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其他 >> 正文
简介: ●网贷8000元,提前还款本息担保费近14000元。这种经历正在很多人身上发生。当前,虚假宣传、诱导贷款、“砍头利率”等网贷乱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不少借款人深陷网贷泥潭无法自拔。●目前,直接从贷款本金中

●网贷8000元,提前还款本息担保费近14000元。这种经历正在很多人身上发生。当前,虚假宣传、诱导贷款、“砍头利率”等网贷乱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不少借款人深陷网贷泥潭无法自拔。

●目前,直接从贷款本金中扣除“砍头利息”的情况并不多见,但以手续费、征信费、担保费、查询费、付款后立即应付利息等名义收取“砍头利息”的情况较为常见。

网贷涉嫌诈骗(多少借款人深陷网贷泥潭不能自拔 记者调查网贷乱象)

●部分网贷平台涉嫌虚假宣传、违规营销金融产品,应进一步加强监管,进行集中整治;借款人也要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在权益受损时敢于依法维权。

去年10月,安徽大二学生李自健(化名)在某网贷平台借款8000元,约定12个月还款。贷款前,他专门咨询了网贷平台的客服,确定除了利息之外,不额外收费。但在当年11月进行第一次还款时,除了本金和利息,平台还要求其每月支付担保费550元。

感觉被骗了,李自健要求提前还清贷款。网贷平台要求其全额支付12个月的利息和担保费,加上本金,共计近1.4万元,态度强硬。由于担心家人知道他在外面借钱,影响征信,李自健无奈之下只能通过向同学和其他网贷平台借钱来还款。

发生在李自健身上的事情,目前正发生在许多人身上。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目前,虚假宣传、诱导贷款、“砍头利率”等网贷乱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不少借款人深陷网贷泥潭无法自拔。多位专家指出,部分网贷平台涉嫌虚假宣传、违规营销金融产品,应进一步加强监管,进行集中整治;借款人也要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在权益受损时敢于依法维权。

网贷需要缴纳各种费用,还有没完没了的砍头

贷款5000元,实际4500元,要按照5000元计算本息。这是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的张杨(化名)两年前的一次遭遇。当时他刚离职,没找到工作。他在某知名网贷平台申请贷款支付房租。

“当时我仔细问了对方有没有其他费用,利息高不高等等。对方回复说没有其他费用,利息低,我就借钱了。没想到签完协议,对方马上以手续费的名义扣了500元。”张杨回忆道。

这种出借人在借给借款人时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钱的行为,被称为“砍头利息”。2019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714高射炮”高息网贷,“砍头利息”也广为人知。

记者发现,目前直接从贷款本金中扣除的“砍头利息”比较少见,但以手续费、征信费、担保费、查询费、付款后立即应付利息等名义收取“砍头利息”的比较常见。

“还有一些网贷平台要求借款人同时购买会员、保险等服务,或者购买虚拟物品、商城商品等。这些都是变相的‘砍头息’。”上海中联(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晓鸣表示,“砍头利息”有多种形式,判断的关键是借款合同金额与实际金额是否一致,借款前或借款后不久是否有其他强制收费行为。

采访中,有借款人告诉记者,今年1月15日,他们在某保险公司网贷了7万元,期限36个月。签协议时,对方承诺不会有额外的费用。在偿还欠款时,他们发现对方将贷款与保险捆绑,每个月除了本息还要支付875元保费。三年下来,光保费就要3万多元。后来经过不懈投诉,对方同意返还保费,不再收取。

在另一名借款人的指引下,记者下载了一家旅游公司的App,找到了其网贷页面。记者发现,要想借钱,必须开通其会员。借款人说,今年7月和10月,他借了三笔钱,每笔2000元,借款期限一个月。每笔贷款需要219元的会员费,会员服务不是他需要的。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任潮表示,“砍头利息”本质上是高息预扣,其行为在法律上被界定为违法。根据《民法通则》第670条及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预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的,法院应当认定实际借贷金额为本金,借款人可以主张按照实际借贷金额返还借款及利息。

“现实中存在贷款刚发放时,要求借款人先归还大量利息的情况。贷款多为救急之用,过早要求还款付息,借款人很难享受到贷款的好处。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应当按照实际借款金额和期限计算利息。”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说。

