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234 | 评论:1
春风充满了新事物,它不会辜负辉煌的日子和里程。春节过后,田野的绿色生机展露无遗,工厂和车间24小时运转接单...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进,各行各业都在奋力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中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勤春早,农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在于春耕。随着气温升高,从岭南之地到东北平原,从鱼米之乡到江南,梯田开始灌溉,耕地正在“升级”,农机排队检修,一幅春耕备耕的繁忙画卷从南到北展开。
目前,在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李沐山镇的海南农垦热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咖啡种植园里,一簇簇成熟的红色果实在咖啡树的枝头上诞生,种植者们正忙着采摘新鲜的咖啡果实,不一会汗水就湿透了他们的衣服。
近日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掀起了春耕春种热潮,田野里到处是犁耙田、插秧的繁忙景象。据悉,勐海县计划2022年冬春种植粮食作物10万亩。截至目前,早稻育秧达到3.5万亩,鲜食玉米和马铃薯分别种植1.4万亩和3000亩。
“专家指导整个过程,该施肥了,给它浇水,打药控制昆虫和杂草...他们天天来田里,比我还着急。”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张庄镇渣庄村种粮大户周群元笑着说。雨水节气过后,河南省小麦逐渐进入复壮期,农业专家奔赴全省各地指导春耕管理,帮助农民因地制宜,见苗施策,为夏收提供有力支撑。
在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尽管冰雪融化,勤劳的农民已经开始准备春耕。“我们从2月13日开始对农机进行检查维修,对磨损损坏的零部件进行统一采购、更换、维护和保养,确保农机备耕保质、快速、高效推进。”黑龙江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春生说。农业机械维修、农业材料采购和培训...早春二月,黑土地上已经显露出春天的生机。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全国春耕备耕已自南向北陆续展开。目前西南地区冬小麦已经拔节,黄淮海地区冬小麦还在越冬,2月下旬将大面积返青。在华南,再过十天左右,早稻就要开始浸种育秧了。东北地区准备耕种的农资已陆续到位,各地种子、化肥、农药供应充足。由于适宜的光照和温水,中国超过3.3亿亩的冬小麦、1亿亩的冬油菜和0.8亿亩的蔬菜长势良好。农业农村部明确,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6亿亩,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豆油种植面积稳步增加。稳口粮、稳玉米、扩豆扩油,“稳中有扩”成为今年春耕的主基调。
在确保春耕用肥的基础上,多种技术和技术下乡将为今年稳产高产开好头、迈好步。
2月18日,在贵州省榕江县车江坝区智能育苗中心大棚内,农技人员手指就能调节大棚内的温度,自动喷水系统正在给秧苗浇水。针对近期天气变化频繁、冷热不均的情况,贵州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大棚播种育苗,利用技术手段调节温度,利用智能化管理助力春耕生产。
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镇的“无人农场”,近日迎来建成后的第一个春耕季节。今年,在这里给小麦施肥除草的不是农民,而是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和无人机。在农场办公区,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农场大脑”的电子大屏幕远程监控麦田情况,还可以实时了解田间土壤、空气体温度、湿度等信息。“无人农场”目前拥有20多架植保无人机、1台无人收割机、1台无人播种机、地下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水肥预警监测系统等。
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现代生物技术育种试验区,科研人员在园区内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忙着按区域播种不同品种的水稻,无人机在农田上空飞行,采集相关数据...这片300亩的试验田里种着大豆、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打开电脑就能一目了然,所有的土壤指标、大气环境数据都通过大数据中心。
手机成为新的农具,数据成为新的农资,农业现代化为春季农业生产增添了亮色。
在虎年,有足够的精力开始工作
“感谢两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周到细致的服务,我们不仅有机会通过专场招聘会在杭州找到工作,还解决了我们的交通问题,一路免费乘坐飞机和公交车!”工人姜女士激动地说。
2月16日,元宵节过后的第一天,包括姜女士在内的22名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工人,带着家乡的美食和家人的期盼,免费抵达浙江杭州萧山机场。随后,杭州市西湖区人社局安排他们乘车前往各自的企业。此前,西湖区、青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精心组织了“东西劳务协作”网上招聘会和“东西协作活岗位”活动,成功吸引了22名青川县务工人员来杭就业。据了解,西湖区积极开展省际劳务合作,先后在四川省青川县、九龙县、贵州省凯里市、镇远县市、湖北省宣恩县等地联合举办网络招聘会和“现场带岗秀”活动,推出岗位3995个,达成意向200人。
