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其他 >> 正文
简介: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案例数据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以Xi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 * *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意见》,


民事起诉费多少钱2021(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附答问))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

主要案例数据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以Xi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 * *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意见》,按照“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我”的总要求,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以高质量的检察、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发展服务,确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刑事检察案件数量同比增长,办案质量和效率稳定

(1)审查逮捕和起诉。【/S2/】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86.8万人,同比上升12.7%;未逮捕38.5万人,同比上升65%,未逮捕率31.2%,同比上升7.9个百分点。共起诉174.9万人,同比上升11.2%;决定不起诉34.8万人,同比上升39.4%,不起诉率16.6%,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

被起诉最多的5个罪名分别是:危险驾驶罪35.1万,盗窃罪20.2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12.9万,诈骗罪11.2万,开设赌场罪8.4万。

(二)坦白从宽制度的适用。在已办理的审查起诉案件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的人数占同期审结人数的85%以上;检察机关的定刑量刑建议占量刑建议的90%以上;对于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法院采纳了同期提出的量刑建议的97%以上。

(三)监督和处理刑事诉讼

1。登记和监督。【/S2/】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立案(撤案)6.2万件,同比增长16.2%;督办后,公安机关已立案(撤案)5.4万件,占督办件数的87.6%,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

2。纠正违法调查活动。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提出纠正侦查活动中违法行为7.5万件,同比上升48.4%;纠正案件7.3万件,监督采纳率97.5%,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

3。犯罪抗议。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提出抗诉8850件,与上年基本持平。法院改判发回重审案件4330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67.9%,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4。纠正违法的刑事审判活动。【/S2/】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提出纠正刑事审判活动中违法行为1.4万件,同比上升58.3%;同期,司法机关纠正了14,000起案件。

(四)刑事执行检察情况。【/S2/】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不当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提出纠正意见5.8万件,同比上升10.5%;纠正刑事执行中的违法行为5.8万件,同比上升72.5%;提出纠正监外执行违法行为7万余件,同比上升16.9%;纠正不当履行财产判决案件4.3万件,同比上升25.7%,执行金额4.4亿元。

(五)办理司法人员犯罪案件。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2253件,同比上升58.6%。

二是民事检察监督更加深入,监督意见更加准确

(1)对民事生效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的监督。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民事生效判决监督案件8.1万件,其中向法院提出抗诉5319件,同比上升6.5%。法院再审变更[[]具体包括再审后变更判决、调解、发回重审、和解、撤诉四种结果。]]3530件,占审结案件的88.1%,同比上升7.4个百分点;提出再审检察建议8803件,法院采纳率96.9%,同比提高28.2个百分点。

(二)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4.5万条,同比上升37.8%,法院同期采纳4.5万条。

(三)监督民事执行活动。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中的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5.4万条,同比上升43.6%,法院同期采纳5.4万条。

(四)民事虚假诉讼的监督。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提出的民事诉讼监督意见8816件涉及虚假诉讼,同比下降13.7%。

(五)民事支助起诉。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支持起诉4.4万件,同比上升80.9%,其中支持农民工起诉2.9万件,同比上升80.7%。

三。行政检察监督的多元化与行政纠纷实质性解决的深化

(1)对行政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监督。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6万件,其中向法院抗诉245件,同比上升34.6%;法院再审变更87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71.9%,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22件,同比上升12.1%;同期法院裁定再审案件122件,采纳率55%,同比上升16.6个百分点。

(二)行政审判活动的监督。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行政审判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9000余条,同比上升48.4%。

(三)对行政执行活动的监督。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行政执行中的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2.9万条,同比上升13.1%。

(四)行政争议的实质性解决。2021年,共有9,100起行政纠纷得到实质性解决,其中435起已历时10年以上。

四。公益诉讼领域不断拓宽,公共利益保护得到加强

(一)立案。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16.9万件,同比上升12.3%。其中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万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4.9万件。新立案4.5万件,同比上升68%。

(二)诉前程序。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启动诉前程序14.4万件,同比上升10.9%。

(三)诉讼与判决。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1.1万件,同比上升34.8%。同期,法院一审裁判支持率为99.8%,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五、未成年人起诉的“双向保护”和特殊制度的持续跟进

