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51 | 评论:1
作为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桥梁,北京的“接到投诉后采取行动”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实践,已经成为特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新模式。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北京强调“要以信访为主要抓手”,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服务,得到实惠。
以人为中心是“接到投诉,立即处理”的核心。近年来,北京的城市治理更加强调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注重解决群众身边的忧与忧,让群众从普通琐事的快速解决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真正关心自己。近日,北京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局长走流程”体验活动,通过该活动可以发现问题,及时优化服务流程。例如,丰台区在“走流程”后,发现群众办理退休手续可以更加简洁,于是立即着手整合服务窗口,优化人员配备,简化办理流程,彻底实现退休手续“一站式”。群众无小事,一切都是关键。就是要把群众的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诉求都当成一件大事来办,扎扎实实做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给群众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s2/】“首问负责制”体现了“接到投诉,立即处理”的诚意和担当。针对一些推诿扯皮、打擦边球的情况,北京市推出了“首接制”,完全由首接单位负责,每一份来电清单都要发到谁手里,群众的每一个诉求都要由谁处理。你职责范围内的事,责无旁贷,不完全在你职责范围内的事,也要你协调。“首当其冲制”最大的进步就是不允许人们到处跑,到处抱怨。这个“跑腿”的任务,由更熟悉业务和运营的部门来完成。如果有需求,需要多部门合作,各部门必须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实现“跨界”合作。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人民有话要说,我有事要办,小事要快办,急事要急办,真正做到“一站到底”,把人民的事办好。
对于“接到投诉后立即采取行动”的立法,是大势所趋,更是必要。[/s2/]两年多的“投诉即办”实践表明,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必须依靠更加规范、更有约束力的法律。《北京市投诉即时处理条例(草案)》已提交审议,就如何扩大投诉处理范围、如何发挥科技治理优势、如何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等热点难点问题向人民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可见,这是一部来自基层治理实践的法规,一部基于更好服务群众的法规,一部尊重群众意愿、真诚开放的法规。通过立法,可以更好地及时、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进一步扩大到更有效地“先办了不投诉”和“马上办了不投诉”。在此基础上,首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文/宋树东
图文来自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本文标签: 收钱办事没办好算诈骗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孙云晓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我怎么敢凶你
2022-03-14 09:01:19 回复
是必要。[/s2/]两年多的“投诉即办”实践表明,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必须依靠更加规范、更有约束力的法律。《北京市投诉即时处理条例(草案)》已提交审议,就如何扩大投诉处理范围、如何发挥科技治理优势、
三分酒意
2022-03-14 07:28:30 回复
法规,一部尊重群众意愿、真诚开放的法规。通过立法,可以更好地及时、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进一步扩大到更有效地“先办了不投诉”和“马上办了不投诉”。在此基础上,首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文/宋树东图文来自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中华烟民
2022-03-14 10:46:23 回复
。对于“接到投诉后立即采取行动”的立法,是大势所趋,更是必要。[/s2/]两年多的“投诉即办”实践表明,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必须依靠更加规范、更有约束力的法律。《北京
約妹妹Play
2022-03-14 05:48:39 回复
作为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桥梁,北京的“接到投诉后采取行动”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实践,已经成为特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新模式。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北京强调“要以信访为主要抓手”,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服务,得到实惠。以人为中心是“接到投诉,立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