为尽快恢复工作生产,各地启动“春风行动”,密集开展网络招聘、现场发帖等网络招聘活动,促进供需双方更快对接;同时,直接定制班车、航班等。许多地方都推出了帮助就业者顺利重返工作岗位的计划。
目前,当地企业正全速恢复生产,显示出充沛的精力。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深圳企业回收率97%,员工返岗率近93%。截至2月15日,浙江省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1.7%,复工进度好于去年同期,复产速度加快,一季度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
“各种订单都排到9月份了。”在专注于生产各类体育用品的给力体育(绍兴)创新智造中心,农历正月十五过后,所有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
54秒!这是广州瑞松科技智能柔性生产线创造的速度,不到一分钟就能自动装配一辆车的四个门和两个盖。虎年春节过后,公司的智能生产线迅速恢复了繁忙的景象。
“去年公司营收18亿,今年要冲刺30亿!”2月17日上午,在福建福清袁弘工业园的关羽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兴正在忙碌:安排公司给700名复工的员工做核酸检测;和团队一起研究扩大企业规模;接待银行上门服务人员...
虎年有虎之力,抢一季度,生产一线一片新风。
初春的荆楚大地,江汉运河龙洲垸船闸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船闸大修工程全面推进。鄂州花湖机场施工现场,高耸的梅拉形塔台、工字形换乘中心、两条长3600米的跑道一片繁忙,鄂州顺丰换乘中心建设一片告急。武汉联通未来城、鄂州红莲湖大数据产业园未来三路开通试运营,即将正式通车...湖北组织开展全省交通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鼓励各地春节期间继续施工,督促各地抓住一季度黄金施工季节,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窗框安装、扶梯安装、室内精装修...放眼望去,海南省中医院(含省职业病医院)新院区施工现场,满是精神抖擞的工人,敲打声此起彼伏。项目负责人徐志坚介绍,该院设计1000张床位,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医保服务。为了今年6月底交付使用,目前工地已经实现满负荷运转。
事实上,2月7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陕西就召开了2022年第一季度全省优质项目推进会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省市重点项目963个,总投资4470亿元。当日,福建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视频连线开工仪式,涉及项目230个,总投资2398亿元。2月8日,湖北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一季度全省集中开工项目1913个,总投资1.4万亿元,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此外,河北雄安新区一季度密集开工项目43个,总投资601亿元。石家庄469个项目密集开工,总投资1001.7亿元。2022年沈阳,首批项目密集签约,432个项目总投资3795亿。
全国许多地方的一大批重大项目正在密集开工。虎年开始按下“加速键”。工地上,机器轰鸣,挖掘机上下翻飞,成为各地冲刺经济开门红的生动注脚。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s2/]
2月15日,就在四川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一周后,成都振芯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整理出一份清单,希望借助大会发布的“高端人才服务数字化专员”计划,实现“今年至少增加10名R&D人员”的目标。
前不久,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2022年“十大攻坚计划”,从政府服务、政策供给、人才发展、要素保障、宜居城市、亲青社会六个方面入手,打造优商环境“六大生态”。比如,针对投资建设项目涉及部门多、事项复杂、周期长的问题,设立工程建设一站式服务区,推动主辅线56项事项、服务人员、服务窗口100%集中;为解决各部门重复提交材料、协同服务整合效率低下等问题,整合高科技智慧政务系统,生成服务专用二维码,分期分批对5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码”办理。
审批服务流程的优化将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像成都,很多地方都提出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梳理发现,在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优化营商环境”、“减免税费”成为高频热词。
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力争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000亿元。“用‘真金白银’换取市场主体轻装上阵、重点前行”“按照‘第一时间加顶级优惠’的原则,推动所有政策直接享受、快速享受、尽快发力”。