(1)回顾抓捕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7万人,未批准逮捕2.8万人。不批捕率为50.4%,同比上升11.3个百分点,高于刑事犯罪整体不批捕率19.2个百分点。在同一时期,有46,000人因对未成年人犯罪而被捕。

(二)审查起诉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决定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5万人,不起诉2.3万人,不起诉率39.1%,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高于刑事犯罪整体不起诉率22.5个百分点。审结2万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占审结的29.7%,同比上升8.8个百分点。同期,61,000人因对未成年人犯罪而被起诉。

(三)开发相关的特殊系统。【/S2/】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未被逮捕、起诉、被判处刑罚、未满刑事责任年龄未受刑事处罚的人员开展专项预防措施5000余项,同比增长1.4倍。帮助2000多名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同比增长1.5倍;开展法治讲座2.2万场,同比增长6.8%。

六。知识产权检察案件数量增加,统一履职效果初显

(一)刑事起诉。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嫌疑人1.4万人,同比上升15.4%。

起诉涉及的罪名主要是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分别为6024人和5084人,占起诉总数的79.2%。

(二)民事、行政检察工作。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涉及知识产权的民事、行政生效判决和调解监督案件544件。案件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权属和侵权纠纷395件,占总数的72.6%;知识产权合同纠纷78件,占比14.3%。

七。信访总量下降,司法救助继续深化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接待群众来信来访89.5万件,同比下降1.2%;受理刑事赔偿申请和决定给予刑事赔偿的案件数量分别下降8.9%和13.8%。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提供司法救助4万人次,同比增长48.1%,支付救助款6.1亿元,同比增长47.2%。

八。定期开展反腐败斗争,全面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打黑除恶斗争工作情况。【/S2/】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决定起诉涉黑涉恶犯罪2.1万人,同比下降70.5%;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决定起诉近500人。

(二)服务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21年,因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被提起公诉13.4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职务犯罪单位不起诉率为38%,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对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民事、行政生效判决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1400余件,同比上升41.7%;对民事、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提出检察建议2900余件,同比上升51.8%。

九。医院领导处理的病例增多,处理的病例类型多样

(1)招生医院领导的办案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领导办案67.8万件,同比上升12.1%。其中,各级检察长办案6.6万件,占9.7%;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及招生机构其他领导办案61.2万件,占90.3%。

进院领导办理的案件中,刑事检察类案件(含刑事执行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申诉检察)49.1万件,占72.5%;民事、行政检察案件5.9万件,占8.7%;公益检察10.8万件,占15.9%;案件管理2万件,占2.9%。

(二)检察长出席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的情况。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和受检察长委托的副检察长参加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1.6万次,同比上升7.9%。

最高检控署负责人于2021年发表声明

就全国检察机关主要案件数据答记者问

3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的重大案件数据。在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的背景下,全国检察机关办案数据有哪些新特点?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从宏观上看,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的主要案件有哪些新的变化或特点?请告诉我们关于他们的情况。

案管办负责人:2021年是党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检察制度建立90周年。一年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检察机关坚持深入贯彻***法治思想并将其融入检察工作,扎实贯彻落实党中央意见,按照学历史要明、学历史要增信任、学历史要实的要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学史为尊、学史为践,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开展教育整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依法履职,检察工作在新的起点上迈出新步伐,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现役办案数量明显增加。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理各类案件363.7万件,同比上升20.9%;其中,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63.5万件,同比上升24.4%;提起公益诉讼16.9万件,同比上升12.3%。

二是办案质量不断优化。起诉案件定罪率99.97%,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民事抗诉变化率为88.1%,同比上升7.4个百分点;行政案件监督意见采纳率为70.6%,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整改率为99.5%,较2018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三是办案手段更加多样。在办案中,我们坚持投诉源头治理,同步举行听证会10.5万次,同比增长2.5倍;坚持“救尽救尽”原则,为4.8万人提供司法救助6.1亿元;通过办案,提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7万条,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检察力量。

记者: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已经实施三年了。请简单介绍一下2021年的大致情况。

案管办负责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2018年10月建立以来,检察机关经历了从不敢适用、不适用到尽力适用、规范适用的过程,努力发挥这一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办案相关数据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方面整体适用率稳定保持在85%以上,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职务犯罪和重大犯罪适用率分别提高13.2和12.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办案效果逐渐显现,轻微案件从简从宽处理,情节恶劣的案件依法从严起诉。2021年,认罪认罚不起诉的有28.4万人,占不起诉人数的81.8%,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完善量刑建议工作机制,规范量刑建议程序,量刑建议采纳率达到97%以上。

记者:“少捕慎诉、慎押”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化和延伸。检察机关的办案数据有哪些相应的表现?

