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51 | 评论:1
你好,我是杨颖。是Xi安的一名律师,从业11年。
11年来,我做了很多诉讼案件,承担了很多法律顾问工作,现在有了自己的团队。
前几天去参加了一个同行举办的“模拟审判”的活动。活动现场,各方律师斗智斗勇,精彩纷呈。
但这次我没有自己去打官司,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这让我有了另一个视角去审视活动的效果。
不仅注意到有观众走神,就连我也忍不住拿出手机玩了一会儿。
事后我也很坦白的告诉主办方,我觉得这个案子有点晦涩,没有专家拆解,让很多同行的精彩表演没有看到,很可惜。
简单来说就是“/s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看不出门道,会觉得不够热闹。
无独有偶,小美(《谈了四年的男朋友刚收拾东西走了》的女主角)邀请我做一个普法分享。
我就试一试,看能不能尽力让外行看出门道来,今天分享给大家检验一下。
小美很可能的情况是,作为A公司的店长,她帮助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合作合同,结果合作失败,A公司翻脸不接受,说这件事应该由小美本人负责。
而乙方坚持认为小美应该承担责任,因为考虑到A公司在其他地方表现不好,他们查封了小美的房子。
小美一审败诉,要赔偿110万。二审后,她将其发回一审法院重审。最后,她扭转了局面,不必支付赔偿金。
在这个案子的审理过程中,小美一直跟我说,她最感激我的陪伴,觉得我陪着她一起度过了难关。即使最后官司输了,她也会承认。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普通人真的很难卷入诉讼。
小美告诉我,官司没打完,房子被查封,每当高兴的时候,就觉得心里有块石头,可以说是很彻底了。
小美是一个来自新疆的女孩。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人也漂亮善良。平时见到她,都比较外向。
但是二审那天,她进了法庭,坐在一个板凳上等待开庭。她悄悄拿出一袋坚果问我能不能吃,说她没吃早饭,怕吃不到。我说,吃吧,法庭还没开始呢。
我理解这种心理,因为法院是的审判机关,他们在建筑设计上采用了高吊顶、对称等设计手法,室内装修也采用了深色,显得凝重。评委席要高大庄严,评委身着长袍的样子处处透露着威严。
这种建筑风格和场景并不出现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但却无形中带来了压力,所以小美尽管脾气活泼,还是忍不住紧张起来。
律师如何对抗这种紧张?我们经常去,习惯了就变得“脱敏”。而且我们受过法律教育,知道这是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机关的威严,不敢撒谎有利于审判。我知道为什么,我也经常看它是什么,所以自然不会有这种感觉。
所以如果你自己家里有案子,担心在法庭上说错话,想对抗紧张,不妨感受一下。有一些已经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申请旁听。不知道会害怕,知道就不会。
我该怎么帮小美对抗紧张?我说你没做错什么。你为什么紧张?她一下子就精神了,她说,哦,我没做错什么。应该是他们紧张了。
所以只要你没做错什么,法院就不会把你怎么样。
熟悉这个号的读者都知道,我常说,一切案件都是“[S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所以开庭查明案件事实是一件大事,当事人会各说各的,所以法官需要结合证据通过提问来查明事实,双方也可以互相提问。
对于律师来说,这部分的工作就是保证法官的问题回答没有错误,保证对方律师的问题回答没有错误,保证你向对方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
我们来看看如何确定法官问题的答案没有错。
这个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只要对法官的陈述是诚实的,前后一致的,唯一要提醒的就是要简洁,因为庭审要做笔记,法官庭审后的点评也是以笔记为准,说太多也没用,太复杂了让人分心。
比如离婚案件中,为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当事人往往会说自己带孩子有多辛苦,为什么他从来不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回家也不帮写作业。他没有任何老师的微信,也没有去过学校的任何家长会。
这种信息是不能记录的,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这个时候律师就得帮客户翻译了。比如上面她说的那一长串,我来说,就是一句话:“子女由原告照顾、学习多年,被告从未尽到任何抚养义务。”
大概率我会补充一句:“所以孩子应该由原告抚养。”
因为这最后一句话是我之前陈述的目的,所以我要不断强调自己的目的,以达到“多触”,不断重复我对法官的诉求,确保他明白我的意思。
对方问题的关键答案是简单准确。
因为做出最终判决的是法官,而不是对方,所以法官会问关键问题。对方的问题无非是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把答案打包成问题,或者想方设法让你绕过去,所以简洁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有一次,一个欠款的案子,对方律师问我,这个案子的原被告是认识的,中间有一笔款项,我们也把钱转回给你了,所以这笔钱也和某个合同有关吧?我说不行。
他还等着我说,我不说了,没了。法官可能也想笑,说你可以解释一下。我说我已经提交了证据,账目清楚,没有问题。显然,他的问题也是徒劳的。
了解你的主张,然后一直持有它。不必和对方过多纠缠,因为说多了就输了。说多了,别人收到的信息会被听者选择。只有简单的消息才能保证绝对准确。
如何向对方提问,也是对律师审判能力的考验
。一般来说,我不喜欢问对方问题,因为如果我问了,他会用我上面说的来对付我。我不是白要了吗?
