地标准不同,但一般工伤赔偿项目是一样的。工伤职工可以参照用人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根据自身伤残等级计算赔偿费用。如果计算赔偿有困难,可以咨询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或当地社保局。
05。申请强制执行
仲裁裁决生效后,向仲裁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知道用人单位的财产线索,需要说明并提供给法院。
律师建议:
在工伤赔偿中,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拒不履行生效裁定或者转移财产,需要在工伤发生后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车辆、银行账户、机器设备等财产信息,必要时可以在诉讼前进行财产保全。
特别说明:
司法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债务,搞“拖延战术”。比如提起诉讼确认劳动关系后,职工不服向法院起诉,或者取得工伤证明后,职工对工伤证明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或者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后,职工不服仲裁裁决提起上诉等。,以至于该员工长期得不到补偿。面对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在适当让步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尽快获得赔偿。
感受:[/s2/]
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属于弱势群体,尤其是员工在工作中受伤,不仅要自己支付治疗费,而且没有生活费,诉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高昂的律师费,很多受伤员工望而却步,老板给的赔偿只有很少一部分损失,有的甚至为了留在原单位直接放弃工伤赔偿。我深表同情,所以写这篇文章,希望能有所裨益!
本文标签: 工伤赔偿标准咨询哪里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王立群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