案管办负责人: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结合近20年来我国刑事犯罪的结构性变化,提出并不断推进实行少捕、慎诉、慎审。去年4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坚持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检察机关严查批捕,加大不批捕不逮捕的适用。2021年,不捕率为31.2%,同比上升7.9个百分点。严把审查起诉关,充分发挥不起诉的过滤作用,在检察环节拦截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2021年,不起诉率为16.6%,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实行全程羁押必要性审查,有效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2021年,羁押必要性审查17.7万件,同比增长2.3倍。创造性地将诉前羁押率作为办案质量的评价指标,引导承办人有效运用上述方法,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

记者:病例比这个概念提出两年多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去年有哪些变化?跟我们说说吧。

案管办负责人:为深入贯彻***法治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高人民检察院自2019年以来探索构建了以“案案比”为核心的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两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一方面,他们积极部署,狠抓落实,指标运行带来了办案质量和效率的明显变化。以2021年刑事起诉“案数比”为例,移送和内生案件减少45.2万空,年审查起诉平均办案时限比去年同期减少5天左右。另一方面,尊重办案实际,积极充实完善“案案比”指标。2021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科学评价、质量导向、简化实用、突出可操作性的思路,发布了新的《检察机关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并对《检察机关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修订,于2020年1月发布实施。其中,评价指标“案案比”的选取更加准确,突出了“案结”的重要性,覆盖面更加广泛,民事、行政检察的“案案比”更具操作性,新增了公益诉讼检察和申请控制检察的“案案比”,覆盖“四大检察院”;对“案比”结果的追求更符合实际,设定了全国和基层医院刑事检察与普通犯罪、重大犯罪、职务犯罪、经济犯罪的“案比”参考值。这些变化使“案案比”这一评价指标更加科学,更有利于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记者:检察机关提出要做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老阿姨”。在服务非公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做法和办案数据?

案管办负责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冲击,全国检察机关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放在服务党和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创新举措,精心安排,

一是“四个检察院”共同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2021年,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1.9万人被提起公诉;对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民事、行政生效判决提出抗诉600余件,同比上升56.1%。

第二,坚决贯彻少捕、慎诉、慎审的刑事司法政策。全年对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不批捕1.5万人或不起诉2.5万人。

三是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室,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2021年因侵犯知识产权被起诉1.4万人,同比上升15.4%;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监督案件544件,同比上升3.1倍。

第四,深入推进企业合规改革试点。督促企业做出合规承诺,进行合规整改,努力让企业“活下去”、“留得住”、“经营好”。在10个省市检察机关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

记者:近年来,检察机关通过在监狱、看守所开展巡回检查,确保“高墙内的正义”。从案例数据中得出什么结果?

案管办负责人:2018年以来,监狱巡回检察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最高检开始在山西等20个省份试点看守所巡视工作;《人民检察院巡回检察工作条例》的颁布,为巡回检察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遵循。在巡回检察中,重点开展刑罚变更执行监督,纠正违法违规“暂予减假”案件5.8万件,同比上升10.5%。同时,巡回检察与查办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相结合。2021年,查办监狱系统和看守所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400余件。

记者:民事起诉有哪些亮点?跟我们说说吧。

案管办负责人:民事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最全面、最充分的司法检察工作。全国检察机关以民法典的实施为契机,树立权力监督与权利救济相结合的民事检察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一,努力营造法制营商环境。在民事判决结果监督中,全国检察机关提出涉及非公经济发展的抗诉、再审建议1400余件。

第二,密切关注涉及民生的案件。劳动争议、房屋买卖、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涉及民生的案件近5万件,同比上升52.8%;支持农民工等特殊群体起诉4.4万件,同比上升80.9%。

第三,积极帮助解决“执行难”。民事执行活动检察建议5.4万件,同比上升43.6%。例如,广东省杜绝了这种焦点不当的执行问题,部署开展了“终了案”专项监督活动,纠正了滥用“程序结案”、拖延实体时间较长的民事执行案件,依法有效帮助解决“执行难”。

记者:行政争议的实质性解决已经成为实际行政检察工作的重要抓手。这项工作今年有哪些新进展?

