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2023年06月16日 | 阅读:170 | 评论:1
来源:法治日报
“花钱办事”不靠谱。法官提醒“不要被忽悠”[S2/]
□本报记者张于雪
“花钱可以考上重点小学,但是不能全额退款。”“有办法找工作,就能拿到户口证。”“如果你带领你周围的人,你有资源将他们分成内部房间...生活中,很多人会听这种说法,想通过花钱办事走捷径,但最终结果是事情没办成,钱也没了。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发布热点地区刑事诈骗典型案例,提醒大家要脚踏实地,不要贪图捷径,避免上当受骗。
委托她去名校
深陷泥潭被骗30万
孩子上学是每个家庭的大事,家住北京东城区的张女士也是如此。由于孩子即将上小学,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张女士多方打听,想把孩子送到“名校”。
2019年5月,张女士在某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认识了赵。赵说他有西城区某重点小学的赞助指标,条件是先交30万的咨询费,完成后再交40万。
张女士渴望为她的孩子学习,所以她毫不犹豫地相信了赵。同年5月31日,张女士、丈夫、赵在西城区某咖啡厅签订了《教育信息咨询协议书》。赵承诺,如果张女士的孩子没有顺利入学,5天内将退还所有费用。合同签订后,张女士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给赵30万元。此后,她不时通过微信询问赵的进展,赵表示一切顺利,让她放心。
2019年8月底,赵告诉张女士,因为指标太紧,之前找的关系办不成了,新找的经办人已经“跑路”了,但一定会给张女士全额退款。但赵某给张女士转了1万元后就杳无音信了。意识到被骗,张女士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赵某到案后返还张女士11万元。经查,赵某只是向他人咨询过此事,并不具备申请入学的能力。而是把钱全部用来偿还信用卡欠款和日常消费。
最终,被告人赵某因犯诈骗罪,被西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两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判令被告人赵退赔18万元。
西城刑事法院副院长张艳说,张女士和赵是通过一个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认识的,这个平台不需要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更不用说用身份证件绑定。在这种情况下,张女士没有办法确定对方的身份。张艳提醒学生家长,不要相信任何没有真正出息的人。一旦对方失联“跑路”,就无处可寻了。本案中,张女士虽然具有一定的防骗防骗意识,不仅与赵某签订了教育信息咨询协议,还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跟进事情进展,但最终还是被骗。
准儿媳妇说她有一间内室
他因诈骗房款被判11年监禁
2016年1月,肖女士的儿子王某认识了沈某,两人很快发展成恋人关系,并开始谈婚论嫁。沈自称在国企上班,是“领导的私人司机”。因为受到领导赏识,他可以得到单位福利房。房子拆了,他就和王结婚了。肖女士立即开始积极集资买房。
为了讨好肖女士,沈说房子办理产权证的时候要写肖女士的名字,还要拿走肖女士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身份证照片。侯晓女士按照沈提出的时间节点,先后向其转账共计76万元。
2017年5月,沈突然着急地告诉肖女士,必须马上交十几万,否则房子就拿不到了。王某得知后立即将自己的车卖掉,从车上转账9万元给沈某。但之后沈就很少露面了,他找各种理由逃避买房。2018年7月,沈说房子已经买了,委托一个同事把钥匙给了肖女士。拿到钥匙后,肖女士问新房地址,沈犹豫了一下。肖女士这才知道被骗了,报警。
经查,沈某已将骗取的钱款用于偿还高利贷和日常消费,无力偿还被害人肖女士。最终,西城法院判处被告人沈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十一万元。判令被告沈赔偿肖女士85万元。
法官说,沈之所以能够得逞,一方面是因为肖女士已经把沈当成了自己的准儿媳妇,对他深信不疑,对娶媳妇和买房的双重诱惑失去了防备。另一方面,由于沈“身边领导人物”的诱人而神秘的身份,加上“机关内部指标”和“单位福利待遇”的加持,很容易取得被害人的信任。法官建议人们摒弃托关系、走后门等社会不正之风,通过正当渠道依法依规办事,合理合法地实现诉求。
信任朋友委托投资
百万原始股化为乌有
2014年10月,自称从事电影制作的林某向窦某谎称某著名房地产公司老板是其熟人。房地产公司前不久港股上市,他可以拿到价值1000万的“原始股”,可以分给朋友购买。窦某马上给在某科技公司做高管的朋友胡女士打电话,问她有没有兴趣购买。胡女士认为朋友窦是个可靠的人,于是毫不犹豫地决定以100万元购买该房地产公司的原始股。
同年11月5日,胡女士在窦某办公室单方签订《委托投资协议》,委托林某购买该房地产公司原始股,并将100万元汇入林某指定账户,委托窦某将该协议交给林某。
协议签订后,胡女士与林某再无联系。2014年12月,该房地产公司在港股上市,窦某催促林某按约定将胡女士购买的原始股过户至其名下。林多次推脱,谎称已通过国外业务伙伴办理了相关手续,但已因病去世,目前无法办理。胡女士感觉被骗,立即报案。
经查,该房地产公司成立至2014年12月期间,不存在外国人作为公司股东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林某已将骗来的钱挥霍一空。最终,被告人林被西城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并处罚金11万元,并责令退赔其诈骗所得100万元。
法官审理后表示,被害人胡女士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应该有一定的社会交往经验和防骗意识,但最终还是因为相信了自认为靠谱的好朋友,同时受到知名企业原始股未来可能产生的高额回报的诱惑而上当受骗。法官提醒,面对诱惑要保持清醒,对声称有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要冷静分析、三思而行,决不能以人情往来代替个人的核实和审慎决策,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谎称可以办理京都品牌
