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其他 >> 正文
简介: 在“金三银四”的求职旺季,一些求职者陷入了网络虚假招聘的“陷阱”。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调查发现,招聘网站背后有很多黑色产业链。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有卖家公开售卖招聘平台的“证明材料”:“营业执照45元一

在“金三银四”的求职旺季,一些求职者陷入了网络虚假招聘的“陷阱”。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调查发现,招聘网站背后有很多黑色产业链。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有卖家公开售卖招聘平台的“证明材料”:“营业执照45元一套,还可以指定城市和行业”“所有平台都可以安排”。假材料通过审核后,公司发布各种虚假招聘信息,有的出售个人信息,有的骗人参加传销,有的骗取求职者钱财。

专家建议,招聘平台对企业资质的审核并非“一蹴而就”,应从制度层面立法规范平台建立长效审核机制,实现线下核对、实时监控、动态核查。

●南方日报记者孟建齐磊

调查

招聘平台《证明材料》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公开出售

近年来,一些招聘平台被诟病“资质审核不严”。

“通常平台只对招聘方进行形式上的审核,只要求法人身份认证信息、联系方式、‘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等材料。”广州市红棉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玉芳表示,对上述材料的初审符合法律规定,但关键在于如何保证材料的长期真实性。

记者暗访发现,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有卖家公开售卖招聘平台的“证明材料”:“45元一套营业执照,可指定城市和行业”、“可安排所有平台”。买家只要交钱,不需要提供任何个人身份信息就可以拿到假的营业执照,并在卖家所谓的“技术指导”下,骗过平台人脸识别系统获得企业认证。根据买家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卖家提供不同的报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随后,卖家将记者拉入一个黑灰交流群。群里不时有人用自己的账号发布代购工作,也有人通过平台公开教授人脸识别的方法,或者直接出售认证账号。“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企业认证后,骗取求职者的简历销售是最常见的牟利手段。更有甚者会‘掩盖’手头的不正当业务,或者直接选择诈骗。”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刘玉芳表示,出售来历不明的营业执照或者利用营业执照非法获利,可能构成伪造机关公文罪;无论是如何在招聘网站出售求职者简历,还是帮助他人私自获取公民个人联系方式并非法获利,都涉嫌触犯出售、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此外,付费教他人使用技术手段通过招聘平台审核,可能涉嫌传授犯罪方法。

困境

“起诉平台最大的障碍是举证难”[S2/]

用户因虚假招聘信息遭受损失,平台能否“独善其身”?

记者注意到,去年3月1日,人社部发布《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明确提出“从事网络服务的人力资源机构应当建立完整的网络招聘信息管理系统,依法审查用人单位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也认为,平台必须对招聘信息发布者的资质进行审核。平台未尽到审核义务,发现问题,接到投诉后未采取必要措施,或者未向用户提供合理有效的投诉渠道,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如果网络平台对发布的信息提供有偿服务,比如推荐、置顶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平台的身份从‘第三方信息服务器’变成了‘广告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平台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朱对说:

但是,要成功地指责平台并不难。“在刑事领域,招聘平台与求职受害者之间建立中介服务合同。通常,他们对招聘公司与求职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并不知情,一般不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刘玉芳说。

民事起诉费多少钱一件(“营业执照”45元一套 记者暗访揭开网络招聘平台审核漏洞)

“民事领域起诉平台最大的障碍是举证难。”刘玉芳表示,一般情况下,要追究平台在民事领域的责任,需要在起诉过程中证明平台“未尽到审核义务”,这对于普通受害人来说是不现实的。“比如某平台的审核机制存在漏洞,这个漏洞是技术问题还没发现,还是平台为了降低成本吸引业务故意为之?”

反措施

招聘平台需要建立长效审核机制[/s2/]

平台如何更好的履行审核责任?“平台对招聘人员资质的审核不是‘一蹴而就’。必须建立长效审核机制,做到线下把关、实时监控、动态核查。”朱向建议道。

近年来,一些大型网络招聘平台正在不断完善审核机制,如成立线下审核小组,定期检查平台内企业相关信息的真实性。朱伟认为,相比高昂的明星代言费,增加审核成本是值得的。“平台最终会获得用户的信任”。

但在朱看来,类似“线上+线下”的审核机制,只能靠平台意识,缺乏法律规范。“网络招聘和直播、网游一样,关系到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这类新兴领域需要在立法层面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在监管方面,相关部门要建立‘线上+线下’综合治理模式,既要抓线下‘坏人’,又要弥补线上漏洞。”朱向建议道。

作为一名普通求职者,如果不小心掉进了虚假招聘的“陷阱”,应该如何维权?“先报警。”刘玉芳说,一方面报警有助于保护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警方及时介入调查取证。同时,她提醒,各种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账单等。应该在申请的时候保存,一旦被侵权,可以作为以后维权的证据。

来源:南方日报

本文标签: 民事起诉费多少钱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茅于轼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点评

  • 儒雅君子

    儒雅君子

    2022-03-20 13:08:47    回复

    在卖家所谓的“技术指导”下,骗过平台人脸识别系统获得企业认证。根据买家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卖家提供不同的报价,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随后,卖家将记者拉入一个黑灰交流

  • 小猪配王子

    小猪配王子

    2022-03-20 16:39:00    回复

    实性。记者暗访发现,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有卖家公开售卖招聘平台的“证明材料”:“45元一套营业执照,可指定城市和行业”、“可安排所有平台”。买家只要交钱,不需要提供任何个人身份信息就可以拿到假的营业执照,并在卖家所谓的“技术指导”下,骗过平台人脸识别系统获得企业认证

  • 娄寒莎琦

    娄寒莎琦

    2022-03-20 06:11:06    回复

    振作点儿

  • 田康维飞

    田康维飞

    2022-03-20 06:11:06    回复

    那怎么办?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

红际法律

法律信息科普法律知识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推荐文章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19(房屋装修合同样本怎么写?房屋装修的具体流程?)
  • 合同专用章有编号吗(注意!漯河老俩口被骗)
  • 合同专用章需要备案吗(2022年办理刻章备案都需要什么材料?)
  • 合同专用章样式(最高法院民二庭:关于四个公章实务问题的解答)
  • 合同专用章图片(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各印章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财务章、公章、合同章、发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 合同专用章尺寸大小(行政管理:企业印章管理暂行细则(中小企业适用))
  • 合同专用章电子章制作(「放心签」合同电子签章怎么弄)
  • 房屋装修合同简单范本(房屋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21(房屋装修合同(简单)模板)
  • 湘ICP备2021010099号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