案管办负责人:全国检察机关在履行行政诉讼监督职能的过程中,不仅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工作,还积极开展行政争议的实质性解决工作,整体、彻底地解决行政争议,促进了行政案件的解决。各级检察机关融入办案监督,促进纠纷解决。全年实质性解决行政纠纷9100件,其中判决结果监督案件2500余件,执行活动监督案件2500余件,审判活动监督案件100余件,其他各类监督案件近4000件。在具体做法上,注重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将解决行政争议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湖南省长沙市院在审查谢氏兄弟与区政府拆迁安置补偿纠纷案时,发现该街道是拆迁重点区域,拆迁信访案件较多,于是积极参与该街道积压信访问题的解决会议。成功化解谢氏兄弟案后,又应街道之邀介入化解了3起行政拆迁领域的信访积案。

民事起诉费多少钱2021(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附答问))

记者: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今年这项工作是如何推进的?

案管办负责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致力于解决公共利益屡受侵害却难以获得司法救济的问题。全国检察机关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中,着眼于推进和社会治理,深刻剖析公共利益受损的原因,努力做到一案一警、治一方、惠一方。

一、充分发挥行政公益诉讼功能,通过诉前咨询、提出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方式,加强横向合作,督促行政机关履行监督职责,形成保护公共利益的合力。今年共执行行政诉前程序12.7万件,诉前整改率达99.5%。

第二,积极发挥民事公益诉讼的追责功能,通过惩罚性赔偿提高违法成本,对侵权人和潜在违法者产生威慑和警示作用。2021年,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7000余件,向污染企业和个人索赔环境损害赔偿金5.9亿元。例如,河北省保定市检察院对一家严重破坏长城遗址及周边生态环境的石材加工企业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提出赔偿林地生态功能损失50余万元、生态损害惩罚性赔偿50余万元等诉讼请求。

第三,聚焦“无人区”,积极稳妥开拓新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新领域公益诉讼案件4.5万件,占全部立案的26.7%。如青海省军人残疾院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惠政策未落实到位,此案已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优惠政策的落实。

记者: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去年,检察机关在促进互谅互让、全面落实“六个保护”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

案管办负责人:2021年,检察机关将认真贯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积极将检察司法保护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五大保护之中,创新进取,积极履职,努力做到“1+5 > 6”、“1+5 =现实”

加强监护和监督,有助于发挥家庭保护的基础作用。针对侵权和监护缺位,支持起诉、建议撤销监护资格的案件758件,同比分别上升47.8%;建立“监管监护令”制度,发出1.9万份“监管监护令”。

深化检校合作,督促落实校园安保机制。继续做好1号检察建议的监督落实工作,推动3.9万多名检察官在7.7万多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

坚持标本兼治,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通过强制报告制度处理了1,657起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推广岗位查询749万条,督促有犯罪记录人员2900人予以辞退、开除。

加强网络防护,促进网络环境净化。结合办案向有关部门通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情况,起诉利用电信网络对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人员近7000人。

加强政府保护,促进部门间协调。与相关部门合作推进未成年人纹身治疗、未成年人食品包装、儿童导演合作等。,并帮助打通政府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立足法律监督,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的保障作用。起诉6.1万人对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对2万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起诉,对2.3万名不起诉,最大限度地让未成年人回归社会。提起未成年人公益诉讼6000余件,同比上升3.2倍,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众多未成年人利益保护的难点和痛点。

记者:我们知道,回复信访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常态要求。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使这项工作更加切实有效?

案管办负责人:2018年以来,人民信访全面推行,制度成为常态要求,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7天内程序回复率为99.7%。及时回应基本实现全覆盖,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具体来说,一方面,权威回复起主导作用,领导干部带头处理疑难复杂的信访案件,基层受理的第一批信访全部由院领导处理;另一方面,用实质性的答复来解决矛盾和纠纷。最高人民检察院选择100件长期信访疑难案件,开展“化解百件积案行动”。目前已全部办结,多名长期信访人表示不再申诉,多年的矛盾彻底化解。

记者:虚假诉讼一直为社会所诟病。检察机关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惩治虚假诉讼?