有借款人问:砍头利息算诈骗吗?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谢舒分析,“砍头”涉及的虚假宣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认定。是以真实情况为基础的“夸大”还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捏造事实或完全隐瞒真相,是区分一般虚假宣传与欺诈的关键。

虚假广告诱导消费网贷平台大量投诉

“砍头利率”只是网贷乱象的一个缩影。记者发现,目前很多App和短视频平台都充斥着网贷广告和入口。“额度高、利息低、手续便捷、放款快”几乎是这些网贷平台的共同口号,有的甚至贴出了“零利息、可循环、最高免息×××元”的广告。

在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视频下方评论区有很多网贷推广广告和链接。在其中一个视频中,记者留言“急需5000元,有人能帮忙吗?”。过了一段时间,收到十几个人的私信,向记者推荐各种网贷平台。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这些网贷平台已经被投诉不少。

“我借了6万,最低2元利息1万,申请方式很简单。点击视频下方的链接,输入手机号码和身份信息即可申请。最高额度20万,5分钟到账。”这是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个网贷广告。

今年年初,大三学生陈骁想买一部手机。看到上面的广告后,他申请了三个月2000元的贷款。但是利息和逾期违约金比他预想的高很多——每月利息50元左右;加上不到半年的逾期违约金,网贷公司要求其偿还近4000元。最终,陈骁在家人的帮助下还清了贷款。

在陈骁的指引下,记者也下载了这个网贷平台。完成身份认证和人脸识别后,记者输入银行卡账号,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资产信息和紧急联系人等。完成以上信息后,他就可以提交贷款申请了。

平台的借款期限可以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记者尝试查询发现,1万元贷款分为12个月,每月还款923.95元,12个月共还款11087.4元。日均利息接近3元,借款期限越短利息越高。由于记者没有走完整个贷款流程,后续是否还有其他费用不得而知。但是逾期费用的计算比较复杂,包括逾期违约金、服务费、催款等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网民对网贷平台的投诉超过4.2万条,均为“骗贷”、“年利率超过30%”、“高利贷”、“暴力催收”等投诉。

此外,据记者调查,一些网贷平台与美容、培训机构挂钩。通过夸大宣传、诱导消费的方式,诱骗消费者购买其经济实力无法承受的消费项目,签订“美容贷款”、“培训贷款”。

记者发现,有案例透露出“培训贷”的套路:培训机构在面试求职者时,对其进行技术测试,以测试结果不合格为由,以“说话技巧”诱导求职者进行培训,承诺培训合格后高薪就业,并推荐求职者与其合作的网贷平台签订贷款合同。

为了了解“美容贷”情况,记者以准备隆鼻为由,加入了一个整形交流群。当记者提出预算不足时,很多美容护理商主动加记者为“好友”,“为了美容花一点钱还是值得的”,“很多小姐选择贷款分期”,“低利息低负担”,极力推荐“美容贷”。

据中消协统计,“诱导消费者申请美容网贷”是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美容美发投诉集中问题之一。

暴利驱使屡禁不止,加强监管,依法维权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已经高度重视网贷乱象问题。2019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涉嫌欺诈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点对点借贷虚假广告风险提示》;同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规范网络借贷行为。扫黑除恶过程中,“套路贷”也是要重点打击的对象之一。

然而,为什么网贷乱象屡禁不止?

在任潮看来,在严控之下,很多机构和平台依然对非法网贷趋之若鹜,根本原因还是暴利。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资产和信用的审核要求较高,部分中小企业和个人无法及时获得贷款,因此存在需求;另一方面,平台的分散性和手段的隐蔽性,使得监管者很难彻底清理此类违规违法行为。

孟强认为,这些app和网络平台都构成了《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支配地位。如果只是单纯提供一个交易场所,他们的责任和义务相对较轻;参与借贷,或者虽未参与,但明知借贷中的违法行为,而不制止、不整改的,平台经营者将与出借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北京济仁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龙飞指出,这种以“无抵押、无担保、无征信、利息低、放款快”为内容的网贷广告,实际上包含了“斩首利息”等各种费用,已经涉嫌构成虚假宣传。此外,一些网贷平台可能根本没有放贷资质,涉嫌非法营销金融产品。部分平台还涉嫌侵犯用户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进一步加强监管,进行集中整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在一定条件下先行赔付的法律义务。为进一步规范网贷平台,龙飞建议,从民事赔偿的角度强化平台责任,推进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先行赔付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网贷平台提供者对消费者做出更加有利的承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应该建立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之间标准化、常态化的数据共享机制,让各监管部门共享网贷平台的相关金融数据,进而判断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谢舒说。

如何防范网贷平台设置的套路和陷阱?