所以,我提问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得到我想要的答案。要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被设计成绝对固定的,要么我不是在要求答案。我是在问决定案件结果的法官,看他的回答有多少逻辑漏洞。
先说如何确定答案是绝对固定的。这项技能在刑事案件中特别有用。
因为刑事案件的审理周期比较长,往往是开庭半年后,每一方对信息的把握都不够准确,特别是如果不是自己的当事人,根本没见过面,性格如何,会怎么回答,完全不可控。
那时候我绝对不会问开放式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那怎么样?”这种让他自由发挥的问题我怕他乱说。
我总是问
封闭式的问题,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往往最后答案都是“是”。比如我一般会问,你在某年某月向公安机关录的口供是否属实?他只能回答“是”,因为如果他说“不是”,他就是没有向公安机关说实话。而他不知道我要问什么,就回答是。
然后我就可以确定辩护意见是按照公安机关做的笔录出具的,这样我就不会因为他的胡说八道而在法庭上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了。
还有一次,开民事案件时,他们没有明确约定商品价格,就按行价定。我心不在焉地问,XXX是你们行业领先的网站吗?他没有反应,就说“是”。当然,如果他说不是,我会问是哪个网站?
最后,我的意图是,我们用这个网站上公布的价格来结算,让他认可这个网站的可信度。但是如果我问这个网站的价格,你同意吗?然后他肯定的说,不行,我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定价。
当然,有时候我提问
是为了向法官表明对方说谎,那么我会加上很多与答案相反的前提。比如小美的情况,我想证明B公司也知道小美给A公司签了合同,然后我一问就说“我看到合同里有提到A公司的名字,还说某某钱是A公司出的,小美还发了朋友圈,是你和小美还有A公司负责人一起吃饭的照片,祝你们合作愉快什么的。你不知道这个合同是要由A公司来履行的吗?”
这个时候他说“知道”或者“不知道”都是不对的,因为“知道”意味着小美是给A公司签约的,说“不知道”显然是胡说八道,他只能走来走去,在没有合理理由的短时间内,只能重复之前的话,但这个过程足以让法官认定他撒谎。
除了问答,律师在法庭上的高光时刻无疑是最后的
辩论阶段。但是,律师的辩论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而是当原告讲完后,才轮到被告发言。
我们不跟对方争论,也从来不说给对方听,因为如果能通过简短的辩论说服对方,让他觉得尴尬,是不可能起诉到法院的。
我们的辩论意见总是
针对法官,为了让法官觉得我有理有据,最终判定我胜诉,所以我们的逻辑一定要严密,无懈可击,不用想太多在对方逻辑上挑毛病,因为即使他错了,也不一定证明你是对的。就是这部分要始终基于
来证明自己是对的,不要被对方引入歧途,陷入证明他错的误区。并且
辩论意见必须结合庭审中双方出具的证据,以及提问等等。新手律师往往会提前写好代理意见,照着看,但这样可能无法结合庭审过程,直击人心,所以我的习惯是先准备一份草稿,然后当场改。
比如小美的案子,一审败诉的关键是甲乙双方说不认识,委托小美的人小美又不能证明和A公司的关系,所以二审都是围绕这个焦点。
庭审中,B公司的律师在回答问题时已经慌了神。B公司表示不认识A公司,但承认合同是A公司给的,A公司代理人也承认和小美微信聊天的是他们法人代表的儿子。
我做辩论的时候直接说了,因为B公司承认合同是A公司给的,A公司承认委托小美签合同的人对公司业务有控制权,所以委托小美为A公司签合同,不应该承担责任。
小美事后是这样描述这个细节的。杨律师坐在那里,你,你,认出了这个,你,认出了那个,所以我们是对的。哦,她是法官吗?这样评价我们是对的!