案管办负责人:虚假诉讼不仅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极大地损害了司法公信力。检察机关通过各种渠道集中梳理线索,主动作为,深挖细查,依法惩治虚假诉讼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诉讼环境。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对涉及虚假诉讼的民事监督案件提出监督意见8816件,起诉虚假诉讼犯罪1135人。

全国检察机关积极构建一体化办案机制,严厉打击虚假诉讼犯罪。刑事起诉与民事起诉同步推进,证据交换,程序互促,成果共享,逐案深挖。如广西梧州检察院在办理一起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中,发现虚假诉讼线索50余条。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拓宽虚假诉讼监管范围。虚假诉讼中的“高发区”,如劳动争议、保险理赔、民间借贷等。对借款合同、买卖合同、劳动合同等领域的虚假诉讼问题提出抗诉1200余件。

深入挖掘虚假诉讼案件背后的司法人员违法问题。民事检察监督移送涉嫌虚假诉讼线索500余件,实现了“个案监督”与“人的监督”的有机结合。

记者:检察听证已经成为党中央对检察工作的制度性要求。检察机关听证有什么特点?

案管办负责人:公开审理是检察机关以程序公正促进实体公正的创新表现,是践行新时期乔峰经验的积极履职,是以公开促公正深化司法民主、取信于民的自觉履职。公开听证会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听证会的范围更广,融合程度更深。刑事申诉、民事申诉、控告等各类案件的审理,在受理、审查、结案等不同阶段进行。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举行公开听证会10.5万次,同比增长2.5倍。

二、探索“简易听证”。在处理投诉方面,举行了5,000多次简易公开听证会,以便及时解决冲突和争端。

第三,邀请专业人士,提高听证会的公信力。对于案件中复杂的专业性问题,邀请具有相关专业经验的人员参加听证,提高检察听证的专业化水平。如安徽省处理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检察机关对鉴定意见进行公开听证,邀请医学专家担任听证员,在提高决定科学性的同时,满足申请人意见询问的要求,促进诉讼源头治理。

第四,听证被用来促进冲突的解决。[/s2/]公开审理与司法救助、赔偿相结合,深度化解矛盾。在举行听证会的案件中,涉及司法协助的案件有9000多件,同比翻了一番。

(作者:孙)

本文标签: 民事起诉费多少钱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千里草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点评

  • 清风吹客衣

    清风吹客衣

    2022-03-20 10:34:18    回复

    峰经验的积极履职,是以公开促公正深化司法民主、取信于民的自觉履职。公开听证会呈现以下特点:首先,听证会的范围更广,融合程度更深。刑事申诉、民事申诉、控告等各类案件的审理,在受理、审查、结案等不同阶段进行。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举行公开听证会10.5

  • 撒狗粮了

    撒狗粮了

    2022-03-20 14:01:54    回复

    解决行政争议,促进了行政案件的解决。各级检察机关融入办案监督,促进纠纷解决。全年实质性解决行政纠纷9100件,其中判决结果监督案件2500余件,执行活动监督案件2500余件,审判活动监督案件100余件,其他各类监督案件近4000件。在具体做法上,注重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将

  • 濮阳策程娴

    濮阳策程娴

    2022-03-20 06:10:45    回复

    真的吗

  • 卓建萍妍

    卓建萍妍

    2022-03-20 06:10:45    回复

    下巴掉了

  • 池嘉瑾榕

    池嘉瑾榕

    2022-03-20 06:10:45    回复

    蛮好的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

红际法律

法律信息科普法律知识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推荐文章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19(房屋装修合同样本怎么写?房屋装修的具体流程?)
  • 合同专用章有编号吗(注意!漯河老俩口被骗)
  • 合同专用章需要备案吗(2022年办理刻章备案都需要什么材料?)
  • 合同专用章样式(最高法院民二庭:关于四个公章实务问题的解答)
  • 合同专用章图片(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各印章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财务章、公章、合同章、发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 合同专用章尺寸大小(行政管理:企业印章管理暂行细则(中小企业适用))
  • 合同专用章电子章制作(「放心签」合同电子签章怎么弄)
  • 房屋装修合同简单范本(房屋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21(房屋装修合同(简单)模板)
  • 湘ICP备2021010099号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