四年内骗了200多万美元
北京市民唐发现,近几年,身边很多外地朋友都想有北京户口,但都办不下来,于是她开始打起了歪主意:她将自己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一些招聘信息,如“某岗位+北京户口+宿舍,大专以上学历,29周岁以下,两地,转正半年后户口登记”发到朋友圈,并在多个社会群传播可以办理北京户口的消息。当有人向唐询问此事时,唐谎称自己在公安部门有亲戚或朋友,可以帮忙促成此事。对方要办,她就跟对方签合同,每个账户收取10万到20万不等的费用,并承诺不退款。
就这样,唐先后与20多人签订协议,有的是熟人介绍骗来的,有的是朋友介绍的。尝到甜头后,唐谎称可以办理北京车牌,并与对方签订合同,留下身份证复印件等信息,取得对方信任。
谎言被发现后,很多人找唐退款,唐把手机卖了,以为不用就没人能找到自己。
该案诉至法院后,西城法院经审理查明,2014年至2018年间,唐某编造可以办理北京户口、北京小客车指标的事实,共计骗取233.5万元。案发前,唐还款共计18.38万元,其他均无力偿还。最终,被告人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12万元,责令退赔诈骗款218.12万元。
法官表示,被告人唐以人才引进政策为噱头,利用渴望落户北京的外地人作为受众实施诈骗,在整个诈骗过程中使用了其真实身份信息。受害者往往会对熟人和“连身份证都看过的人”放松警惕。众所周知,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真实身份,都无法阻止犯罪分子的行骗行为。许多受害者认为,签署书面协议是法律保障。事实上,这种约定因缺乏真实意思表示的要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当是无效合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刑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或者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s2/]胡夫的评论
近年来,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理想工作难找、一些大城市户口和车牌难找、房价高企等原因,一些诈骗分子以此为借口,声称只要给钱就能帮别人获得各种稀缺的机会和资源,愿意骗别人的钱。
这种骗术之所以能屡屡得逞,说明人们的防骗防骗观念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部门的程序和方式不够公开透明,一些部门和单位在稀缺机会和资源分配上还存在靠关系、开后门的不正之风。各种因素的存在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因此,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善于利用各种形式和媒体,及时揭露诈骗分子不断翻新的伎俩和伎俩,让人们时刻绷紧思想上的防诈骗防诈骗这根弦。其次,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透明度,特别是在稀缺机会和资源的分配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制约,堵住后门,严防亲朋好友,使工作程序和结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彻底铲除骗子行骗的土壤。
本文标签: 醉驾花钱可以办成酒驾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吴其伦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猛虎戏蔷薇
2022-03-14 03:04:57 回复
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并处罚金11万元,并责令退赔其诈骗所得100万元。法官审理后表示,被害人胡女士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应该有一定的社会交往经验和防骗意识,但
君臣父子
2022-03-14 10:37:17 回复
责令退赔其诈骗所得100万元。法官审理后表示,被害人胡女士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应该有一定的社会交往经验和防骗意识,但最终还是因为相信了自认为靠谱的好朋友,同时受到知名企业原始股未来可能产生的高额回报的诱惑而上当受骗。法官提醒,面对诱惑要保持清醒,对声称有高额回报的
英雄本色
2022-03-14 04:16:47 回复
想工作难找、一些大城市户口和车牌难找、房价高企等原因,一些诈骗分子以此为借口,声称只要给钱就能帮别人获得各种稀缺的机会和资源,愿意骗别人的钱。这种骗术之所以能屡屡得逞,说明人们的防骗防骗观念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部门的程序和方式不够公开透明,一
山野星星
2022-03-14 03:32:52 回复
友都想有北京户口,但都办不下来,于是她开始打起了歪主意:她将自己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一些招聘信息,如“某岗位+北京户口+宿舍,大专以上学历,29周岁以下,两地,转正半年后户口登记”发到朋友圈,并在
所图唯你
2022-03-14 11:45:12 回复
己。该案诉至法院后,西城法院经审理查明,2014年至2018年间,唐某编造可以办理北京户口、北京小客车指标的事实,共计骗取233.5万元。案发前,唐还款共计18.38万元,其他均无力偿还。最终,被告人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12
本文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