河南省提出,2022年深化“万人帮万企”政策,实施提高R&D费用扣除比例等政策,企业R&D投资增长17%以上。
江西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2022年风暴改革的“一号工程”,通过实施“一事一议”改革,全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对市场主体的态度和服务水平作为营商环境第一位,上海、江苏、浙江的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同等匹配。
四川、重庆、吉林、广西等省份也就如何落实减税降费新组合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出了具体而温暖的改革措施。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是重要的制度供给,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有了好的营商环境,创业者才能敢于投资,安心经营。
"这是项目施工登记书,我们可以凭它开始施工."2月16日上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二楼窗口,亿达机械厂项目经理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新发放的施工登记函。“我们上午拿的地块,2个小时就办完了施工许可,真是滨海速度!”原来,天津专门建立了政务服务与招商引资的协同联动机制,深入一线服务项目建设,提供专业、精准、高效、系统的全流程服务,为“拿地建”的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2月16日,江苏南通高新区2022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17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产业项目全面启动,拉开了高新区“招商突破年”的序幕。据了解,南通将2022年定为“招商引资突破年”,在招商引资方面提供无麻烦、有求必应的“店员”服务。
无论是政府要做“店小二”,提供“保姆式服务”,还是提出“不求人”,让创业者“站C”,各地都想尽办法从不同角度争夺营商环境,吸引市场主体。在其他地方,市委市政府领导干部的个人手机号码已经公开,有问题可以直接电话举报。
从很多地方不约而同地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会议,把“改善营商环境”作为第一年的第一件大事,就可以看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各地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稳定市场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刮风下雨,然后又是新的航程。我们为新的一年开了一个好头。奋进的中国,会努力,会努力,一起展望未来!(记者叶紫)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初夏遇故人
2022-03-21 23:08:41 回复
部门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大棚播种育苗,利用技术手段调节温度,利用智能化管理助力春耕生产。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镇的“无人农场”,近日迎来建成后的第一个春耕季节。今年,在这里给小麦施肥除草的不是农民,而是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和无人机。在农场办公区,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农
等星星坠落
2022-03-21 17:49:21 回复
的第一个工作日,陕西就召开了2022年第一季度全省优质项目推进会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省市重点项目963个,总投资4470亿元。当日,福建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视频连线开工仪式,涉及项目230个,总投资2398亿元。2月8日,湖北举
痴汉梦话
2022-03-21 15:31:00 回复
人勤春早,农忙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在于春耕。随着气温升高,从岭南之地到东北平原,从鱼米之乡到江南,梯田开始灌溉,耕地正在“升级”,农机排队检修,一幅春耕备耕的繁忙画卷从南到北展开。目前,在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李
躺地日天
2022-03-21 23:43:30 回复
实现“今年至少增加10名R&D人员”的目标。前不久,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2022年“十大攻坚计划”,从政府服务、政策供给、人才发展、要素保障、宜居城市、亲青社会六个方面入手,打造优商环境“六大生态”。比如,针对投资建设项目涉及部门多、事项复杂、周期长
猖狂浪子
2022-03-21 22:35:42 回复
在确保春耕用肥的基础上,多种技术和技术下乡将为今年稳产高产开好头、迈好步。2月18日,在贵州省榕江县车江坝区智能育苗中心大棚内,农技人员手指就能调节大棚内的温度,自动喷水系统正在给秧苗浇水。针对近期天气变化频繁、冷热不均的情况,贵州各级农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