她还问我什么时候认出来的,为什么不记得了。我说你可能不记得了,但是我在等这些话。
我在准备上诉的时候,详细分析了一审败诉的原因,所以对甲方和乙方的关系,委托小美签约的人和B公司的关系特别敏感。
我总是对这类相关信息保持警惕。即使我不直接承认,他也是通过推演间接承认我要成为对我有利的关键信息。更重要的是,我怕店员不记下来。我强调一下,他不可能说自己有没有说过,因为所有庭审笔录的签字人只能改自己说的话,其他人不能。我的意思是他再次承认了一些关键信息。
小美的案子进展顺利
逆风翻盘,皆大欢喜,但也有小插曲。也就是第二天法官打电话给我拿判决书,小美就给我发微信问案子什么时候能判决。按理说,我只是告诉她第二天去取判决书,但是我想了一下,因为她的性格,我说结果明天出来,我没有告诉她结果会是什么。这不就是困扰她今晚熬夜的原因吗?
所以我跟她说,很快,大概就几天,别着急。听到她说的话很好,尽快判断也很好。
第二天,结果出来了,我告诉她,她赢了。她说我昨天问你的时候你什么都没说。为什么一大早就得到了判决书?
我跟她解释说,我昨天就知道了,今天就拿到判决书,但是我没有告诉你,因为我怕你睡不着。她当时泪流满面,说太甜了。
*作者:杨颖,律师,自2009年从业以来,每年都要办理多种案件,积累了不少经验。我想通过普法告诉你,法律人也有温度。
本文标签: 起诉开庭可以不到场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山居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吧唧一脸口水
2022-03-15 01:26:28 回复
敏感。我总是对这类相关信息保持警惕。即使我不直接承认,他也是通过推演间接承认我要成为对我有利的关键信息。更重要的是,我怕店员不记下来。我强调一下,他不可能说自己有没有说过,因为所有庭审笔录的签字人只能
体面人
2022-03-15 05:17:23 回复
定商品价格,就按行价定。我心不在焉地问,XXX是你们行业领先的网站吗?他没有反应,就说“是”。当然,如果他说不是,我会问是哪个网站?最后,我的意图是,我们用这个
银河星光
2022-03-15 00:18:07 回复
不仅注意到有观众走神,就连我也忍不住拿出手机玩了一会儿。事后我也很坦白的告诉主办方,我觉得这个案子有点晦涩,没有专家拆解,让很多同行的精彩表演没有看到,很可惜。简单来说就是“/s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看不出门道,会觉得不够热闹。无独有偶,小美(《谈了四年的男朋友刚收拾东西走了》的女
贴身侍从
2022-03-15 05:51:01 回复
是对律师审判能力的考验。一般来说,我不喜欢问对方问题,因为如果我问了,他会用我上面说的来对付我。我不是白要了吗?所以,我提问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得到我想要的答案。要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被设计成绝对
莫愁前路无知己
2022-03-14 22:20:13 回复
把钱转回给你了,所以这笔钱也和某个合同有关吧?我说不行。他还等着我说,我不说了,没了。法官可能也想笑,说你可以解释一下。我说我已经提交了证据,账目清楚,没有问题。显然,他的问题也是徒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