孟强建议,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追求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同时要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要被一些表面的“福利”所迷惑。在签订相关借款合同时,应仔细阅读条款,避免不公平条款和陷阱。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依法维权。

“可以向相关协会和执法部门投诉,咨询律师,提起诉讼等。遇到暴力催收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孟强说。

“需要贷款的人一定要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不要相信网络上的小广告或者手机短信。对于打着正规平台旗号的宣传,一定要核实确认,避免上当受骗。”龙飞说。(记者韩丹东见习记者张守坤)

来源:法治日报

本文标签: 诈骗犯被抓住后网贷平台问冒用者要钱吗?  

温馨提示:本文是作者 陈好和你在一起 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点评

  • 我的小傻瓜

    我的小傻瓜

    2022-03-14 06:02:09    回复

    个月的利息和担保费,加上本金,共计近1.4万元,态度强硬。由于担心家人知道他在外面借钱,影响征信,李自健无奈之下只能通过向同学和其他网贷平台借钱来还款。发生在李自健身上的事情,目前正发生在许多人身上。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目前,虚假宣传、诱导贷款

  • 深海迷航

    深海迷航

    2022-03-14 10:46:50    回复

    说。“需要贷款的人一定要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不要相信网络上的小广告或者手机短信。对于打着正规平台旗号的宣传,一定要核实确认,避免上当受骗。”龙飞说。(记者韩丹东见习记者张守坤)来源:法治日报

  • 星河影

    星河影

    2022-03-14 13:01:57    回复

    ”上海中联(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晓鸣表示,“砍头利息”有多种形式,判断的关键是借款合同金额与实际金额是否一致,借款前或借款后不久是否有其他强制收费行为。采访中,有借款人告诉记者,今年1月15日,他们在某保险公司网贷了7万元,期限36个月。签协议时,对方承

  • 拉风男人

    拉风男人

    2022-03-14 11:52:09    回复

    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晓鸣表示,“砍头利息”有多种形式,判断的关键是借款合同金额与实际金额是否一致,借款前或借款后不久是否有其他强制收费行为。采访中,有借款人告诉记者,今年1月15日,他们在某保险公司网贷了7万元,期限36个月。签协议时,对方承诺不会有额外的费用。在偿还欠款时,他们发现对方将贷

  • 宋淑宝蓉

    宋淑宝蓉

    2022-03-14 01:54:42    回复

    惊呆我

  • 淳于洋亮绿

    淳于洋亮绿

    2022-03-14 01:54:42    回复

    我也这么觉得

  • 平爱融松

    平爱融松

    2022-03-14 01:54:42    回复

    厉害了

本文已有3位网友发表了点评 - 欢迎您

红际法律

红际法律

法律信息科普法律知识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推荐文章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19(房屋装修合同样本怎么写?房屋装修的具体流程?)
  • 合同专用章有编号吗(注意!漯河老俩口被骗)
  • 合同专用章需要备案吗(2022年办理刻章备案都需要什么材料?)
  • 合同专用章样式(最高法院民二庭:关于四个公章实务问题的解答)
  • 合同专用章图片(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各印章的功能及注意事项)
  • 合同专用章和公章的区别(财务章、公章、合同章、发票章,有关印章的最全风险汇总)
  • 合同专用章尺寸大小(行政管理:企业印章管理暂行细则(中小企业适用))
  • 合同专用章电子章制作(「放心签」合同电子签章怎么弄)
  • 房屋装修合同简单范本(房屋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2021(房屋装修合同(简单)模板)
  • 湘ICP备2021010099号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