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97 | 评论:2
最近反诈骗宣传力度越来越大——反诈骗警察在网上宣传反诈骗知识,在各种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进行直观的反诈骗宣传,在商业广场进行长时间的反诈骗广播。大家手机上基本都下载了“反诈骗中心”软件,可以说是非常贴近国防了。
诈骗是利用受害人心理防线的薄弱,骗取私人财物的行为。诈骗环境要么是愉悦的,比如告诉你在家躺着也能赚钱;要么就是暴虐,比如伪装成公检法工作人员威胁、诈骗群众。手段和形式多种多样,防不胜防。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是什么?那么,出轨或者欺骗能算诈骗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捏造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公私财产”不仅指人民币,还包括股票、增值税、债券和劳动力。而且诈骗往往伴随着故意杀人、拐卖妇女儿童罪、传销等一系列恶性犯罪。因此,诈骗罪绝不简单,不可小觑。
关于欺诈的法律法规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的,也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金额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为“数额较大”,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为“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诈骗犯是公安机关处理不了的。在执法实践中,警察会遇到以暴力手段抗拒抓捕的诈骗分子,或者诈骗分子认识到事情败露后,在毁灭证据的同时以暴力威胁警察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处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据刑法第三百条第三款规定,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迷信强奸妇女或者骗取财物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最近发生了多起网络诈骗和利用互联网进行电信诈骗,也是根据刑法第266条处罚的。
严重的欺诈案件
诈骗团伙头目,主犯;累犯或流窜作案;欺诈法人和其他相关急需生产资料,造成严重后果的;骗取用于抢险救灾、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资金和物资的。,造成严重后果的;诈骗财物无法返还的;利用诈骗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造成被害人死亡等严重后果的;有诈骗犯罪记录;诈骗十余次。
欺诈的构成条件
并非所有的欺诈和欺骗行为都是欺诈行为。第一个条件是,诈骗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如果诈骗数额较大,即3000元以上,可以构成诈骗罪。有些犯罪虽然追求的是财物,但性质不同于诈骗。比如1998年,上海一个大学生被一个小女孩骗到一个山村,然后卖掉。这种行为是拐卖,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而不是诈骗罪。
第二个条件,诈骗罪在客观上往往表现为以诈骗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物。诈骗手段一般分为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两者的本质都是让被害人陷入错误的认知,进行财产处置(交钱,告知银行卡密码等。)罪犯想要的。如果欺诈的内容不是使当事人处分自己的财产,如商家夸大其产品和服务,且程度没有超出容忍范围,则不属于欺诈的欺诈行为。
第三个条件,在欺诈和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知。如果是因为诈骗行为造成的错误认知而没有处置财物,则诈骗罪不成立。如果碰瓷人员利用对方视野盲区,或者在对方不注意的情况下趴在车前,司机会因为碰瓷人员倒地威胁而产生“撞倒对方”的错误认知,从而做出财产处罚,这不是诈骗罪,而是敲诈勒索罪。
第四个条件,主观上必须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构成本罪。未成年人适用《刑法》第十七条相关规定。
一般欺诈
一般诈骗罪与盗窃罪相同,其量刑标准与诈骗罪不同——犯一般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无论何时何地,首先要注意的是人身安全。时刻保持警惕。欺诈者总是无孔不入。接到莫名其妙的危险电话,不要急于相信。第一时间报警。擅自处理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山野的霧
2022-03-19 09:11:07 回复
用诈骗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造成被害人死亡等严重后果的;有诈骗犯罪记录;诈骗十余次。 欺诈的构成条件并非所有的欺诈和欺骗行为都是欺诈行为。第一个条件是,诈骗罪的客体是
抚裙
2022-03-19 12:22:35 回复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处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刑
我能喝一桶水
2022-03-19 17:25:07 回复
最近反诈骗宣传力度越来越大——反诈骗警察在网上宣传反诈骗知识,在各种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进行直观的反诈骗宣传,在商业广场进行长时间的反诈骗广播。大家手机上基本都下载了“反诈骗中心”软件,可以说是非常贴近国防了。诈骗是利用受害人心理防线的薄弱,骗取私人
炮灰不想死
2022-03-19 17:40:03 回复
第三个条件,在欺诈和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知。如果是因为诈骗行为造成的错误认知而没有处置财物,则诈骗罪不成立。如果碰瓷人员利用对方视野盲区,或者在
本文已有2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